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的转型期作品,其中既有西方唯美主义成分,也有日本传统美学因素,二者的融合充分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春琴抄》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有“恶魔主义者”之称的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耽美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其艰辛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造就了诸如《麒麟》、《刺青》、《春琴抄》、《细雪》等一部又一部广为传颂的佳作。其创作内容也从初期描写施虐与受虐转向中后期描写日本古典美与传统文化的方向上来。曾被搬上日本荧屏的《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篇作品进行了分析,或从写作技巧,或从日本人的颓废意识等。本文则通过对主人公———春琴和佐助的分析,浅析作者为我们勾勒的现实世界中难以被发现或者难以被认可的美。此外,本文还将结合谷崎润一郎本人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经历,试图全方位了解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形成背景,并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了解以谷崎润一郎为代表的日本耽美派艺术至上主义的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对美的异常追求。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文身》、《春琴传》、《细雪》等。本文试图从对官能美和女性美的追求两方面来进一步剖析谷崎文学中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婷 《文教资料》2007,(33):19-20
徐訏是一个"距离"意识非常浓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谈到爱情、友情、审美都强调"距离"的重要性。本文以《盲恋》为个案,重点分析徐訏笔下的"美的距离"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爱情是否存在和继续。  相似文献   

5.
徐訏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其中篇小说《盲恋》打破传统男女组合模式,讲述了一段"丑男盲女"的奇情奇恋。小说借距离设置曲折的情节,也借距离来成全人物的选择,以此达到奇异效果,从而传达作者对人性、现实的思考和对美、真、善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着深远影响。郁达夫就曾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唯美的文学观以及民族传统美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为唯美主义文学增添了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7.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春琴抄>是谷崎润一郎从完全西欧化回归日本古典美的的杰作,展现了温雅飘逸朦胧幽深的日本古典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施蛰存和徐訏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独树一帜,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色彩的描写,从不同侧面给我们展现了作家的审美特点。本文以《魔道》与《鬼恋》为例,深刻剖析他们作品中以黑色为基调展现出的丰富的色彩性,以及渗透在作品中的不同蕴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施蛰存和徐訏的整体创作。  相似文献   

9.
徐訏小说对异性之爱有较高的探讨热情,并将其上升到形而上的情爱本质的追问.本文通过徐訏的<盲恋>来分析其小说中所体现的"审美距离"说与灵肉交融的爱情美学理想的矛盾统一,并通过解决矛盾,将徐訏的情爱理想及其对世俗婚恋的认识的轮廓勾勒出来.  相似文献   

10.
越剧《春琴传》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改编自日本近代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经典之作《春琴抄》,作为一次跨文化表演实践,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用越剧特有的缠绵娓婉、优美典雅的表演风格实现了对原作的异域重构,其在情节设计、舞台布置、服装表演等方面的形式创新值得肯定,基本满足了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但在内容建构上依然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是一次不彻底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徐訏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不可替代性成就的作家,他的中篇小说《盲恋》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经典作品,现代传奇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其奇异性主要表现在:对奇异人物的塑造,距离美的设置,对传统与古典的突破三个方面。其模糊性表现在:时间模糊,人物模糊,环境模糊,作者所塑造的世界的模糊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学者,其作品以充满浪漫传奇色彩和娴熟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而著称。徐訏曾赴法留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法期间,他创作了成名作《鬼恋》。徐訏的作品中既浸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笔墨,又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独特技法,最终形成了他创作上中西方和谐共生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3.
李方媛 《林区教学》2010,(11):40-41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者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者川端康成是一个一生追求"美"的作家,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一生发表了许多作品,成为日本作家的代表。川端康成一生追求"美"的同时,深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佛禅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笃信佛教及禅宗的国度,佛禅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此外,川端康成一生坎坷,两岁开始便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现实的孤苦无依下,佛教的诸多思想深深走入了川端康成的内心。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在继承日本传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刻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14.
陆梦放自杀是徐訏代表作《盲恋》中情节发展的一次高潮,他的自杀固然显示了其为爱而奉献的无私,但也包含了其极度自卑引发的逃避心理及对自身占有欲望的忏悔与超越,是其在自私与无私心理的错综纠缠中作出的合乎人性的抉择。徐訏通过梦放的自杀将人性的"利己"与"利他",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徐訏被认为是一位现代主义作家,但是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不同的是,徐訏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更具民族特性。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生的审美关系,探索人性意义的空间,寻找人的生命标准,其目的依然是建立一个和谐理性的世界。通过把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和东方哲学的内在超越结合起来,徐訏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现代主义作品,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性体验文学范本。  相似文献   

16.
王莹 《文教资料》2012,(32):73-75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乏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作家,徐訏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圣经》的影响下,徐訏小说的语言表达多了温婉与清丽、沉郁与感伤,呈现出"在乐园"——"失乐园"——"复乐园"的叙事结构,基督教教义也使其小说蕴含着博爱与忏悔的内在精神。本文试从徐訏与基督教的渊源、《圣经》文本对徐訏小说的影响、基督教精神对徐訏小说内在精神的影响三个角度对徐訏小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韬瑾 《文教资料》2012,(23):25-27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近代耽美派(又称唯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得到了永井荷风、三岛由纪夫等人的高度评价。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虽然各个时期的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文身》等早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初期审美意识却贯穿于谷崎润一郎毕生作品中。  相似文献   

18.
正徐訏一生,著述丰富,当时媒体评价他"徐訏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林语堂曾指出,徐訏与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同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虽然林语堂对中国新诗一般都无好评,但却赞誉"徐訏是一个例外,他的诗句铿锵成章,非常自然",且认为"在短篇小说家中,鲁迅、沈从文、冯文炳(废名)和徐訏是最好的"。1943年,徐訏的代表作《风萧萧》  相似文献   

19.
以《刺青》为代表的谷崎润一郎早期作品中明显带有强烈的视觉审美效果,而中后期他又创作了《盲目物语》《春琴抄》《闻书抄》等一系列屏蔽视觉而强化触觉和听觉的作品,以此实现了对近代西方建立起来的视觉至上的感官秩序的颠覆。谷崎何以要进行这样的颠覆?在这个过程中,触觉是怎样体现其审美意义的呢?《柳汤事件》和《美食俱乐部》是谷崎文学中仅有的直接以触觉感受为对象的作品,并且这两部作品正好处于前期视觉重视阶段和后期视觉弱化阶段的过渡期和转折点上,具有关键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结合《荫翳礼赞》《恋爱及色情》等随笔作品中的话语,论述了谷崎文学中,触觉是通向"母体回归""极致审美"和"文化乡愁"三个审美境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小说《痴人之爱》带有日本大正时期的思想观念变革和社会生活变化的丰富印记,表达了隐藏在追求官能愉悦的畸形爱恋中的女性跪拜与西方尊崇的两大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