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吗?地球只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系也不过是银河系一个不起眼的小星系,而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许多,因此,人类实在不该太自大,宇宙中肯定存在许多具有智慧的外星人.  相似文献   

2.
正太阳是一颗恒星,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有八颗。其中,地球上有人类。以太阳为核心,加上八大行星,以及其他众多小星体和宇宙尘埃,组成了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星系呢?当然有喽,并且还不少。另一个"太阳系"——开普勒90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带着观测太阳系之外10亿颗恒星的任务,于2009年被发射到太空,避开地球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观测太阳系外的恒星,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景。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功勋卓著,它在遥远的宇宙发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1-I0001
在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二十年来,科学家得出结论,地球及其兄弟在宇宙大家族中极其罕见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Andrew Howard表示,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系有一颗或多颗一倍或三倍于地球的行星,它们与恒星的距离比地日距离近得多。而木星级的行星数量要比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4.
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可能被地球人改造成为类似于地球的行星,也是除地球外唯一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行星。 火星是人类在太阳系中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登陆、行走,并以传统方式进行探索的唯一一颗行星。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30余艘不同的探测飞船,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宇宙很大,宇宙间的星体也接近无数多,许多人坚信其中一定存在有与地球条件一样的星体,且那里生活着与地球人相似的高级智慧生命。 有没有外星人 很多科学家都相信宇宙里存在外星人。他们认为生命的演化应该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德雷克教授还从天文学、有机化学、进化生物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综合分析和提出了一个有关宇宙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数目的方程。在他的方程里,假若银河系(共约有2000亿颗恒星)每1000颗恒星中有1颗附带有行星;而这些行星里,每1000颗中只有1颗具备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大气层;并且所有拥有大气层的行星当中,又只有千分之一的行星具备了生命所必需的其他条件,这样推算下去,即使银河系里真正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只有十亿分之一,那么也至少还有100-200颗以上的行星存在生命。而茫茫宇宙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河外星系还有10亿个。假如每个河外星系有一个适合生命形成的星球,那么整个宇宙也应该不少于10亿个!难怪不少人觉得,宇宙间肯定有与地球相类似的星球存在,而且那里有和我们地球类似的混合大气、引力、水以及外星人。他们甚至还相信部分地外文明可能已经超过了地球文明几百万年,因为比较而言,我们太阳系...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对自己的地位感到沮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伴随而来的却是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不断下降。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随着哥白尼提出地动说,这种自以为是的观点不攻自破,地球降到了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行星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与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类似的“第二个多行星太阳系”,这个新“太阳系”处于北斗七星中的大熊星座,那个“太阳”即恒星叫“大熊47”,它距离地球为51光年,本身已存在70亿年,而宇宙的历史是140亿年。早在1996年,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个“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该行星距离“大熊47”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倍,体积是木星的25倍。而新发现的行星大小至少是木星的3/4,它与“大熊47”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7倍,因此这两个“兄弟”距离很近,而…  相似文献   

8.
在距离太阳大约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我们若从太阳出发掠过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后,乍一看到木星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太阳系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也大得惊人,大  相似文献   

9.
大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将耗尽体内的氢燃料,膨胀成一颗烈焰万丈的红巨星。靠近太阳的几颗行星都将被吞噬,太阳系外侧的几颗行星也将面对一颗变大的恒星。我们的地球轨道将被红巨星占据,地球和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太阳系有9大行星。它们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绝大多数拥有天然卫星。天然卫星即太阳系卫星。并不包括人类向几颗行星发射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1.
宇宙中各个行星的个头都不会很大。我们知道,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是一颗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和氦组成的。不过由于其内部的高温高压,木星的密度与地球上水的密度差不多。  相似文献   

12.
在晴朗宁静的夜晚,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里,仰望着繁星密布的天空时,很多人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宇宙中究竟还有没有地外生命? 地外生命可能存在2000年8月4日,一个国际天文小组发现了一颗围绕着波江座恒星运转的行星.这是人类直接观测到的第一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它的体积比木星还大,主要由气体组成,距地球10.5亿光年。科学家们说,这颗星可能并不适宜生命生存,但他们认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你正计划将一艘宇宙飞船从地球送到太阳系的另一个地方,你最好先找出最佳路线。这是一张美国宇航局的数学家马丁·罗利用太阳系各个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绘制出的"宇宙高速公路"图。这张图显示了如何利用最少的燃料从一颗行星去到另一颗行星。它显示了每一颗行星周围的拉格朗日点,那里是引力平衡点,因此,宇宙飞船可以更容易改变运动方向。每两个天体构成  相似文献   

14.
迷你太阳系     
卫星绕着行星公转,行星绕着恒星公转,这就是宇宙中最典型的类太阳系天体模式。但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微型“太阳系”显示,中心部位可以不再是恒星,而是一颗冷冷的棕矮星,并且从它的质量来看,这个肩负“太阳”职责的星体甚至就在行星级别之列。从这个星系上面,天学家己经了解了一个新的秘密,那就是一颗比行星稍微大一点的天体也可以充当母星,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网罗住一批另外的行星,甚至可以拥有像木星和地球这样的成员,组成一个很小但是依然具有可供生命居住地带的侏儒星系。  相似文献   

15.
宇宙中主要的天体不外乎恒星和行星。恒星是燃烧着的天体,当然不适合生命居住,只有行星上才有可能有生命存在。地球人要找外星人,也只能先找到适合生存的太阳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16.
大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将耗尽体内的氢燃料,膨胀成一颗烈焰万丈的红巨星.靠近太阳的几颗行星都将被吞噬,太阳系外侧的几颗行星也将面对一颗变大的恒星.我们的地球轨道将被红巨星占据,地球和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7.
正仰望星空,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众星闪烁着光辉。在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它就是我们的地球。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能量,阳光照耀着每一寸土地,地球的生命孕育而生。2017年8月,曾成功推出电影《地球》的BBC地球影业给我们带来了续集《地球:神奇的一天》。这一天,我们跟着太阳的脚步,从世界上最高的山到最远的岛,从野外的丛林走到繁华的城市。每一天,对人类与动植物而言,都是无与伦比的一天,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一天。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人类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浩渺无垠的宇宙.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再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太阳系所占的空间直径约有120亿千米.比太阳系更大的是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在银河系里,大大小小的恒星有1 000多亿颗.银河系还不算很大,现今已发现10亿多个和银河系同样庞大的恒星系统,我们叫它"河外星系".所有的河外星系又构成更为庞大的总星系.总星系同样在宇宙中也只不过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19):16-17
火星探险 火星,这颗在太阳系行星中除地球之外最适合生命存在的星体,拥有许多与地球相似的环境,其中包括大气层、风沙和四季等。人们早就盼望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火星,在上面建造永久性的基地,使它成为人类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20.
太阳系以外,也有行星吗?事实上,太阳系外也存在着数不清的行星。只不过直到1990年,天文学家才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了第一颗行星。2007年5月,美国宇航局太空网评出了太阳系外十颗最迷人的行星,宇宙成了个大秀场。在这次行星"选秀"过程中,天文学家囊括了1990发现的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以及最新发现的被认为可能适合居住的行星Gliese 581C(好像这位"选手"的名字比较难记)。1990年,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它围绕着一颗垂死的、发出大量放射物的恒星运行,而这颗恒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不同。从此,科学家开启了一个更加新奇陌生的世界。1995年天文学家开始用"51?Pegasi?b"命名发现的这颗新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或称外部行星。行星探寻者已经发现了由形形色色行星组成的奇异世界。这里有巨大的气态庞然大物;也有较小的、由岩石组成的世界;一些行星拥有两面,一面是火,一面是冰:一些在太空中自由浮动,不受任何恒星的限制。在发现"51 Pega- si b"后的十几年中,这些已知的外部行星的数量已经升至230颗。那么在这次行星选秀活动中.有哪些行星脱颖而出呢?科学家们投票评出了太阳系外十颗最迷人的行星。我们就一起来见识一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