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录像观察等方法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西班牙队6场比赛的过程和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探寻西班牙队的攻防特征,从而掌握当今竞技足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制胜规律。观察结果:西班牙队6场比赛共计射门102次,共进球12个和失球1个,传球总数为4262次,场均控球率达65.7%,抢断总数是121次;比赛以"4-3-3"阵型为主。西班牙队技、战术特点总结:擅长控球打法;防守采取前场反抢、中场控制、后场密集的方式,区域防守和重点盯防相结合。启示:保持球队的稳定性;强化中场控制力;提升整体防守能力;注重对球的控制和整体的短传配合。  相似文献   

2.
对17届世界杯西班牙队比赛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对17届世界杯决赛阶段西班牙队的所有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7届世界杯上西班牙队的阵型以1-4-4-2为主;西班牙队的进攻以控制球的打法为主,其中前场的短传渗透极具威力;西班牙队的防守采取前场反抢、中场控制、后场密集的方式;西班牙队防守中一个比较大的弱点是对迎面的高球的控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运用录像标记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823次射门(其中包括76个进球)的进攻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射门进攻战术的因子是:中前场发动快攻是形成射门进攻最常用的核心战术手段,后场断球发动长传转移是形成射门进攻最重要的战术方法,外围吊中与利用前场定位球是形成射门进攻的战术强化形式,个人突破与界外球是形成射门进攻必不可少的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18届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完成进球的战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7个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最后阶段进球最多;进球大部分是在6s内由4次以下的传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运用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前场短传渗透中路直接射门得分是主要战术模式;中场抢断传切配合禁区外运球射门得分是基本的战术模式;后场发动长传转移边路传中射门得分是有效的战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主要时段、射门得分区域、进球进攻形式、进球方式、射门部位及进球队员的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场均进球数较往届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时进球数高于上半时,尤其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场中路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定位球进攻是创造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进球方式以直接射门为主;射门部位大多是脚射,特别是右脚;前锋队员是主要得分选手。  相似文献   

6.
对2011年第六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32场比赛中86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总进球数和场均进球数较往届比赛有较大幅度减少;进球的时间特征基本与第五届相同,进球方式以直接脚射、接球调整脚射和头顶球三种方式为主,个人运球突破射门进球数逐步下降;罚球区内是射门进球的最佳区域;前锋进球所占总进球数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前卫进球比例逐步升高;中、前场抢断和前场任意球是本届女足世界杯赛进球前攻方获得球权的主要方式,后场抢断和前场守方失误则是进球前获得球权不可缺少的方式;进球前助攻以中、前场的流动进攻为主,前场定位球助攻是不可忽视的助攻方式;每10个进球中有9个进球是凭借6次或更少次数的传球获得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对快速进攻进一步定义;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时机以及表现形式,发动快速进攻的场区、完成时间、参与人数、运用手段、攻击线路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此揭示现代足球比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特征,了解和掌握世界高水平球队运用快速进攻战术的最新动态,以期为丰富足球快速进攻战术理论并对提高我国足球整体认识水平、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借鉴.本届世界杯16强快攻主要从中、后场发起;上、下半场快攻次数基本相同;在前场3 S内利用个人突破、3次以下传递,在中场5 S内利用个人突破、5次以下传递,在后场7 S内、5次以下传递完成快攻;以2~3人参与快攻为主;快攻方式主要有个人突破、2过1配合、连续短传、转移进攻方向、快速发出定位球,连续短传方式等;快攻线路多集中在边、肋路.  相似文献   

8.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有效进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进攻的特点。结果表明:把握机会能力是取得进球的先决条件;中路渗透、远射的进球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战术方法;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其中抢点脚射最多;前场组织发动进攻的进球率最多;前锋队员是本届杯赛进球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定位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等,分析和研究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全部比赛和所有参赛队的前场定位球进攻战术,以寻找他们在前场不同区域运用定位球进攻战术的方法、特点以及某些规律,为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1051个进球的方式、射门区域、及进攻形式等特征进行研究,以探讨现代足球比赛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7届世界杯场均进球数呈逐届下降趋势;比赛下半场比上半场进球率高,反映出现代足球在重视攻守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进攻效率。罚球区2区内外区域是现代足球比赛射门进球最佳区域。前锋进球数最多,前锋和攻击型中场球员区分不再明确,全能型的队员位置职能已成为现代足球位置特征发展规律。现代足球比赛中脚射是最主要得分方式,立体高空头顶球技战术也已成形。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而进球明显减少的趋势,“直接打法”战术已成为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主流趋势。中路进攻、定位球进攻已成为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主要方向。前场及中前场已成为现代足球最佳有效地发动进攻进球区域。  相似文献   

11.
参加2000欧锦赛队与中国队进球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 0 0欧锦赛代表着当今世界足球比赛的先进攻守打法。通过对欧锦赛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 ,以及与中国队进球情况的对比分析 ,找出欧洲队进球的特点及中国队的差距 ,为尽快提高中国足球队的训练水平 ,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第13届欧洲杯足球赛进攻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结合运动训练理论、现行足球规则,对第13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阵型、控球时间百分比、进球数以及进球手段、方式、效率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现代足球进攻战术特征,以期能对我国的足球训练以及竞赛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希腊队比赛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希腊队的所有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上希腊队的比赛阵型以4-4-2为主;希腊队的快速反击进攻简练、实效,定位球进攻战术手段丰富,成效显著;希腊队的防守采取以紧逼盯人防守为主,结合区域性的防守形成有效的主动型整体防守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2006年世锦赛前16名球队12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与中国队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投篮命中率因子对世锦赛8强的总体制胜因素贡献率最高。(2)投篮数对世锦赛前8强主要得分关联贡献率最高。(3)中国队队员体能存在不足。(4)12项技术指标中对手投篮命中率对8强失分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从第11、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析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运动训练理论、现行足球规则,对第11、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31场比赛的阵型、进球区域、时段以及进球途径、方式、效率等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了现代足球进攻战术发展的趋势,以期能对我国的足球训练以及竞赛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首届“飞利浦”杯大学生足球联赛(江苏赛区)进攻情况的调研,就各队的进攻方式、进攻手段、中前场进攻次数、成功率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江苏高校足球队进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四强之间的比赛数据统计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队在本次亚锦赛中竞技行为的表现。得出结论:第25届亚锦赛上,中国队的竞技表现与其他各队相比,没有突出的优势;中国队这届亚锦赛技术发挥失常,各项技术指标均没有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的突出,与对手相比也十分逊色。  相似文献   

18.
对2000年欧锦赛进球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的85个进球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探讨本届欧锦赛的进球基本规律和特征,分析认为,球门正面、罚球区内外是进球的主要区域,边、中路传球配合是突破防线最有效的进攻方式,推射、抽射、力射、头顶球射门是最有效的射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2000年欧锦赛失球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 2 0 0 0年欧锦赛失球因素、失球区域和射门方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盯人不紧、未封住射门路线是失球的主要因素。罚球区是失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