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夏 《出版广角》2014,(23):38-39
必读书是个经常被提起的话题,尤其是为青年开单子。如果读书是人生的一个元素,如果这个元素确乎需要一个必须的要求,其实是无关年龄的。如此连类应该还是以为,处于学习时期的青年应该受到指点,或者相较非青年,青年更有读书的兴趣,更愿倾听指点,所谓孺子可教。  相似文献   

2.
声音     
《网络传播》2010,(8):57-57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 ,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 ,启迪智慧。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 ,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 ,慢慢品味。所以 ,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 ,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而对于少数好书 ,则要通读 ,细读 ,反复读。”“读书使人充实 ,讨论使人机敏 ,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因此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 ,他就必须很狡黠 ,才能掩饰无知。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 ,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 ,他的头脑…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所在,他们将在世纪之交成为社会舞台的主角。了解青年、研究青年已是十分必要、十分紧迫的任务。而读书活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能力、品质,因此,它是了解青年,研究青年的一把钥匙。两年多来,笔青曾多次对青年读书活动进行调查了解。深感欣慰的是,调查中85%以上的青年表示,尽管存在“脑体倒挂”、“弃学经商”的现象,他们仍然认为“读书有用”。而且,在回答读书的动机时,76%的答案集中在“学习知识,充实、完善自己”、“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  相似文献   

5.
声音     
《出版广角》2013,(15):94
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读者》应该为每一个读者做一本,而不是为所有读者做同样的一本。——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汤潮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时代,这是一个纸质书与电子书共存的时代。——英格拉姆内容集团总裁兼CEO约翰·英格拉姆  相似文献   

6.
李岚 《新闻前哨》2023,(13):72-74
移动化发展趋势下,“微信读书”APP以独特的“社交+阅读”模式促使青年用户群体转向社会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用户群体依赖“微信读书”APP提供的社交资源和阅读资源,满足自身的社群互动、自我展现以及知识获取和娱乐放松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应该警惕青年用户群体因过度社交和虚假呈现而出现的沉溺于浅阅读和迷失自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开卷有益。青年人要读书,老年人也要读书。青年人读老年人写的书有益,老年人读青年人写的书,也有好处。我昨天打开《学作文报》慢慢看来,越看越愉快,越看越高兴。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些青年人多可爱啊!现在有些人看见社会上还有少数青年思想不好,行为不端,甚至还有犯罪分子,就摆头、叹息,以为出现了什么信仰危机。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一个次要的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更广泛的一面。眼前的几期《学作文报》便是鲜明  相似文献   

8.
青年读书问题,历来有之。古代的名人学士姑且不论,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鲁迅等前辇都曾以极大的关注来研究指导过青年读书。而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青年读者的素质,还是所阅读的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一下当代青年读者的读书特点,分析影响他们阅读因素,对推动青年读书活动健康、蓬勃地开展,把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一、当代青年的现状及其总的阅读倾向当代青年,主要是十六岁~卅五岁的青年。这一代青年,生在兰天下,长在阳光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使他们免除了父辈们所遭受的苦难,因此,缺乏对昨天与今天的全面、深切的了解和比较。对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感情不深。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爱读哪类图书陈钢铸在校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是读书用书最多的青年读者群。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爱读哪些类别的图书,这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图书出版部门都十分关心时间题。最近,山东大学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在大学生中开展了“读书爱书周...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全省青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培训青年读书活动骨干,省图书馆和团省委在哈尔滨市联合举办的省《青年读书活动培训班》已于11月5日正式开课。参加这次培训班学习的青年有500多人,大多是共青团干部或青年读书积极分子。他们分属于黑龙江省委机关团委、省政府机关团委、省军区、驻军部队团委、哈尔滨市团委、哈尔滨铁路局团委、哈尔滨民航局团委和松花江地区团委等十三个系统。培训班的学习内容,是根据团中央公布的《全国青年读书活动推荐书目》拟定的,主要采取讲座形式,进行优秀图书的重点辅导。为使培训班生动活泼,适合青年特点,将配合讲座放映电影、幻灯,召  相似文献   

11.
冰清 《出版视野》2007,(2):42-43
有人对中国的读书人作过一个界定: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混官的人,也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为消遣的人,更不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把一切书本上的教训,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和行为。虽不能辅世济民、经天纬地,至少在今天能独善其身、有益世人,那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12.
胡适读书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茜 《图书馆杂志》2005,24(12):89-91
读书在我国国民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淡出的迹象,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识字人群当中,1999年的阅读率为60.45%,2003年下降为51.7%,并且仅有5%的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这是一种现状,也是一个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读书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当我们走进胡适的读书世界以后。就会感觉到,那里有一缕清风向我们徐徐吹来,让我们沉静,更让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娱乐化被节目组解释为在轻松和愉悦中学到知识,用更加生动的方式,结合图片、影音、动画等多种电视元素使观众更易于接受。如果真能这样做,我认为不应该反对。如今,  相似文献   

14.
两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由于民进党再次上台而波澜不断。新媒体为两岸青年提供了一个虚拟交往平台。这个平台是杂音不断的现实交往的有益补充,但也存在交往理性不足等问题。随着影像传输技术的不断升级,影像符号逐步成为新媒体交往的主流符号。两岸新媒体空间正在形成一个众声喧嚣的影像公共领域。在这里,两岸艺人借助影像符号影响两岸青年,两岸青年使用影像符号表达诉求。影像公共领域内的话语,融合进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元素,是一种多模态话语。影像多模话语是两岸青年交往的创新话语,有助于重建两岸青年的交往理性。新时期,我们应该加强两岸青年影像文化交往,建构影像公共领域多模话语,增进两岸青年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5.
于秀华 《新闻前哨》2007,(10):91-92
青年期刊对团内发行的生存依赖,使其惧怕“断奶”而不能彻底投身于市场。如果青年期刊不怕丢掉团内份额背水一战,脚下应该是有路的,原来以组织形式征订的读者,会以个体的形式成为中国青年期刊忠实的读者。如果继续维持与团内发行的寄生关系,青年期刊将永远不可能真正进入市场,等待青年期刊的将是被市场边缘化,被青年读者所淘汰。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有16年历史,新闻网站的成长也经历了14个春秋。如果把网络媒体比喻为一个人,那他现在应该是翩翩少年了,从部分国家和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即将上市来看,网络媒体正迅速成长为生龙活虎的青年。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原主任马凯勉励青年好读书、读好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青年读书研究会,马凯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9,(4):9-9
由国家倡导的阅读,是一种有着涵养国民修养意义的阅读。这种倡导最好有一个抓手,如果设立国家读书节,政府通过倡导读书行为,交流读书体会,光大读书氛围,那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干什么工作都要讲究点艺术,读书也不例外。试看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没有掌握读书的艺术,不加选择地把底特律市图书馆的藏书一本挨一本地读下去,结果收效甚微。而当他得到一位好心人的指点以后,在知识的宝库里尽情采掘,竟如虎添冀,终于创造了平均每十天就有一项发明的奇迹。可见读书艺术的重耍。如果说知识具有神奇的力量舶话,那么,获取知识(读书是  相似文献   

20.
1925年1月4日起,《京报副刊》连续一个月在报端刊登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和“必读书”.在征答过程中,“青年爱读书票”发出约20余万张,收回仅为308张(含2张废票).“青年必读书”则由编辑部“备券投寄海内外名流学者”,发出不过100,收到答卷78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