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者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者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24日,是父亲邹韬奋离开我们60周年。正在想,编了多年《韬奋年谱》,应该在60周年纪念时反馈给社会写点什么。巧的是,我有幸得到一份与公开发表的《邹韬奋先生遗嘱》不同的“遗嘱”。很值得书写报告大家。  相似文献   

3.
《出版科学》2004,(6):56-58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南京政治学院招待所,我们访问了应邀来南京讲学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丁淦林。这位长期从事邹韬奋思想研究的新闻教育工作者,自1980年以来,先后主编出版了《人民的喉舌——邹韬奋论报刊》、《邹韬奋年谱》等书,发表了《韬奋小传》、《珍贵的遗产》等许多研究韬奋的专论。丁副教授说,“韬奋精神”可以归纳为“勤奋、拚搏、进取、提高”8个字。于是,我们的采访就从这“8个字”开始了. 丁副教授先给我们找了一篇韬奋在1932年写的随笔,接着,他提笔在此文中“一息尚存,还是要干”8个字下,用红笔打上了个着重号说:“韬奋从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始到1944年去世止,在他身上,勤奋和拼  相似文献   

5.
走近韬奋先生———评《邹韬奋传记》□陈兴芜为纪念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一部近50万字的《邹韬奋传记》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已有的几本韬奋传记相较,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资料详实。作者多次走访韬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今年11月5日,是邹韬奋先生95周年诞辰。本刊发表潘大明《少年得此的是隽才》一文,介绍韬奋少年时代的一组作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料》2006,(4):12-17
抗日战争期间,在邹韬奋先生亲自关心下,生活书店创办了《店务通讯》,这是一份很宝贵的出版史料。现在经韬奋纪念馆搜集整理后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排印本。本文原系生活书店《店务通讯》排印本的出版前言,本刊发表时加了标题,并稍有删节。同时,还刊出韬奋关于《店务通讯》一封很有意义的信———致各分支店经理的信,也是由韬奋纪念馆提供的,谨表谢意。———编者  相似文献   

8.
飞花拾零     
邹韬奋和韬奋新闻奖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韬奋是他主编《生活》周刊的笔名,是“韬光养晦”、“奋斗不懈”之意.韬奋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著名评论家、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上海出版《韬奋全集》据邹韬奋先生的女)L邹嘉马丽最近在上海披露,一部约800万字、共12卷的《韬奋全集》将于明年韬奋诞辰10O周年之际与读者见面。《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加快进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已专j司拨款20万元予以支持。《全集》的稿件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蹈奋逝世三十五周年,三联书店重新出版了《韬奋文集》和《经历》。重新出版的《经历》,是《经历》、《抗战以来》和《患难余生记》三种自传汇编本。今年下半年,还将出版《患难余生记》的手稿及新编图片集《民主战士邹韬奋》和改写的《韬奋先生的流亡生活》。上海韬奋纪念馆也将重新开  相似文献   

11.
学习韬奋精神做韬奋式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100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  相似文献   

12.
做韬奋式的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业。韬奋同志是...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史料》2004,(3):72-72
邹韬奋(1895-1944年)原名恩润,笔名韬奋。韬奋先生自己说,他最初随便取的“谷僧”笔名在上海《申报》上发表过文章(虽然至今还没有查到署名“谷僧”的文章)。早期编著、编译的《职业教育研究》等几种书,用的是“邹恩润”原名。后来就一直署名“韬奋”,并以此名行于世。郭沫若曾经为韬奋图书馆题写过对联,是以韬奋名字为句首的嵌字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  相似文献   

14.
正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受到强烈的刺激,他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靠近了党。《生活》周刊从此办得有声有色,发行数量达到十多万份。韬奋的言论在青年中产生极大的影响。1932年7月,他又创办《生活》分店。出版大量进步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进步文化阵地,许多共产党员为这个书店工作。夏衍曾说:"邹韬奋的转变,完全是胡愈之的功劳。韬奋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前言今年的七月二十四日,是邹韬奋同志因病长逝的三十五周年。为了纪念他的忌辰,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中的有关文字,写成了《邹韬奋和戈公振》(《回忆两位新闻前辈之间的深厚友谊》)一文(见《新闻战线》第四期)。就在翻阅生活周刊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有关邹韬奋同志和家叔戈公振等人在一九三二年筹办生活日报的史料;从家叔的遗物中又找到了邹韬奋等同志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直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知道邹韬奋的名字,还是在“十年动乱”初起之时。是时,百花凋零,万书俱焚。偶从家中残存的一册中学课本中读到韬奋的遗嘱,虽寥寥数百字,然言简意赅,回肠荡气,至今难以忘怀。从那时起,先后读过先生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诸书,仰慕可谓久矣!长成,阴错阳差,居然也干起新闻记者的行当,更是把先生视为学习的楷模。今年11月5日是邹韬奋诞辰95周年。初夏的一个上午,我来到重庆南路205弄54号,轻轻地叩响了韬奋故居的后门……  相似文献   

17.
李筑  王颖吉 《新闻窗》2007,(4):104-105
邹韬奋(1895-1944)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0余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后集结出版《韬奋文集》、《韬奋全集》等。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邹韬奋在其一生的新闻报刊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媒介批评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针对当时的各种新闻现象而发表的或表扬、或批判、或分析的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拙作文学传记《以笔代剑的英雄邹韬奋》最近由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应《中国记者》编辑部之约,谈谈我写作此书的经过和一些体会。领袖们的题词引起的思考我生长在韬奋故乡余江县。由于受韬奋先生思想的熏陶,于1958年7月考进了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从事记者、编辑工作。追求和需要,使我倾心学习、搜集邹韬奋和他同时代著名记者的史料,一则名人轶事也剪贴起来。研究共性,寻觅个性。拉开历史的帷幕,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出现在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近读俞润生著的《邹韬奋传》,情不自禁地回忆起40多年前的往事: 那是在 1946年9月,我正在辽东新闻工作学校学习新闻业务。课堂上由姜丕之校长讲着抗战七君子的故事,以邹韬奋等人的事迹阐述新闻工作者的人品、文品和应走的道路;课余自修,贪婪地读着邹韬奋的《经历》《患难余生记》以及《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著作。动人的事迹很多,而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作人作事,要有志气、有骨气,有浩然之气。韬奋是新闻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