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代铸钱业的发展规模受到铸币成本的极大制约。铸币成本低廉,各铸局利润丰厚,铸钱事业则兴旺,反之,铸钱事业就停滞。铸钱成本的主体是币材价格,在清代的不同阶段,由于币材来源与价格的多变性,造成不同时期各铸局铸钱成本的多样性。顺治时期币材供应充裕且价格低廉,各钱局获得大量的铸息。康熙年间,洋铜成为币材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其价格持续上涨,加之日本限制洋铜输出数量,铸钱成本居高不下,各铸局亏损严重。雍正时期滇铜开发,滇省的铸钱利润有所提升,但其他铸局依旧处于亏损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汉初至武帝元鼎四年,币制频变达十多次,其间“放铸”、“禁铸”几经更替,使得“盗铸”问题凸显,屡禁不止。汉简中有关“铸钱”的律令,正是货币政策变更,盗铸问题严重的反映。汉政府在货币方面的政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三、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新疆铸钱局(1)叶尔羌局叶尔羌,亦称“鸦儿看”,为古代莎车国居地,即今之莎车。叶尔羌为南疆重镇,人口稠密,物产丰沃。准噶尔汗国曾于康熙17年占据此地,并铸行普尔。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统一天山南北以后,首先在叶尔羌开局铸钱。遍查史籍,未见该地区有产铜的记载,更未见有输纳铜斤的记述。那么清政府为何在新疆开局铸钱首选叶尔羌呢?这是因为:叶尔羌曾在准噶尔贵族统治时铸行过“普尔”,具备制造钱币的经验,并且清政府建叶尔羌局的目的之一是“易回部旧钱更铸”,以建立新的货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4.
蕲春监是我国南宋时期重要的官方铸钱机构。为研究南宋蕲春监的设立条件,通过实地踏察与文献研究,在今蕲春县蕲州镇发现众多遗迹遗物。分析南宋蕲春监具有的物质条件与技术条件,及当时蕲春监铸量的数据,提出南宋蕲春监对当时全国的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南宋蕲春监的设立条件及经济意义的研究,为中国古代钱铸业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宋代铜钱铸造业由宋初开始逐步发展,到熙丰年间达到最盛,此后便呈现出衰落趋势;而铸钱成本不顾官府种种降低它的努力,却随着物价变动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也就是说,铸钱业兴盛时期,铸钱成本低;而铸钱业衰落时期,铸钱成本高。很明显,铸钱成本变动与铸钱业盛衰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主要是由于官府铸钱的赢利目的引起的,但由于赢利不是官府铸钱的惟一目的,导致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监     
我国古代在铸钱、矿冶、煮盐之地置监,负责生产、管理各方面的事务。《大唐六典》中说,“隋诸冶皆署(置)监,监有上中下三等,皇朝因之,掌铸兵农之器,以给军旅屯田居人焉”。隋唐时代的监是以何种标准分等的,今已不可考详。宋代因袭前代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铜矿开采过程中,清政府高度垄断铜矿的生产经营过程,以低于商品自由贸易市场一倍以上的价格收购矿铜,调拨于宝川局作为铸钱原材料.低价矿铜用于铸钱,极大地降低了铸钱成本,形成了高额的铸钱利润.宝川局高额铸钱利润的获得,实际上是清政府对铜矿垄断经营的结果,即铜矿的垄断利润经过铜钱的生产过程曲折地表现出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对矿民残酷的压榨与剥削.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①。从此西汉的铸币权和发行权收归中央,五铢钱成为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并影响到后代,西汉之后直到隋朝各朝代均沿用不改,五铢钱在我国历史上流通七百多年,是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汉武帝统一币制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货币改革。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5,(Z3):16-17
第一个称呼:泉。战国时期称钱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的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第二个称呼:邓通。邓通是钱的别称。《汉书·食货志》有记载,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邓通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一个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铸钱,因而邓通钱  相似文献   

10.
晚明浙江乌程人闵洪学于天启二年至六年出任云南巡抚.其间,他成功地镇压了滇东北各族人民起义.与此同时,他又对云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关注和倾力甚多,在铸钱、兴学、赈灾诸方面多有建树,政绩斐然.  相似文献   

11.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美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略论清政府经营轮船招商局的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航运业是被迫开放的最早行业之一,也正是在这个行业,清政府比较成功地利用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在客观上提供的有利条件,借鉴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招商局从成立伊始就是为外资航运业的对立面出现的,在洋务派的扶持和保护下,轮船招商局采取切可行的措施,努力扩充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封建的清政府终究不能使它在竞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整体感觉,此处的练笔表达比起上一次,学生因为有了倾诉的对象,因而有了倾诉的欲望,而且父与子的练笔表达形成呼应,在反馈的过程中,一“父”一“子”轮流汇报练笔内容,在班级里形成了动人的情感之流,展现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心路历程,撼人心魄,令听课老师都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及专访形式,对中国“足球之乡”城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足球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青少儿业余足球竞赛体制现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体教结合”实行“三合一”的办学模式共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训练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发展,多渠道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上海“革命局”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之间的关系,史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依据俄方解密档案及其它材料分析可知:上海“革命局”就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6.
清政府宣布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政策之后,四川咨议局议员积极发动和组织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前期筹备活动;但由于四川咨议局议员热衷于宪政改革,其政治改良倾向的局限性导致咨议局没能始终站在四川人民政治经济利益上与清政府开展彻底的革命斗争,未能成为四川保路运动的坚强领导;但四川咨议局议员仍然为四川保路运动的深入持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两汉乐府诗”一章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笔者认为有不少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斟酌的:(一)《大风歌》不是由乐府机关负责演唱的;(二)《安世房中歌》也是由太乐负责的;(三)太乐不管郊祀之乐,郊祀之乐是由乐府来管辖的;(四)汉乐府是武帝时始立的;(五)太乐主管的音乐并不是由前代留传下来的雅颂古乐;(六)乐府所掌乐章不一定以楚声为主;(七)“乐府诗”之“乐府”乃属泛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重要支流的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抗战文化呈现出多彩的光谱,它既是抗战主题下外来文化与四川本地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是中共延安民主文化政策在特定空间的灵活贯彻和实践。其斗争经验和贯彻实施,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建国主张,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体系,团结了敌后广大的知识分子,成为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后期知识分子奔赴华北、共商建国大计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9.
船政学堂以培养制船、驾驶等方面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船政学堂选择注重实践教育的办学模式.在成功的办学历程中,船政学堂积累了丰富的实施实践教育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有:树立强化实践教育的办学理念,重视实践教育;建立严格、严谨的实习考核、鉴定、升级与补课制度;工读结合,形成企业与办学一体的办学体制;严选教习,明确责任,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练船"和"厂练"的场所,努力改善实训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抗战文化运动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其工作的重心。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南方局的研究,逐步深入,全面拓展。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一是关于中共南方局的总体研究;二是围绕中共南方局与国统区(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的研究;三是针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