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层教学最初源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我们一直在探讨和实施的分层教学模式.但现在一些学校实施的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分班教学,例如,相当一部分高中学校分成若干个重点班和普通班;有些边远山区采取不同年级的学生混班复式教学.那么,没有分成不同层次班级的学校,或者在同一班级内授课,是否也要实施分层教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而个体差异永远存在,所以我们应把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剑锋 《知识窗》2005,(4):26-27
安·莫洛·林德伯格是美国著名的女飞行员和作家.她的丈夫是美国著名飞行员、被誉为"空中英雄"的查尔斯·林德伯格.婚后她与丈夫一起架机飞行.她后来又投身写作,先后出版了十余部书,其中有回忆录、小说、诗歌和散文.评论家把她的书称为"小巧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3.
同在一个公司里的张小姐和王小姐素来不和. 有一天,张小姐忍无可忍地对另一个同事李先生说:"你去告诉王小姐,我真受不了她了.请她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有人会愿意理她的!"  相似文献   

4.
外星人丹丹     
(一)   在一个美丽的"有志者事竞成"城市里,有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名字叫奇奇.她想的问题也和她的名字一样非常的奇怪.她非常喜欢看科幻动画片,她梦想有一位外星朋友.……  相似文献   

5.
阿超 《知识窗》2005,(2):40
人际"黑哨"--职场"暗礁" 案例经过几年奋斗,赵晓雨已升任公司市场部主管,本以为凭借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能在新部门里有一番作为,可是没过3个月,她便发觉事情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部门里同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有人结成小团体,不服从她的管理.处理问题她喜欢就事论事,虽然没有偏袒或打击过任何人,但也遇到一些非议.年终考核,她在部门中分数最低.为此,赵晓雨非常失望,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6.
学会砍价     
砍价前要对几种"专柜小姐"有所了解. 一是自由型.她对顾客没有什么期待,客人对她也没有什么要求,出入自由,随便看看,她一般不会去干涉,有问必答,但从不煽情、动员,至多只说三句话:"欢迎光临"、"谢谢"、"再见"等.  相似文献   

7.
1963年出生的艾莉森·拉佩尔患有"海豹肢症"的先天残疾,没有双手、膝盖,脚和上身由大腿骨连接,双腿特别短小.她出生后几周内就被母亲送到"残疾之家",度过了无助而孤寂的童年.3岁时她学会用脚摆弄画笔,16岁时她用脚创作的绘画作品已在当地绘画竞赛中获奖.后来,她进入萨顿学院成人艺术专业班.1984年,19岁的拉佩尔来到伦敦.她被获准到布赖顿大学艺术学院学习人体素描.第二学期有一天,辅导老师对她说:"你的画中全是美丽完整的人,为什么不去画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是不是你不想面对真正的自己?"  相似文献   

8.
杨媛草是一位"80后"重庆美女,因为名字中有一个"草"字,业内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小草". 高三那年,外婆与父亲的相继去世,让杨媛草一夜间突然长大.本来,她拥有被保送的机会,可她却放弃了,而是靠实力参加了当年的托福考试.凭着六百多分的成绩,她坦然地走进了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学系. 留学期间,初涉全英文授课的杨媛草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不过她有的是办法:用录音机录下来拿回去反复听,如果还是听不懂,就厚着脸皮去请教授重讲.凭着这股韧劲,她很快就通过了语言关.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她有时还要靠刷盘子、做兼职翻译来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9.
她酷爱戏剧,可是在报考戏剧学院受挫之后,却阴差阳错地当上空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邂逅了"白马王子"普京,婚后他们先后生育了2个千金.随着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她身不由己地被推上了第一夫人的位置.虽然早在中学时代她便扮演过众多角色,可是眼下这个"角色"却最让她感到头疼.2004年1月12日,俄罗斯<真理报>对一直以来保持低调的俄罗斯第一夫人--柳德米拉·普京进行了全面曝光.  相似文献   

10.
据说,江苏省一位相貌平平名叫陈晴的女孩去应聘一家外资企业的行政秘书.同时竞争这一职位的有许多容貌姣好、学历较高的女士.早先进去的人都未被录用,办公楼外面是长长的轮候队伍.她突然走到队伍前面,对在场的招聘人员说:"总经理让我先进去."一刻钟后,她返回门口,说:"我被录用了,大家不用等了."众人听后,纷纷离去.总经理久等未见再有人进来,十分奇怪.她说:"她们全走了."总经理得知原委后,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当即录用了她.他看中的是陈晴的巧用"调虎离山"计所透示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艳菲 《知识窗》2002,(11):12-13
"最美丽的一次胜利"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夫人全名贝尔纳戴特·肖德隆·德库塞尔,1933年5月18日出生于巴黎.其家庭是当时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家族,祖辈曾出任过孔代亲王的总监察官、普恩加莱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等要职,叔叔是戴高乐将军执政时期的总统府办公厅主任、外交部秘书长.她从小受到仕官气息的熏陶和极其严格的教育,母亲总要她多学习、多做事,特别是做她不喜欢的事.为了去除她胆怯的毛病,父亲常让她为亲朋好友举办小型钢琴独奏会,她由此养成了严肃认真和不断进取的秉性.  相似文献   

12.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博学多识,工诗能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词发展理论,影响深远;她的词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语言的质朴和表现手法的精湛奠定了一代女词人在我国文坛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3.
赛珍珠(Pearl S.Buck),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三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前后在中国生活了40年.她一直宣称汉语是她的母语,中国是她的第二祖国.她自己曾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史学家James Thomson称她为"自十三世纪马克.波罗以来最有影响的记录中国社会的西方作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她葬礼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  相似文献   

14.
浙江温州市李女士在该市下吕浦一家美容院办了脸部护理美容年卡,做了10多次,感觉效果不错.今年4月份,美容院老板叶小姐向她推荐一种保养卵巢的美容产品,她欣然接受,付了480元费用做尝试.然而当她第一次做了"卵巢保养"回家后,当晚就不能入眠,上了10多次卫生间.第二天就发觉小腹肚脐眼下部皮肤"护理"部位出现红肿和小红斑,于是去该美容院反映,结果她被告知,可能是皮肤过敏,用几天皮炎平就会好的.  相似文献   

15.
柯布小姐     
她的博客上的签名是:"某甜,奔三女子一枚.以拼布为生,离布基本不能活." 再细细看下去,你可能会被她一个个自制的"拼布"作品所吸引:包包、小袋、桌布、壁饰、公仔……继而,你会惊叹、仰慕,甚至还会赞美几句:"这个女人怎么会有一双如此精巧之手?!" 其实,这个叫柯布甜甜的女人当初接触到"拼布"也是纯属偶然.那是四年前,因为自己结婚要装修新房,为了能装修得漂亮时尚些,她开始在网上到处寻找装修案例,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合意的.不过,她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了一次混搭:什么欧式、美式、韩式、地中海式,她通通都用上了,结果弄得一团糟.不过,老公并没有责怪她,而是让她想办法用软装来补救.在网上寻找各种窗帘床品布艺时,她就这样巧遇了"拼布".  相似文献   

16.
张雨 《百科知识》2021,(21):24-26
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露丝·贝哈,1956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一个犹太人家庭.1960年,即古巴卡斯特罗革命两年后,露丝·贝哈全家移民美国,从此她开启了寻找失去故乡的哀痛.1979年尚在读大学的她,以学生身份首次返回阔别多年的古巴,她打算在那里完成她的博士论文,然而她很快不得不再次离开,古巴再次向她关上了门.直到1990年代,卡斯特罗政府为了重振低迷的支持率,挽救萎靡不振的经济,破例允许美国犹太裔向国内亲属汇款,允许美国犹太裔基督徒到访古巴.露丝·贝哈跟着"美元和基督教"的潮流,终于等到再次造访哈瓦那的机会.通常她每次在古巴停留不能超过14天,她密切观察那些在1960年代没有逃离古巴的犹太人,以她的族群古巴犹太裔作为她的田野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7.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时,王亚平就争强好胜,无论什么事都要争第一.有一次,她背着书包哭着回到了家里.父亲见她眼睛都哭红了,问谁欺负她了.谁知,父亲越问,她哭得越厉害;她哭得越厉害,父亲越担心.最后,父亲终于弄清楚了她哭鼻子的原因:原来,她考试只得了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父亲一听,大声说:"想得第一,你就努力,光哭鼻子有啥子用呀!"父亲这么一说,王亚平马上就停止了哭泣.她擦干眼泪,对父亲说:"我要拼,我要得第一!"果然,期终考试,王亚平真的考了班级第一.  相似文献   

18.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每当吟诵到这里,我的眼前总会浮现一个笑眯眯的姐姐.她的名字叫顾苡萌,是我的好朋友,更是一位创客小达人. 她长得"萌萌哒":眼睛弯弯的,脸蛋儿胖嘟嘟的,一开口说话,俨然一副主持人的模样.偶尔,她戴上一副眼镜,显得更加斯文了.但只要嘴角一咧开,又显得特别可爱,真是"人如其名"!  相似文献   

19.
冻容计划     
办公室里本来有两男三女,今年又招了一名大学生.她属于那种阳光、青春又美丽的女孩.她的到来给我们的办公室增添了许多乐趣,因为她姓杨,所以我们称她为"阳光天使"."阳光天使"到办公室还不到一个月,就带着办公室其他三位女士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冻容计划".  相似文献   

20.
于菊有一套自己的公寓,不大,但非常精致.她是个有主张的女孩,所以从父母那里搬出来独住,不过周末都回郊区老家陪侍父母.她说:"我是翅膀硬了,喜欢拥有单身的感觉."可是,原先快乐无忧的她,最近要告别单身,因为她"不得不提前结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