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个年轻人,离毕业还有两年时间,他就不再用心学习了,整天忙着找一份好工作。于是,他拉关系、走后门,为找工作打基础。听说有两家大企业缺人,他就直接上门推销自己,希望企业和自己签订用人合同,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从不吸取教训。老师劝他说:你现在还是个学生,你的任务是学习,不要成天想着找工作。年轻人反驳说: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吗?倘若我能  相似文献   

2.
我对上夜班的王老师说,明天有事要找她谈谈。王老师马上有点儿紧张,问:“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笑着对她说:“当然是好事了。”王老师不信,半开玩笑地说:“领导找谈话没什么好事。” 第二天,王老师笑嘻嘻地走进办公室:“什么事?您说吧。”看起来她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于是,我开门见山地说:“王老师,宝宝这两天显得有些孤僻。你觉出来  相似文献   

3.
王老师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也许是性格的关系吧,工作中她快言快语,雷厉风行,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某任课教师向她说:你班的某某不遵守纪律。王老师立刻把这名学生"传"到办公室,也不听学生解释,就是一番严厉的批评,甚至以找家长相威  相似文献   

4.
初见王老师,一派春温秋肃的风范,望之俨然,近之可亲。虽说初见却又熟稔亲切,仿佛已经相知多年。王老师健谈,语言幽默风趣,很有亲和力。王老师自曝生活中书生气十足,力主追求公平正义,教育学生要有正义感,做人要正直善良,对待教育教学更是执拗般认真。在课堂教学上他追求完美。教学无小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王老师都认真对待,从不掉以轻心。王老师总是说:课前我多花点时间,课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减轻点。创新是追求完美最好的注解。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不断实践新课程新理念,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5.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又换了新老师,其中一位就是王老师。王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很亲切、美丽、可爱,高高的个子,有一对很美丽的大眼睛,见了我们总是笑眯眯的,一笑眼睛就变成了一弯月亮。王老师每天穿的衣服都很漂亮,她的发型也经常在变化,昨天像“马尾巴”,今天就像“干脆面”。有一次进教室,同学们都“哇”地叫了起来,有的说:“好美!”有的说:“王老师的发型每天都换,烦不烦。”但她从不生气,笑一笑。不过如果谁在学习上不听话,老师可真要生气了。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总有哈哈大笑的声音,王老师的愉快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有时…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师     
我有一位充满智慧,无私奉献的老师--王老师。回首过去王老师和我们共同走过的脚步,我们之间蕴含着非同一般的师生关系,装载着沉甸甸的果实,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王老师的衣着打扮十分朴素,从不穿艳丽的衣服,眉毛底下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脸上表现出她那惯有的严峻神情。说她严峻吧,但有时候她脸上的表情十分宽容。说她不严峻吧,但有时她的脸上的表情十  相似文献   

7.
和自己比赛     
王老师说:“米丽又考了第一,大家要向她学习。”大奇在下面偷偷撇嘴,被王老师看见了。“李大奇,你好像有不同意见?”大奇挠挠头:“米丽天生聪明,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她呀。”  相似文献   

8.
进入高三,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你会照顾自己吗?你该如何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呢?小心“心理上的感冒”由于压力大,部分高三学生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恐慌、失眠等症状。【例1】王娟成绩非常优秀,在班里考试的名次总排在前6名。老师和家长对她期望值很高,都说她将来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最近两次小考王娟的成绩却不太理想,第一次考了第8名,第二次考了第9名。班主任老师找她谈话,说:“王娟,为什么成绩下来了?这样下去你会考不上大学的!”为此,王娟哭了3天。她觉得很受打击:老师过去一直表扬我,如今开始批评我了,我已经是差生了;老师…  相似文献   

9.
执著解难题     
一天,班里学生小爽的妈妈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找我:"王老师,可不得了了,小静的爸爸说要找我算账,您快帮帮忙吧!"我一头雾水地问道:"怎么回事?""王老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小静到我家玩,走后我发现少了十元钱,于是就善意地提醒了她一下。可小静硬说没拿这十元钱,还呜呜地哭了。她爸爸就不愿意了,非说他孩子从来不偷东西,还说要找我算账。""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找两个孩子来了解了解情  相似文献   

10.
周一的早晨,我刚走进办公室,高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就找到了我:“徐老师,快帮帮忙吧,我们班有个学生可把我愁死了!”原来,她班上有个叫小悦的女生,她曾是班级的文艺骨干,在年部也小有名气,学习成绩也不错。问题就出现在升入高三之后,学习的压力和气氛的紧张造成她很不适应,成绩下滑,光环消失,  相似文献   

11.
令我羡慕啊!和蔼可亲的王老师,是作者的童年里遇到的一位好老师。王老师从不体罚学生,对于淘气的学生也常常“网开一面”,我也很庆幸,遇到了三位好老师,她们或知识渊博,或幽默风趣,或温柔和蔼。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接新班,第一天,就发现班上有个女同学上课注意力分散,老师布置的练习,其他同学都认真完成,独有她无动于衷,好像这一切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向其他老师了解,知道她从一年级起,各门功课就一塌糊涂,被当作“编外学生”,而她也自暴自弃,对学习毫无兴趣。怎么办?是把她继续当作“编外”放任自流,还是唤醒那被压抑、被挫伤、被封闭的童心,让她重新拾回自尊、自信?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没有一生下来就差的学生,有的只是对他的教育不当。作为老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名人,但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3.
执著解难题     
一天。班里学生小爽的妈妈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找我:“王老师。可不得了了,小静的爸爸说要找我算账。您快帮帮忙吧!”我一头雾水地问道:“怎么回事?”“王老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小静到我家玩,走后我发现少了十元钱,于是就善意地提醒了她一下。可小静硬说没拿这十元钱,还呜呜地哭了。她爸爸就不愿意了,非说他孩子从来不偷东西,还说要找我算账。”“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找两个孩子来了解了解情况.然后再答复你。”  相似文献   

14.
张小琪(化名)五年级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上课从不举手,被老师提问也不会张嘴回答,找她谈话基本低头不答。学习成绩极差,从不主动完成作业,只能靠抄作业完成,四年级时英语平均30分,语文平均35分,数学平均10分。在数学课上基本不会影响别人,面部表情跟其他学生无异,考试时都会把试卷填满,但答案大多错误,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中,常发生这样的场景:每堂课、每节自习,老师总是特别关注几个学生,看他们是否在搞小动作或看小说玩游戏;每次找学生谈话,都有几个头痛的对象;每次外出活动,总要叮嘱几个特别放心不下的学生,但他们还是会"捅娄子"。当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当老师心烦意乱时,老师就会怒火中烧,对学生一阵数落和批评。过一段时间,同样的错误学生一犯再犯,老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16.
难忘那片情     
夜深了,喧闹一天的街道静了下来,只有窗外那棵老榆树还默默地陪伴着我。仰望天空,无数的小星星不停地向我眨着眼睛。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教过我的老师的样子,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但是那位王老师却一直记在我心里。她从不跟我们发火,而是善于通过学习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件一件小事,诱导学生明白事理,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教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处理问题。在她的教导下,我们一步一步地茁壮成长。记得一次课间做眼操,王老师问我:“常天仪,你来看看我的衣服上是不是染上了红色的钢笔水?”我便站起来正对着老师看个仔细。王老师问:…  相似文献   

17.
李秀娟老师1998年参加工作。在8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中,爱心、细心、耐心成了她的工作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成了她的工作重点。她给同学剪指甲、梳头,帮助孩子整理衣物、洗衣服;她教孩子扫地、排队、整理自己的物品:她教孩子读书、写字和学习;她用孩子的方式与学生交往,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李秀娟老师勇于探索实践,遇到困难从不放弃。她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她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讲解准确化、清晰化、情…  相似文献   

18.
谢军 《家庭教育》2011,(11):16-17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向大人发出类似下列的求助信号:“妈妈,快找老师说说吧!幼儿园小朋友抢我玩具!”别看那时小家伙人不大,可她心里最清楚幼儿园里谁说话管用。这不,明明是小朋友之间的小摩擦,却非让妈妈找老师去解决。  相似文献   

19.
如果问我最喜欢哪位老师,我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跟随我们四年的班主任王老师喽!” 王老师长得特别有教师风范,她的头发经常盘成一个髻,走路昂首挺胸,从不驼背.她戴着一副方形眼镜,那副眼镜会反光,所以上课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她在看谁.她说话声音十分洪亮,不用麦克风都能响透整间教室.我特别喜欢听她朗读课文,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让我知道了朗读和念书的差别.她也是一位时尚的老师,成天衣裙飘飘,在众多老师中,我一眼就能认出她来.  相似文献   

20.
快乐学习就是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学习。学习过程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不培优的奥数冠军2012年在阿根廷落幕的第53届国际数学奥赛中武汉市武钢三中高三学生王昊宇以37分(满分42分)一举夺得金牌。目前,他已被免试保送清华大学。保送名校得益于老师的培养,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与"虎妈""狼爸"等严苛的父母不同,王昊宇的父母对孩子采取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