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例题: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生活中是有意义的。”爱因斯坦说的“意义”,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意义”,而是一个很深邃的概念。这种意义是“一个人很难知道的”,原因是:只有站在人文精神、人生哲学的高度上,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同时,我们掌握的人类认识成果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有的人甚至连“我是谁”这一问题也从未思考过。现在试以“我是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记叙,可议论,也可抒情,题目也可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简析:话题作文的材料不是作为“立意”的根据,审视材料不单要揣摩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男孩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回声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关系中。请以“回声”为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佳作示例一俗话…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考试作文形式,可以说:话题作文是一枝独秀。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出色的“话题作文”,“创新”就成为摆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的首选。那么怎样在话题作文写作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从立意求新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1、逆向求异,另辟蹊径。“文章最忌随人后。”怎样立意不随人后呢?这就要运用逆向求异,学会反面文章正面做,或者正面文章反面做。如你说“近墨者黑”,我就说“近墨者不黑”;你说“不能班门弄斧”,我就说“弄斧必到班门”;你说“玩物丧志”,我就说“玩物长志”;你说  相似文献   

4.
口头作文如即席演讲一样 ,是以说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些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话题的问题。口头作文的话题应精心设计。如果话题设计得好 ,不仅能激发口头作文的情趣 ,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 ,发展思维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中 ,有通过事情写人的作文训练。通常的诸如“我的一位老师”、“慈母情”之类的题目 ,容易使人感到枯燥 ,乏味。有一位老师独辟蹊径 ,根据学生临近毕业的实际情况 ,以《班级纪念册》为触发点 ,精心设计了两个别有趣味的口头作文话题 ,给我们感觉可谓别有情趣。话题之一 :“照片中的我”。为激…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区级小学作文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以“瘾”为话题的作文。经过一番启发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的爸爸烟瘾很大,每天都需两包多烟,我劝了多次,终于被我劝止了,我准备写这个题目:《我劝爸爸戒烟瘾》。老师说:“好的。”有的说,我的外公有酒瘾,他的血压已经很高了,外婆不让他喝,他就偷着喝,我准备用这个材料写:《外公的酒瘾实在大》。老师说:“这个材料也好。”有的说,我有买书的瘾,每个星期都想买几本书,不买,就非常难过,我想写这样一个题目:《我的买书瘾》。老师说:“很好。”这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准备写这样一个题…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作好考场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审题话题作文需要审题,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可以说“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而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及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脱离材料,只抓话题本身,导致审题出现偏差。正确的审题,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话题共同剖析来确定的,除了兼顾题目自身“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要求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7.
一、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难点以往的高考作文只有一个话题点。自从2003年高考作文以“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之后,一种叫“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类型备受师生重视,大家纷纷研究和练习。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特点是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点,这两个点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这无疑增加了写作难度,学生稍不小心,只写了一个话题点那就算离题,高考只能是40分以下。真不是闹着玩的,这是第一难。其次,学生必须说清楚这两个点的关系,要有一个明确又正确的判断,把这当作是议论文的观点。例如“幸与不幸”,你可以立论为“幸与不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8.
【考试作文】考题:感恩作文要求:我们已经习惯了拥有,以至于忽略了我们所拥有的。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他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9.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新形式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是每位考生面临的新课题。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 ?根据近年高考作文和平时话题作文训练的实际 ,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话题 ,不另起炉灶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 ,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可以根据话题所提供的内容 ,或联系实际 ,或发挥想象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写的事 ,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但是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它最基本的要求是与话题相关。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一点。例如 2 0 0 0年高考 ,河南一位考生以《品味冬天》为题作文 :“有人说世界千变…  相似文献   

11.
一、话题作文特点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首先研究话题作文的特点。话题作文题一般由“话题材料”、“提示语”和“注意点”三部分组成。“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人们称之为“三自”: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重在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提供一个作文话题,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翼翅,尽心地放飞想象;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津津乐道;作文时,多些鼓励,少些束缚,让学生放胆地“我手写我口”“我手述我情”,努力体现着教师作文观念的转变——蹲下来看学生眼中的世界。导写过程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周,老师让你们收集国内外都有哪些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由来、习俗等,请你们把收集到的资料都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四人小组先交流材料,再看大屏幕,试着照表格练说,集体交流。)二、提出话题,…  相似文献   

13.
[题目回放]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佳作展示1]淡妆浓抹总相宜文/赣州考生首先,我想跨越时空,问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也许徐志摩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心中的康桥。”也许达·芬奇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也许苏轼会说:“吾之亮点也,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也想说一句:人的亮点各有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应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许没有徐志摩、达·芬奇与苏轼之成就高,但相信自己的亮点,通过行动…  相似文献   

14.
题目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新人教版)提示: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认真审题。在这则材料中,我们应该抓住“两条腿”和“青春”这两个关键词语。也就是说,我们这次作文训练是以“青春”为话题。“两条腿”意味着“独立、自强”等,从“青春”二字还能联想到“惜时”“奋斗”“对未来的憧憬”“坚强的意志”“选择…  相似文献   

15.
如果     
[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当初如果是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吴祚稳 《湖北教育》2002,(17):29-30
人们将近两年各地的中考乃至全国高考作文通称做“话题作文”,即命题者从设计的“材料”中引发出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角度作文。然而,临场作文时,常有一些学生面对“话题”,要么觉得无话可说,要么说的不着边儿。为什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命题,已由传统的“标题命题”和后来的“材料命题”,走到今天“话题命题”、“标题命题”、“材料命题”并举。话题作文(包括只给范围的其它类型的作文)之所以被广泛采纳,自有其优点:首先,这类作文给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命题人提供的话题是一个思维的触发点和引爆点,它鼓励考生由此进行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等多方面的思考,充分挖掘考生的发散思  相似文献   

18.
尽管话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但还有部分考生脱轨走题,因此,话题作文也要准确审题:逐字逐句读懂话题材料,并以材料话题作为媒介去写人记事或抒情议论;另外还要根据话题提示语去挖掘话题材料的隐含信息,围绕同一话题去求新求异。考场作文要提倡"以我手写我心",即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有独特的自我感悟,说真话抒真情,必要时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虚构。  相似文献   

19.
生:老师,我发现2000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不少的“话题作文”,如山西、武汉、福建、内蒙古,江苏南通、镇江、徐州等。那么,请问什么是“话题作文”呢?师:好的。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目前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式。总的来说有三种命题方式: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和你所说的“话题作文”。如2000年天津的“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北京海淀区的“我想让__更  相似文献   

20.
1.教学概述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高考作文已连续4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这样,“话题作文”就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本来,各种“写作”教材、“写作”辞典中,均没有“话题作文”一说。2000年7月,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领导小组的专家们,觉得已经连续两年考这种形式的作文,明显地不同于过去常考的“给材料作文”,却苦于没有一个“名称”,于是几个人一商量,认为叫“话题作文”为好,总共4个字,读起来方便,叫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