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们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参加各类学习班、兴趣班、提高班,但往往忽略了规则意识的培养。很多幼儿园教师也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也越来越难管。“难管”的表现之一就是孩子缺乏一定的社会规则意识。怎么样才能够制定出孩子们能够主动遵守的规则?我想何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来制定规则,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如“课间牛奶喝好后我们可以干什么?”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两条,在位子上轻轻地讲话;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接着,我又问小朋友:“怎么样才能遵守这条规则?”有一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  1.一天 ,幼儿园老师问一群孩子 :“花为什么会开 ?”   第一个孩子说 :“花睡醒了 ,他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 :“花儿一伸懒腰 ,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 :“花儿也有耳朵 ,他想出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   孩子们的回答感动了老师 ,她原先准备的答案相比之下 ,显得十分苍白——“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2.有位教师对一年级小朋友说 :“谁来叙述一下小蝌蚪演变成小青蛙的过程 ?”这一问 ,教学卡壳了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不知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3.
发展幼儿语言,不仅要在上课时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谈话以及孩子们的相互谈话,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我注意倾听孩子们的谈话,随时启发他们观察周围环境和说出有内容的语言以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春天到了,我指着教室里挂着的一幅春天的图画,让孩子们看。他们看着,看着,说开了:“这画真好看,有花,有鸟,有树。”“还有一条小河。小朋友在草地上玩。”孩子们说的是图画中的枝节,没有注意到这幅画的特征,不能连贯地说出中心内容。我就启发孩子们:“大家看看图画中的树和我们园中的树一样吗?”一个孩子说:“一样,我们操场上的树上也有绿叶子。”一个说:“不一样,操场上树上的叶子很稀,到夏天就长得多了。”我对孩子们这一发现加以鼓励,又进一步启发他们:“对了,到了夏天树叶就长得多了,那么现在是什么季  相似文献   

4.
星期五上午,幼儿园里发给每个班40张“金牛动物园”的门票,孩子们异常地兴奋。这时我突发一个想法,想考验一下我班孩子是否具有互相谦让的品质。于是我用很遗憾的口气说:“今天我们班来了38名小朋友,可只有26张门票,那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到别的班再要几张。”有的说:“我们到动物园让叔叔阿姨再给几张。”……我一一摇头否定。我问道:“咱们班有哪些小朋友去过动物园?”这时一些幼儿举起了手,我用商量的语气说:“去过动物园的小朋友这次就不去了,把票让给没去过的小朋友,好不好?”话音刚落,就看见他们…  相似文献   

5.
一只露趾袜     
午睡时,孩子们走进寝室,轻声地说着“三字经”:“放好鞋,盖好被,快睡觉。”我帮助一个幼儿解衣服后面的扣子时,发现地上有一只袜子我很奇隆,平时午睡我们不要求脱袜子。我检了起来,看见袜子前面破了一个小洞.可袜子还是很新的我轻声地问:“这是哪个小朋友的?”孩子们都不呢吉。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睡觉,我只是说了句:’‘请快睡吧!” 这一定是孩子脱鞋后看见袜子破了.怕小朋友看见笑话,就把袜子悄悄扔了。我安顿好孩子,看见孩子们睡着了,就找来针线,把袜子的破洞缝好。我巡视孩子们的睡姿是否正确时,看见刘晓把头蒙在被子里,我慢慢拉下蒙在刘晓…  相似文献   

6.
剪断的蚯蚓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功能,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成了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呢?”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的确,把一条活生生的蚯蚓一剪为二,这样对天真善良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们怎能接受这残忍的举动呢?如果我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们给孩子们吃红毛丹,许多孩子看着这“毛毛球”,眼中尽是好奇的神色。孩子们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呀?”“老师,今天怎么吃毛毛球呀?”有的小朋友自以为是地说:“这又不是吃的,这是玩的。”而吃过红毛丹的小朋友则骄傲地向大家介绍它的名称和吃法。吃完了红毛丹,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盘“长毛壳”。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红毛丹的知识,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看,我们把红毛丹的  相似文献   

8.
一块小黑板     
早上,孩子们入园的时间有早有晚,晚到的小朋友总要问:“老师,今天我们练习什么呀?”我只好一个一个地去回答他们,也顾不上指导孩子们活动了。一天下午,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怎么样让每个小朋友不用问老师,就能知道早上锻炼什么内容?有的小朋友说:“早上老师告诉我,我再告诉其他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下午就想好明天干什么。”黄迪说:“把活动画在黑板上,我们一看就知道了。”我一听赶紧说:“这个主意好。教师找一块小黑板,如果明天要拍球,我就画一个娃娃拍球,再写上数字,就表示练习几次。练好后再选别的活动。”全班小朋友都拍手赞成。第二天早上,他们一来都跑到小黑板面前看看,然后认真地锻炼去了。小小黑板“解放”了我,使得我有时间专心观察指导孩子们的活动了。  相似文献   

9.
手表的反光     
早操时,我的手表无意中被阳光射到,一团光点在小朋友中间闪了一下,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住了。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光,我心里一亮,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我悄悄地把手腕上的表盘对着阳光,让光团在孩子们中间跑来跑去,并问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一个亮的白色的东西在跑。”小朋友们立即大声回答。“它是什么呢?现在在哪里?”等孩子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孩子们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吵得一塌糊涂,为了使大家安静下来,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我料想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大喊“想听”,谁知李君等几个小朋友却说:“不听,不听,我要画画!”在一旁的周老师火了,她大声呵斥道:“老师让干啥就得干啥!都给我老老实实听故事,看谁敢再说‘不’!”我知道周老师这样做,是出于好心,为了使我不致在孩子们面前丢面子,但我觉得不必勉强孩子,让他们怀着满肚子的委屈听故事,于是我说:“那好,  相似文献   

11.
洗手     
每次吃饭前,都要求幼儿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水房转一圈就回来了,有的则打开水笼头一冲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们洗手要打肥皂,可他们有的还是因为贪玩偷懒不打肥皂。为了能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我把玩了一下午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到水房认真地洗手,另一组则不洗手。然后,我准备了一个削好皮的苹果,把它一切两半,分别让两组小朋友去摸半个苹果。摸完后,有的孩子发现“这半个苹果有点黑了”,接着,孩子们都纷纷过来看,果真,没洗手的那组小朋友摸过…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发现了孩子们的一个秘密:他们有一个“小小世界”,那是活动室外阳台的一条转角小走廊。有一天,孩子们很神秘、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们的‘秘道’!”原来,这里隐蔽而自由。来这儿的孩子只要遵守他们自定的规则,就可以干他们想干的事,扮演他们理想中的人物。如有的自称是“奥特曼”,有的手握“大哥大”当起了“大老板”,还有的则左一声“小姐”,右一声“公主”,演绎着“浪漫故事”……我发现,“秘道”游戏究其本质类似于区域活动,但它的变化、发展往往受幼儿兴趣的左右,灵活程度也更大。它可以满足孩子与同伴交  相似文献   

13.
吃完早点,孩子们陆续来到活动角玩他们喜爱的游戏。罗杰小朋友拿着一枚印章,在小伙伴的手上印上了一条条小飞龙。我走过去说:“印在小手上多不卫生!我们印在小纸片上,好不好?”我们就在剪好的方纸片上印了很多条活灵活现的小飞龙,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张,拿到的孩子都感到很开  相似文献   

14.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总是特别强调年龄较大的孩子要谦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间一旦发生了纠纷,校师也常对较大的孩子说:“你是姐姐,就让让妹妹吧!”“你是哥哥,不应该和弟弟争抢玩具!”这种提法究竟科学不科学呢? 一天晨间锻炼时,我让孩子们排队挑选自己喜爱的体育用品,A小朋友拿了一个许多孩子都爱玩的套圈。过了一会儿,B小朋友来了,他也想玩套圈,可是套圈已经没有了,B就对A说:“把你的套圈给我玩玩吧!”“不行,我才拿到的,等会儿再给你玩!”  相似文献   

15.
爱心教育     
早饭后,我刚想让小朋友出去活动,这时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向我袭来。几个孩子大声叫着:“李超然吐了!”我一眼望过去,李超然的身上、桌子上全是饭,他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侧着身子,表现出厌恶之感。这时我发现闫霖到洗刷间拿来两块抹布,一块递给李超然,一块自己拿着擦桌子上的脏物……那他童稚的爱心深深地感动了我。同一件事情,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正是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我问小朋友:“当一个小朋友遇到麻烦时,我们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做呢?”“热情相助!”“李超然现在正遇到困难,你们都怎么做的呢?”小朋友们都闭上嘴不说话了。我略…  相似文献   

16.
活动背景一天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小水坑,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兴奋地踩水坑里的水。他们的行为立刻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去踩水坑里的水。其中有个孩子问:“老师,这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孩子回答道:“是刚才下的雨呀。”我见孩子们对水坑这么有兴趣,于是就乘势提了个问题:“那怎么别的地方没有水呢?”我的问题使这两个孩子一下子愣住了。宝宝说:“老师,你告诉我们吧。”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于是我决定就此生成一次探索性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有关“水会蒸发、变化形态”的知识,从而初步…  相似文献   

17.
责备     
小编NT的话: 编辑部经常接到家长们的来信,诉说自己教育孩子的各种苦衷。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想跟我说话?为什么我们一谈话就不欢而散?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学习那么有兴趣;我的孩子却一见作业就头疼……当然了我们也同时不断地接到孩子们的来信:为什么家长不信任我?为什么父母总是谴责我?为什么他们睁开双眼就唠叨……小编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不想做一个说教者,我们只希望我们的杂志能成为一个“通心台”,也就是能够沟通孩子与家长间心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倾听到对方的声音,读懂对方的心灵世界,增加一些理解和了解,我们的原则是“倾听+倾听”。那么,首期我们要倾听的是来自沈阳市的王子恒先生谈与儿子交朋友的体会和来自大连市的宫巍巍小朋友的内心苦恼,相信你会从这些文章里获得一些启示。小编只有一个要求,小朋友拿到杂志后一定要给家长们读一读呀!说不定你的爸爸妈妈也会爱上这个杂志的,因为我们这个“通心台”栏目也是给你的爸爸妈妈设的哟,让他们看看我们小朋友的心中到底有多少苦恼哪!  相似文献   

18.
借还是不借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总是不忘记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教育,孩子们也都做得不错。可是最近我发现在孩子们中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明明看到某个孩子的学习用品都在,可他还是不断地向别的孩子借,也有一些很大方的孩子,谁借什么都给,难怪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用品用得太快了。于是我就注意观察了一下,一天,看到谢佳欣又在向小朋友借油画棒,我就过去问他“:你的抽屉里不是都有吗?”谁知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我的用完了就没有了!”原来孩子们还有这种“节约意识”呢。课后我就神秘地对孩子们说:“老师现在有一双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  相似文献   

19.
一天在晨间散步时,我正准备带孩子们到种植园。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几个废弃的塑料袋随风飘飘扬扬地飞上了天。孩子们看见后纷纷喊起来:“快看呀,塑料袋飞上天了!”他们边说边追赶。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关注起塑料袋的“命运”来。 当塑料袋随风势落下后,我便启发孩子们:刚才很干净的院子现在怎么样了?有的孩子听了马上就把塑料袋拣起来扔到了垃圾堆。我又问:“一会儿,风再把它吹起来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等它不飞了,我们就拣回来再扔回垃圾堆。”“我们用火烧掉它。”“要不就把它埋起来,这样风就吹不起来了。”到底用哪种方法好呢?我和孩子们讨论起来。刘赛小朋友说第一种办法太麻烦,塑料袋拣回来后,风一吹它又飞走了;胡平和王岩说塑料袋一烧会冒黑烟,前几天老爷爷烧树叶时冒出的浓烟呛得他们直咳嗽;大多数小朋友都认为还是埋在地下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上个月,我们中班转来一位叫小玉的小朋友。这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巧,老师们都挺喜欢她。可每次小玉妈妈来接她时,都要盘问女儿当天所学内容,若孩子答不出,就对孩子横加指责。好几次小玉妈妈送孩子入园时,我们正在操场上做操,她就亲自拉孩子进来,并要给孩子找一个最佳位置(靠前的),有一次竟然要已经站好队的小朋友让出位置给小玉。本来井然的秩序,被她一折腾,就全乱套了。我对她说:“孩子到了幼儿园,就交给老师来管,再说,让孩子自己找位置,不是更好吗?”谁知她说:“王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家孩子胆小,如果我不帮她,她会吃亏的!”当天放学时,我和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