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它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材的改编、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三个成败关键。作为一名中职物理教师,  相似文献   

2.
我校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半年多,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正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核心任务.下面就如何进行课堂开放,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确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谈几点看法: 1 以人为本,尊重个体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心目中要有人,以人为本. …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是否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是否能真正实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重点在学校.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对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来说,是在当今新教育形势下务必要认识清、明白透并积极付诸实践、取得实效的一项工作,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新课程的学习都能得到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和升学取向的价值观,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学生观。为此,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学生。  相似文献   

6.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课程自2004年秋季实施以来,我们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校领导的才干得到体现”为宗旨,在实施新课程中促改革,抢抓实施新课程的机遇促发展。一、实施高中新课程中学校管理的具体做法1.学校领导扮演好“三种角色”、落  相似文献   

8.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实现个性张扬呢?  相似文献   

9.
张云奉 《辽宁教育》2007,(10):27-28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进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课改。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异步教学研究》2007,(1):18-18,20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对异步教学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创立了异步教学理论。许多学校和教师实施了异步教学,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使学生受益。新课程的理念第一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异步教学主张一切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的教学原则,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的人、发展的人。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尊重、关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  相似文献   

11.
易芸 《西藏教育》2009,(9):31-3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实现这一核心理念的前提。传统文化把教师功能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角色功能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从根本上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漠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师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会赞美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教师不但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江苏教育研究》2012,(12):F0004-F0004
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位于张家港市乐余镇。目前,学校共有学生862名,教师90名,20个教学班。学校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为校风,以“严谨务实、敬业奉献”为教风,以“尊师守纪、勤奋好学”为学风,秉承“让每一位学生怀着希望走进来,使每一位学生带着成功走出去”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一流的农村初中。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课程,要求教师观念要更新,角色要转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6.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了崭新的定位。要落实新课程精神,就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研究,加强对师生和谐交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教学就是对话’的课程理念”,使得教育教学因“自主而有序,合作又高效”而领跑一方,在北京市新课程改革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9.
刘琳敏 《考试周刊》2009,(21):130-131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引路人?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20.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世界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世界的主人是每一位学生。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无涯学海的引路者,或许正因为您一次小小的“新大陆”的教学创新,学生的学习生涯又多了一盏明灯,前行的路更亮。2005年《今日教育》推出“教学新大陆 ” 栏目,欢迎广大教师来稿诉说教学中的新招妙法,或是新法则的发明,或是新方法的应用,也可以是新教具的开发,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现身说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