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仕角炮是八十年代初新兴起的流行布局战术。首着平炮仕角,是一种试探性的、能攻善守、灵活多变的布局。可根据形势需要演变成反宫马、单提马、五四炮等阵式。在使用仕角炮布局战线较长,  相似文献   

2.
广东吕钦(先胜)重庆谢岿 2006年6月14日弈于广东麻涌起马局对挺卒 1.马八进七卒3进1 2.炮二平四马2进3 3.马二进三马8进9 至此,形成反宫马对单提马布局体系。从这一布局的棋型结构特点来看,反宫马与单提马都属于柔性布局, 因此在布局阶段,双方很容易形成对峙局面。  相似文献   

3.
龙门这边(43)     
郑乃东:在楚河汉界中耕耘 一 有位喜欢读武侠小说的棋友说,每粒棋子都有其非凡的杀伤力,当头炮为刀,仙人指路为矛,屏风马为盾,金钩炮为棍,单提马为鞭,顺手炮为枪,列手炮为斧,凶悍泼辣;四角炮为棒,过宫炮为叉,反宫马为剑,飞象局为锤……但在年近花甲的农民棋手郑乃东心里,对这些布局却另有比喻:当头炮为犁,屏风马为锄,顺手炮为锹,列手炮为镐,反宫马为耙……一年又一年,他就用这些古老而简单的农具,在流逝的岁月里耕耘着,在自己的心灵内耕耘着,在楚河汉界中耕耘着.  相似文献   

4.
在布局武库中,以“反宫马”抵抗中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时至今日仍有发展的趋势。因其临战中具有守中有攻,反弹力较强而受到棋手们的青睐。然而何以反官马为此布局之名呢?笔者偶从街头棋摊上见到了这样一个“古怪”的反宫马布局,十分有趣,现介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用反宫马布局应当头炮盛极一时。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攻法。虽然,熟悉与研究各种攻法,是每个棋手的必修课。但是,掌握独到的一两种攻法,做为拿手武器,则又会使棋手们发扬风格,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亚洲杯赛之前,中国队于练兵期间,曾经弈出许多新的布局攻守变例。后手方(黑方)应付先手方(红方)的“当头炮”时,采用“反宫马”的增多,这是近年来布局发展的一种新倾向。从此次练兵中表明,炮方已经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进攻手段,甚至连最擅长反宫马局的上海棋手也感到不利。9局炮马争雄的结果,炮方5  相似文献   

7.
1.(炮)25 (马)23 2.(兵)71……… 抢先挺起7路兵,准备疾进7路马——“快马”,避开常见的走法,这是浙江棋手比较喜用的战术。2.………(炮)86 继续贯彻以反宫马布局的计划。如改走(卒)71,(马)87,(马)8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后手反宫马应中炮有很大发展,获胜率常常比其他后手布局为高。因此先手方面正在研究新的攻法。去年全国个人决赛有些棋手试用5 6炮边马新布局,取得一定战绩,其他棋手采用,开局阶段也不亏;整个比赛,共出现6盘,分三种局型。一、红双车过河黑横车右移  相似文献   

9.
1984年在羊城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中,以反宫马迎战中炮的达六十一局之多,创历史最高记录。棋手们重新起用反宫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找到了解决左马存在弱点的办法:六十年代抢进7路卒,七十年代飞左象。从而使中炮对反宫马的布局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既是崭新,就会有许多新着法,其中有成熟的,也有不成熟的。这些用心血和汗水培育的新着,有的可以肯定,有的待审,有  相似文献   

10.
反宫马又称夹炮屏风,布阵方法是利用士角炮对红方马八进七这步棋进行牵制,以延缓红方的出子速度,赢得反击时间。反宫马历史悠久,经历了十分坎坷曲折的演化过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棋手普遍认为它难以抵挡中炮的进攻,被列为偏门布局。六七十年代进入到探索阶段,特级大师胡荣华独具慧眼,以高屋建瓴的布局理论对其进行了重新研究,并在全国大赛中大胆启用,使之在全  相似文献   

11.
象棋布局千姿百态,每一种布局都有其兴衰过程。 一些非常值得推敲的布局,其兴盛时间长久,广泛流行。其中,以得风马布局最为突出,多少年来新变叠出,对局累累。又如,顺手炮布局,原本是古局,却被现代棋手加以发展,推陈出新。数百年来经久不衰,新姿勃然,是流行布局之一。反宫马布局更值得称道,它在五十年代初期曾经风行一时,后为屏风马布局所干扰,一度萧条。意想不到,近些年来,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强棋手的带动下,这一布局飞跃发展,一时竟为棋坛所重。其它一些稳健性的布局,如飞相局、士角炮、过宫炮等,理论性均较强,也都是一些棋手所喜欢运用的。  相似文献   

12.
反宫马又称夹炮屏风,七、八十年代尤为盛行,与屏风马、顺手炮等成为抵御中炮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一两年来在全国大赛中反宫马布局出现的相对减少了,但双方攻守的着法却更加精确了,这也反映出棋手们对反宫马布局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所以要求的质量也更高了。下面笔者将搜集的几个变化加以分析供同好们参考,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3.
中局转换中的得与失 墨墨的黑(先胜)蓝色天空 (2016年4月20日弈于qq)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1.炮二平五马2进3 2.兵七进一炮8平6 3.马二进三马8进7 4.车一进一……… 红方以中炮右横车对反宫马布局,此时提横车攻击反宫马,是早期较为常见的下法,但着法迂回,现代棋手较少采用.多走车一平二,卒7进1,炮八进二,象3进5,马八进七,红方占先.  相似文献   

14.
进马开局法已有很久的历史,首着马八进七(或马二进三)即为传统的进马局随着棋艺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发展,马二进一(或马八进九)也纳入进马局的范畴兵家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进马局属于稳健反击型,讲究细微处见功夫,体现了寓攻于守,后发制人,以逸待劳的战略意图。进马局不似中炮对屏风马、中炮对反宫马、顺炮、仙人指路以及列手炮等有一定的定式套路,进马局根据双方的变着可能形成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过宫炮、三步虎和后补列炮等多种子力结构,是一种含蓄多变,转换灵活,生命力强的布局进马局理论性相当  相似文献   

15.
五七炮弃双兵VS反宫马五七炮弃双兵曾是攻击反宫马的主流战术,近几年由于众多棋手对此布局大量的挖掘,资源日渐枯竭,笔者在本届比赛中仅发现一局,请看2004年11月5日赵金成VS杨德琪之战: 1.炮二平五马2进3 2.马二进三炮8平6 3.车一平二马8进7 4.兵三进一卒3进1 5.马八进九象7进5 6.炮八平七车1平2 7.车九平八炮2进4 8.兵七进一卒3进1 9.兵三进一卒7进1 10.车二进四炮2平3 11.车八进九炮3进3 12.仕六进五马3退2  相似文献   

16.
棋书鉴赏     
《象棋大师创新布局丛书——中炮对反宫马》作者/金启昌杨典定价:18元页码:216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QQ:459430050简介:中炮对反宫马源于中炮对屏风马,因其两马之间夹一炮,又称"夹炮屏风"或"半壁河山"。该布局极具反弹力,采用的是后发制人的策略。本书共分8个专题,重点阐述重大象棋比赛中出现的精彩着法及创新变例,从而使读者了解这一布局的新发展,掌握其战术特点及胜负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炮横车架马炮攻反宫马,是棋坛流行的快攻型攻坚战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近年来经过专业棋手们承前启后的继承与创新,双方的攻防变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就后手方来讲,其布局策略主要是巩固阵地,防守待敌,伺机反攻,瓦解先手方的攻势,以求抗衡争势。  相似文献   

18.
红方用五八炮攻击单提马是解放前著名棋手钟珍70年前发明的下法。钟珍老前辈活跃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广东棋坛,与当时顶尖高手黄松轩、曾展鸿并称为“粤东三凤”。又因对局常有精妙鬼手,人送绰号“棋仙”。他创造了不少经典的布局圈套,五八炮攻击单提马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单提马发展史上最著名的“死门”。如图形势即是基本的变化图,红方的战略构思是通过双炮强夺中卒,逼迫马方在横车过宫前补士。  相似文献   

19.
反宫马亦称“夹炮屏风”,其布局构思是:利用土角炮的威胁对红方左马正起进行牵制,以延缓红方的出子速度,这也是反宫马有别于其它布局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弊端是左车出动缓慢,如协调不当,容易成为累及全局的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1月23日三藩市尖英棋手,假美洲中国象棋会进行一场友谊棋赛。司徒子文先行对吴克乐,二人由中炮对反宫马布局,弈完第25个回合形成如图局势,现轮红方走棋。从枰面上看对攻厮杀,十分激烈,战机稍纵即逝。临场司徒子文随手走了(车)3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