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物理中 ,往往有些习题看似简单 ,或似曾相见 ,学生却往往容易做错 ,究其原因是学生只看了问题的表面现象 ,而没有把问题的实质搞清。前不久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测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在一密闭的盛满水的容器内的上下底面用细线分别系着P、R两个实心小球 ,P为铁球、Q为木球 ,且都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 1所示。当容器突然加速向右运动时 ,P、Q两球将相对容器怎样偏移 ?图 1A 两球均钭向左偏移 ;B 两球均不发生偏移C 两球向右偏移 ;D P球向左偏移、Q球向右偏移就这样一道试题 ,有70 %的学生选了答案A ,问其原因有二 :1、当容器…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 :如图 ( 1)所示 ,质点P由开始 ,沿不同的轨道从O点无摩擦地滑到B点 ,沿什么样的轨道下滑时间最短 ?一、分析问题1 对于斜面轨道即①轨道而言 ,可方便地计算出质点的下滑时间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a =ΣF/m =gsinθ而S =12 at21  t1=2Sa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t1=2 (h2 b2 )gh2、对于凹面轨道②或凸面轨道③而言呢 ?先建立如图之xoy坐标系。由于在③轨道上运动的速率始终小于同一x值的①轨道的速率 ,且路程比①轨道长。所以 ,t3>t1,即凸面轨道③不是下滑时间最短的轨道。沿凹面轨道②滑下的速率始…  相似文献   

3.
课本是学生不会说话的老师 ,课本中例习题是编者从茫茫题海中经过反复筛选 ,精心选择出来的 ,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 .因此 ,教学中应借“题”发挥 ,小“题”大作 ,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思维探索 .1 利用一题多变 ,培养发散思维实践告诉我们 ,以一个典型的例题为中心 ,并适当变换例题的条件、结论 ,使知识上下贯穿 ,左右沟联 ,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向多方位发散 .例 1 已知四边形ABCD是空间四边形(四个顶点不共面的四边形 ) ,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 (见图 1 ) .求证 四边形EFGH…  相似文献   

4.
物理程序习题的主要优点是化难为易,突出过程,启迪思维。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比较大的习题,教师可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原则,把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简单问题,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引路,后面问题成为前面问题的引伸和发展。这样层层剖析,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 质量50千克粗细均匀的横梁以A为轴,B端以绳悬吊,使之水平如图(一),AB长60厘米,一个1千克的钢球从离AB0.8米高处自由落下,撞击在横梁上,离A20厘米C点,回跳0.2米,撞击时间0.02秒,则钢球撞击横梁时B…  相似文献   

5.
题目:如(图一),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_1,点E在棱D_1D上,截面EAC∥D_1B,且面EA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为45°,AB=a。(I)求截面EAC的面积;(Ⅱ)求异面直线A_1B_1与AC之间的距离(Ⅲ)求三棱锥B_1一EAC的体积解:(I)(过程略),得EO=a,S_(△EAC)=(2~1/2)/2a~2,见(图二)(Ⅱ)(过程略)得D_1D=2~1/2a,即A_1B_1与AC的距离为2~1/2a,(Ⅲ)高考参考答案中给出了两种解法,本文从图形合并与分解的角度,给出另外四种解法。解法1:分析、先合后分,在(图一)中,连结B_1D_1,因…  相似文献   

6.
一、结构原理本教具的结构如图1(A)、(B)、(C)所示:图1设图中两磁极间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静止在水平导轨上的空心导管质量为m,通电后受到的安培力为F,加速度为a,在安培力作用下沿水平导轨运动的距离为s,离开导轨时的速度为vt。因v2t=2as...  相似文献   

7.
习题 如图 1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装满水的密闭水箱 ,A、B、C三个小球的密度分别为 :ρA >ρ水 ,ρB=ρ水 ,ρC<ρ水 ,均用细线系在水箱中 ,开始时 ,水箱静止 ,细线竖直。现用力向右突然拉动水箱 ,则①细线均竖直 ;②细线均左偏 ;③A线左倾 ,B线竖直 ,C线右倾 ;④A线右倾 ,B线竖直 ,C线左倾。析与解 细线是否倾斜 ,向哪边倾取决于用力向右突然拉动水箱时 ,A、B、C三个小球相对密闭容器中的水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分别选取一个与A、B、C处在同一位置、大小相同的水球作参照物 (我们暂且将它称作参照水球 )。当整个…  相似文献   

8.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 )注 :EE′=10cm EH =4cm HQ =2cm QP =2 0 5cmRA=40cm RB=10cm RC=2 0cm图 1A为 70cm× 70cm的面板 ,竖直插入B的中心位置上。B为台式弹簧测力计、精度 2 0 0g(约 2N)。C为可调零位的量角器 ,通过D位两侧竖直滑道可调节上下定位 ,D点有固定螺丝。F1、F2 为两只轻质测力计。m为质量约为 2~ 3kg的长方形铁块 ,长边中心线垂直打 =3mm~ 2mm通体孔 2个 ,M为砝码 ,G为定滑轮 ( 4个 )。 1、2、3、4为 4个圆心角约 70度的弧形滑道 ,道宽 3mm。2 仪器特点及…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和工具,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中学数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充分挖掘课本例题的拓展结论及其应用,是培养学生诸多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初中几何第三册第94页例题2的教学,谈谈笔者是怎样做的。一、深入分析,找到结论。例题:如图一,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  相似文献   

10.
1 尺子的刻度变密(1 )仪器 :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一个 ,一把刻度尺。(2 )实验方法 :①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②从玻璃杯上沿着尺子插入的方向向下看。(3 )实验现象 :①发现尺子在水面下的部分变短。②发现尺子在水下部分的刻度变密。图 1(4 )实验分析 (图1 ) :说明 :MM′为水面 ,AB为尺子与水面接触部分 ,AC为刻度尺 ,NN′为法线。步骤 :①先从A点发出一条光线AD ,由于光的折射 ,变为ED。②再由A点发出一条垂直于水面的光线AC。③第一条光线DE与第二条光线AC不相交。④反向延长折射光线ED和BC ,使ED的反向延长线…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来各地高三模拟试题中流行着类似如下一道题目 :函数 y =lg[x2 (a - 1)x 4 ]的值域为R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 - 3 a 5   B . - 3<a <5C .a <- 3或a >5 D .a - 3或a 5笔者所教高三理科班的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 ,绝大多数都选择答案B .他们的解法是 :∵ y =lg[x2 (a - 1)x 4 ]的值域是R .∴一定有x2 (a - 1)x 4 >0对一切x∈R恒成立 .∴△ =(a - 1) 2 - 16 <0解得 - 3<a <5 ,故选答案B .事实上 ,上述解法是错误的 .△ <0时 ,g(x) =x2 (a - 1)x 4的最小值为16 - (a - 1) 24(…  相似文献   

12.
鉴定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会有SO2 -4 ,不同于鉴别SO2 -4 ,它必须排除Ag+ 、SO2 -3 、CO2 -3 、PO3 -4 等离子的干扰 ,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和选择合理的试剂来进行 ,否则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1 误把Ag+ 鉴定为SO2 -4如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稀HNO3 沉淀不溶解 ,便断定该溶液中含SO2 -4 。而溶液中若含Ag+ ,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Ag+ +Cl-=AgCl↓ (白色 )AgCl同样不溶于HNO3 。改正方法 :应选用Ba(NO3 ) 2 作试剂。2 误把SO2 -3 鉴定为SO2 -4( 1 )向某未…  相似文献   

13.
根据“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中考考试变革要求 ,教学中教师在把握单科基础教学的同时 ,还要注意联系和渗透其它学科。研究各学科知识的交点和结点 ,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具体分析几例综合试题。例 1 :如图 1 ,电源电压不变 ,A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 ,当闭合开关K、K1、K2 时 ,灯泡L正常发光。试回答 :1 )用电离方程式说明A、B两烧杯溶液的导电原理 :A :     B :     。图 12 )当逐渐向B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加到产生一定沉淀时停止滴加 ) …  相似文献   

14.
在运动学问题中,有些题若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过程繁杂、运算量大,甚至有的题根本无法用公式求解。但是如能绘出这一过程的速度──时间(或速率──时间)图象。依图象的物理意义就可直接得出结论。下面仅举几例,介绍此种解题方法。[例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1/2)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1/2)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  相似文献   

15.
如图 1 ,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 ,负载RL 两端分别与固定端A及滑动头C相连。接通电源后 ,AC间的电压 (即负载RL 两图 1端电压UL)仅是电源电压E的一部分 ,且随着滑动头C的移动而改变 ,故称分压电路。分压电路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基本电路。由于电路结构简单 ,实验中实验条件、器材的选择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对电路进行实验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 ,能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实验 ,而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可使我们直观、方便地把握影响UL 大小的因素 ,同时更有效地解决真实实验中调…  相似文献   

16.
几何图形中,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有两类三角形大量存在,即“有一条公共边”,或是“有一个角对应相等或互补”的两个三角形,这种带有普遍性的图形中隐藏有普遍规律吗?张景中院士从最基本的面积命题“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两底边的比”入手,得到“共边(角)比定理”等系列简单好用的命题,不妨称它为面积几何。利用面积几何可简化平面几何问题,对中学几何教与学具有指导意义。一、构造共边比所谓共边三角形是指:具有一条公共边的一对三角形。对共边三角形,有共边比定理,若直线PQ、AB相交于点M,即△PAB△QAB=PMQM。(这里记△AB…  相似文献   

17.
1 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演示效果明显 ,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本教具利用斜面导轨来克服轮轴自重的主要部分 ,轮轴在液膜表面张力作用下 ,沿着斜面导轨向上滚动。由于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 ,故用它来演示液体表面张力现象 ,效果显著。②可见度大 ,可配合KLPO2A -B型投影器使用。轮轴和斜面导轨可构成最大液膜面积为 :5 70 0mm2 。单膜面积比同类现有仪器提高了约 3倍 ,可见度有了较大提高。③可靠性高。经实验证实 :从如下配方的液体中取出的液膜 ,可连续重复使用 2 0多次。配制方法 :按 1∶4取无水…  相似文献   

18.
(1)实验器材 :长纸带 ;方木块A ;托盘B ;测力计C ;砝码若干。(2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3 )实验方法 :将木块用测力计拉住 ,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桌面上 ,木块A的下面放一长直纸带 ,纸带通过轻绳连接在托盘上 ,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沿上的定滑轮。实验时只要纸带运动 ,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木块A很块就处于静止而达到平衡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f和测力计向后的的拉力F ,f =F ,因此从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变A上的砝码个数可以较精确的找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的正比关系。此外本实验还可…  相似文献   

19.
下面以《几何》第三册课本复习参考题中的一道题谈如何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恰当地添加辅助线,能运用有关图形的性质、定理,从而顺利地完成命题的证明.题目:△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D的中点为M,CM的延长 线交AB于点K,求证:AB=3AK1:利用重心定理添辅助线:分析;因求证“AB=3AK”,且K是AB的一个分点,可变为AK/AB=1/3或AK/BK=1/2从而联想到重心的性质,如果AB为某三角形之中线,K为该三角形重心就好了证明:如图1:延长CA至C’,使AC=AC’,连BC’交CK之延长线于H.∵ AB=AC,AC’=AC∴ AB=1/2CC’∴ ∠C’BC=90°又∵ AD⊥BC∴ AD∥BC  相似文献   

20.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2 0 0 0年秋和 2 0 0 1年春两次全国卷中都出现了光学实验题 ,两道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几乎是一致的 ,题型皆为开放型实验题。为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复习提供参考 ,现从试题的解法、特点及其启示三个方面阐述如下 :1 试题解法[题 1] (2 0 0 0秋全国卷第 15题 )如图 1所示 ,一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 ,与筒B端距离为d ,d无法直接测量。另有凸透镜、光屏、米尺、带支架的光具座。现用这些器材测量d。为此 ,先将圆筒、凸透镜、光屏依次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