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词语的本义出发考证文章、文学两个词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的发展过程,可以证明今天“文学”一词的意义是由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意义发展演变而来的。文学不是外来词。  相似文献   

2.
一、夯实理论基础 ,摸准教研脉搏近一年多来 ,我们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转变观念 :从原来的上面压任务 ,到今天自己发现问题 ,校校是教研室 ,组组有课题 ,人人是教研员 ,让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为此 ,我们先从理论方面夯实基础 ,让大家重视“校本教研”。我们以中心组为单位 (全市成立五个中心组 ) ,引领学习 ,提高认识。校本教研 ,简单地说 ,就是研究者 (主要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在学校中对于教学规律、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教学方式、教学效能、学习方式、教师成长、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的一种研究。与传…  相似文献   

3.
养成教育: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养成教育的提出,主要是解决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化问题。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种种矛盾;一方面在呼唤加强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素质;另一方面具体加强的却大多是“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德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德育往往只能在课堂教学中稍稍加以落实,而且主要是一种认知教育。德育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忽视了“做人”的教育。这种“做人”的教育包括道德情操、心理素质、行  相似文献   

4.
陈红梅 《文教资料》2006,(12):108-109
专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一个夹层的位置,近几年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同时专科院校也从以前的一般专业扩充到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思想教育方面。本文力图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其“主体”、“沟通”、“共识”三个理论基点,对其中的某些症结作一尝试性求解。  相似文献   

5.
在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实践中,我们红桥区从区的实际出发,广泛征求基层领导的意见,制定了《红桥区教委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实施意见》。一年多来,我们围绕工作重点,在德育队伍建设、规范养成教育、文明校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科研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现仅就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谈一些体会。 一、抓培训,更新观念,提高德育队伍的基础理论水平 贯彻《规程》干部是关键。尤其处在世纪之交的领导干部,必须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此,我们在贯彻《规程》的过程中,狠抓了德…  相似文献   

6.
余慧斌 《上海教育》2002,(14):24-24
养成教育: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养成教育的提出,主要是解决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化问题。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种种矛盾:一方面在呼唤加强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素质:另一方面具体加强的却大多是“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家芸 《师道》2002,(10):20-21
一则故事:小外孙女在悉尼写“书”2001年,我到悉尼探亲,观察外孙女的学习,不时的有意无意询问一些她们学习的情况,引起我的思索,得到一些启发。一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外孙女放学回家,一脸正经地对我说:“姥姥,今天您给我一点时间,我要采访您。”“采访我?”这难道是她们的作业?三周以后,外孙女给我看了她的作业———《我的家》。哟,这哪是一篇作文,俨然是一本制作精美的图书。在“前言”里她简述了她们一家什么时候到悉尼居住的,她何时到悉尼小学就读,她的家庭成员等。书的第一章写我———《我的姥姥》。写我出生的艰…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不断地强化“网络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等理论,不少学校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校园网。但由于没有合理的理论指导和统一的规划,结果有的学校只把校园网建成学校行政管理和师生上互联网的工具,甚至有的学校的校园网成了一种摆设。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校园网没有建好的根本原因是在“建设”和“使用”这两个环节中未能抓住关键问题,未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下拟从网络教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条件、校园网建设的思路、校园网的合理使用三方面进行校园网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高师教育总体上不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内在问题集中表现在观念不正确,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四个方面,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树立面向基础教育、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突出师范特点的课程体系,要用师生双向交往的教学方式,狠抓科研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观念的改革是基点,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重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难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转变德育观念,改变德育课堂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德育课不能再“老师讲、学生听”地满堂灌,而应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新型教育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