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而是对儿童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儿童学习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儿童情操,培养他们完美的人格。要在美术教学中实现以上目标,教师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2.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而是对儿童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儿童学习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儿童情操,培养他们完美的人格。要在美术教学中实现以上目标,教师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以情操教育为重点的儿童兴趣班在韩国非常受欢迎,如哲学班、领导能力讲座、儿童烹饪教室等等。这些举班以幼儿和小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等被学校教育所忽视的情操。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胡乔木对出席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代表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这是中小学道德教育里面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音乐和美术教材是重要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其他道德情操的武器。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爱美情操、爱国情操、革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历史意识。美术课在掌握了起码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练习写生,同时描摹或欣赏徐悲鸿、齐白石以来的近代中国画,著名的版画、民间美术品和外国著名的有民主色彩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诗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语言和开发儿童思维的重要作用,儿童诗教学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重点从对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这两方面来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学  相似文献   

6.
和晓春 《时代教育》2009,(9):212-212
幼儿园是包含在社区中的小环境,承担着开启儿童心智,陶冶儿童情操,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保教任务.  相似文献   

7.
儿童诗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深受儿童喜爱,也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在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听障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健听儿童相比尤为重要。要从把握听障儿童的个性特点出发,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杨俊芳 《江西教育》2004,(13):76-76
音乐是开启儿童智慧.培养高尚情操,美化、净化心灵的钥匙之一。本文仅从如何培养、稳定和发展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儿童诗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意境优美,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教师应巧妙利用儿童诗,指导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音乐不但可以很好地启发儿童的智力、陶冶儿童的情操,还对儿童健康成长和情感道德的建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浅谈一些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应重视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有助于幼儿情感、协作的意识和技能、规则意识、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文学是一种带有童话色彩的文学形式,是儿童精神世界中最早接触的文学艺术,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想象力、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的提高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王利平 《考试周刊》2012,(76):179-179
音乐作品在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陶冶儿童高尚的情操方面有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音乐去感染儿童的心灵,启迪儿童的心智,从而美化儿童的内心世界.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是充满思想、感情和想象力的,美术教育中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运用各种艺术活动形式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启迪他们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的认识,陶冶他们美的心灵和美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少儿童图书馆最根本的职能是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情操修养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提供服务.无论是服务对象、内容还是目的、少儿童图书馆的工作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强化.  相似文献   

17.
史芳 《成才之路》2013,(11):27-27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全面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有独特的作用。美好的音乐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美好的品行修养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等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加强儿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好的音乐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智力水平,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8.
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激发儿童自信、锻炼儿童意志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艺术陶冶对调节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终身发展的好处。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儿童学习舞蹈有助于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美的体形,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学习生活。本文就棱外教育中儿童舞蹈的教学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文学类型繁多,如儿童戏剧、小说、历史故事等,涉及诸多体裁。在儿童文学中,其核心和关键是将儿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作用,陶冶儿童情操,强化心性的培养。本文从儿童文学的定义、作家作品出发,论述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