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讲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按教学要求,在教师主导下,讲讲、读读、议议、练练,着重进行语文“双基”教学,并让学生从中受到有关的思想教育。搞好讲读教学,是个复杂的问题。本文,只是从处理四方面的关系,谈些看法。一、“文”和“道”的关系“文”,泛指文章的表现形式;“道”,泛指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讲读课的教材,辞意兼美,是一定的表现形式和一定的思想内容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文”与“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密切联系,但又不能替代。语文学科的特点及“道”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进行渗透。这“渗透”是要讲究找准结合点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贯彻文道统一,找准“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总要求里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倘若只注重其中一面而忽视另一面,那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近几年,在一些小学,特别是在农村小学中,出现弃“道”重“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究其原因有二:1.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过分地强  相似文献   

4.
怎样使“文”与“道”统一霍邱城关教办室王奎秀“文”与“道”是传统的说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要贯彻“文”与“道”的统一原则。怎样才能寓“道”于“文”,实现“文道统一”呢?教师必须充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体现有意性、同步性、随机性、持久性。一、有意性应...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敬告》一文的过程中,我们注意解决了下面三个问题。一、文章“敬告”的是“父母们”即家长们,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子女”即学生,那么,在教材思想内容方面的教学重点怎么来确定?教学之前,我们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分析了敬告家长与教育子女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教学《敬告》一文应从教育子女出发,思想内容方面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教  相似文献   

6.
顾黄初先生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一文中从“文”和“言”的分合、“文”和“道”的分合、“文”和“知”的分合、“教”和“学”的分合、“教”和“研”的分合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考察,这一思路为我们考察语文难教的原因提供了重要借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教课文”的误区,进人“教语文”的境界,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课文”普遍存在,“教语文”仍是风毛麟角。为了搞清日前教师“教语文”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浅谈对学生“学”的管理柳河十中崔成吉,曹桂茹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能动作用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内部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因此.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正确处理文道关系,发挥教材优势,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要坚持“文道统一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原则”。元朝人郝经说过:“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话精辟地阐述了“文”与“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道是文的内容,文是道的形式。课文就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语言形式的统一体。这是从教材本身看。再从教学方面看,语文教学包括读和写两个方面的内容。学  相似文献   

10.
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各项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有效地渗透思想教育呢?试从以下三方面略抒自己的看法。一、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语文教材中无论哪篇课文,基本上是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文道的辩证统一。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如果过分偏重于学“文”能力的培养,忽视悟“道”的因素,或是在揭“道”过程中不从语言入手,采取空洞说教的方法,学生的思想认识就会是模糊的,文章美好的情感就不会被学生所感受。我力求让自己的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技巧的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完全应该的。但如果只注意字、词、句、段的单调训练,而忽略了思想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中的美育,不能自觉地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那就不能完成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任务。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文”“道”的辩证统一,自觉地实施美育实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文”与“道”是构成一篇文章缺一不可的两个因素。因此,在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既不能离“文”去讲“道”,也不能撇开“道”去孤立地讲文。只有文、道结合,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道”,受到“道”的感染,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从中逐步学习和...  相似文献   

13.
“文”“道”原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上的一对概念,在引入语文教学以后,涵义发生了变化。“文”“道”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对其涵义及两者关系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从“文”“道”的涵义入手,探讨语文教学中“文”“道”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画家作画讲究形神兼备,只有形而无神的作品,不会有感染力.语文教学也如作画,如果只讲文而不传道必然是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做到“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必须要有“文”的功底和“道”的支柱.但在实际上,不少语文教师还做不到这一点,备课时只埋头钻研字、词、句,语法、修辞,而对“道”的教育则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反正教材有一定的思想性,“文”教会了,“道”也就自然有了,甘心于“无意插柳”.  相似文献   

15.
李晓玲 《四川教育》2010,(11):38-38
三十年的语文教学行走,我曾在语文教学的本真探索中跌跌撞撞,艰难前行,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文”“道”之争才尘埃落定,双基训练与情感 陶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又起风云……我在困惑,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大家讨论到“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语文教学要重“道”,着重加强致治思想教育。有人主张语文数学要重“文”,着重加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有人主张语文教学要“文”“道”并重。主张“文”“道”并重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以道带文”,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语文的教育,实际上是倾向于重“道”;一种是说“因文见道”,通过语文教育来达到政治思想教育,实际上则倾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既不能离开“文”去讲“道”,也不能撇开“道”孤立地讲“文”,只有文道统一,有层次地、逐步深入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各个教学的环节中,才能达到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是为了将来不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教”与“不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充满着辩证法.叶老从“教”与“不教”和“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出发,提出语文教学中“文与道”、“教与导”、“理解与运用”、“预习与讨论”、“精读与略读”、“精读、略读与参读”、“听说读写并重”、“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善读与善教”等方面的联系及其发展,并运用辩证法加以解释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教育时期虽然还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但孔子的教育目标、内容却无不通过“语”和“文”的教学来实现。他在“语”教中积极推广标准话——雅言,并要求学生端正说话态度,注意说话的环境和对象,做到言行一致;在“文”教中要求学生在“辞达”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文”、“文质彬彬”。孔子在“语”、“文”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这对我们今天的语文素质教育仍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