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其表现之一是中国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波动性,本文就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波动性做初步的实证分析。一、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波动性一般而言,波动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周期性波动,即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强的类似性,在相继发生的周期性波动中,有隐约的相似之处。但是每个周期性波动都有自己的特征,包括每个波动的周期、幅度。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波动性是一种类似性,是高校教师队伍总数增长率与其长期趋势之间的周期性偏差,是高校教师队伍增长率在时间轴上所发生的有规则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周期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周期波动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高教处潘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存在着“扩张──收缩”交替的周期现象。这种周期性波动特征伴随中国高等教育从1953年一1993年整整40年的发展进程,它表现出与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较强的同步性。本文试图就高等...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相对平稳的时期,周期股的机会不大,周期股涨跌的核心驱动力是政策或企业盈利的剧烈波动。对于周期股而言,政策和盈利总是反向波动,股价涨跌就看政策和盈利哪个占主导。大部分的投资者认为周期性行业就是水泥、玻璃、煤炭和有色等传统行业,而我理解的周期性行业是那些供给不能跟随需求快速调整,而导致盈利周期波动的行业。例如,水泥需求旺盛,水泥价格上涨时,企业家有动力建水泥厂,但新建的水泥厂大概一年后才能投产,水泥的供给难以快速释放,因此,水泥是周期性行业。首先,周期性行业不一定是传统行业。水泥、玻璃、煤炭和有色等传统行业是周期性行业,但新兴行业也可以是周期性行业。举个可能并不恰当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一、要抓住本篇研究对象的特点本篇主要研究“波动”,这种运动形式的特点是时间上的周期性与空间上的周期性。即在波场中各点的运动状态每过一定时间(即周期T)将重现;在波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即波长λ)的两点的运动状态亦完全相同(对非平面波稍有差别)。因此,很自然要引入周期、波长来描写这一性质。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波动——简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现象,否认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邓小平“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揭示了我国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我国1953年以来历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化事实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周期性波动,至今已经历了10个周期。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的原因有五: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二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三是大规模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更新,四是经济增长或下跌的有限度性,五是来自非经济因素的外部冲击。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周期,有利于我们正确总结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反周期认识,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调控;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的顺周期性主要表现为金融变量和金融主体行为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加强和放大作用,它加深了经济的衰退,延缓了经济的复苏;金融的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各国金融市场,但在不同金融主体、不同经济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差异性;金融的顺周期性,一方面源自于金融主体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外部强化金融监管又进一步放大了波动的幅度,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来缓释金融顺周期效应,加强审慎性监管和市场的透明度,更好地为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职业教育杨志忠经济增长有其周期性的波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也具有周期性的变化与波动,表现在周期规律性波动与非规律性波动两方面。两者都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影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波动性需求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8.
周期性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规律。教育技术科学的总体发展,也呈现出周期性上下波动的特征。用周期理论解释教育技术科学过去的发展状况,认识当前面临的新问题,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新的方法论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周期规律产生的原因,它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三方面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的研究综述,详细分析了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及波动状况。以增长率周期波动的"谷——谷"法来度量和划分,中国经济大致经历了四次周期性波动,且经济周期的特征逐渐向高谷底,低峰值,长扩张,短收缩转变,而近年来主动、适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对该周期新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1会平移图象 根据已有波动图象,描绘此前或此后某时刻的波动图象,是描绘波动图象的初级要求.解题策略是:根据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即每当波源完成一个周期的振动T,波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就向波的传播方向传播一个波长λ.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周期性波动过程,在资源和制度约束下,其具体发展呈现出大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三种不同的周期性波动和基本制度与科学技术共同推动型、具体制度与科学技术共同推动型和倒退性三类不同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性的表现之一.应用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周期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初等数学中周期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函数的周期性的目的大致上可归结为:(1)研究周期函数性态时,可局限在某一周期内进行讨论,因为周期函数的整体性质无非是它在周期内的性质进行周期延拓的结果;(2)在作周期函数图象时,只要作出它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的然后向左、右按周期平移图象就可得到图象的全貌;(3)在解三角方程时,可在最小正周期内求出特解,然后根据周期性求出一般解。现行中学数学也是基于上述目的提出研究周期函数的,但在教科书中,对周期函数的概念的提法似有不妥之处,笔者翻阅了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上下波动现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没有根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投资的周期性发动是造成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总投资规模的控制,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可以减缓经济波动,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之周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学校管理过程的“周期”问题,几乎所有版本的《学校管理学》书籍中都有定义,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其实不然。例如,学校管理过程的“周期性”以什么为依据来划分?学校管理过程的周期性发展有无质的飞跃?一所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一般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式周期?学校管理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这些看起来都是理论与概念的问题,可实际上它们对于深刻认识学校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效益、逐步实现办学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管理的角度研究中小学管理过程的“周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传统理论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样存在周期性.我们知道,社会经济周期性波动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不存在经济周期,即使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也不存在.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生产社会化达到了一定程度,商品经济有了高度发展以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才成为一种稳定重复的现象,成为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主义经济也同样如此.第一,社会经济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是形成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任  相似文献   

17.
周期T与波长λ分别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体现出简谐波的周期性.本文利用这一特性,提出求解一般情况下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振动和波一章综合了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经济增长周期理论虽然基本没有完全脱离实际,但都存在片面性,因此必须依据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经济增长与周期分析模型。周期性研究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中国的具体经济增长,通过分析影响中国一定时期内经济的适度速度、波动区间及持续时间,规划时期内投资、消费与外贸,才能推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时间的持续。  相似文献   

20.
试析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天中学刊》2006,21(3):73-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增长过程中明显存在着4次周期性波动。这4次经济周期均为增长型周期,并呈现出波动位势较高和波动幅度趋缓的特征。实证分析表明,在乘数—加速数机制作用下,投资和产出的相互影响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同时,国家历次宏观调控政策也对周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