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画家毕加索(1881-1973)一生都在追求女人,没有女人就无法生活,同时他也害苦了这些与他相爱过的人。他说:“每次当我要换女人时,就要让前一个女人死了心,这样就可以摆脱她们,就不会再给我找麻烦。”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7个女人(包括妻子、情人)中有两人精神分裂,有两人自杀。  相似文献   

2.
初识木香坪     
正直到有一天,好友相邀去木香坪,我才第一次听说木香坪。出于好奇,也出于对大自然的钟爱,欣然接受邀请,收拾行囊,近五十的人了也赶个时髦,当回新驴。出发这天,零零星星下了几天的雨突然停了,老天相当配合,没有烈日也没有狂风。之前我曾问过那个叫月亮姐姐的牵头女人,下雨也去吗?这个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的女人告诉我说,只要不下刀就去。驴友们的心,咋就这么横呢。  相似文献   

3.
幽幽梅山坳     
有人怀疑徐文翰老师,说他在梅山小学一呆就是几十年,必定是爱上哪个女人了。这些风言风语,早已飘进徐老师耳鼓,他想解释清楚,然而,向谁解释?这话到底是谁说的,他不知道。李老师安慰他说:贬作了你,也等于贬作了我,因为我是女人。人的心胸要开阔一点,谁个人前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你说是吗?徐老师连连点头说:那倒也是,要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又不能封堵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门璐 《世界文化》2015,(2):28-30
<正>从聚会小酌到海滨旅行再到家庭聚餐,"埃里克·侯麦既有远见卓识又脚踏实地"。在英国电影协会筹备侯麦的纪念活动之际,迈克尔·牛顿对这位法国导演做出了如此评价。圣诞节前夜,一个热情而美丽的女人邀请一位男士与她共度良宵。那晚是两人初次见面。当他们在她房间里倾谈之时,窗外下起了雪。而在另一个房间里,她的小女儿正在熟睡。就在几天前,这个男人刚刚决定娶一位做弥撒时见过的年轻女人,一个他完全陌生的人。此刻,他不会动摇,更不会让事情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5.
“摇来摇去先生”韦理编译真没想到,我那座漂亮的挂钟会使全镇的人都嘲笑我。有一天,两个陌生人来到我的饭店。我对他们表示欢迎,并立即推荐在我这里能吃到的所有好菜。那两个人点了菜开始大吃起来,我在一边计算着他们的饭钱,数目不小。可是,他们刚刚吃饱喝足就大吵...  相似文献   

6.
人行道颂     
在我居住的郊区,沿街没有人行道。在那里,人行道不被看作是体面生活的一部分。那可太糟糕了,因为有人行道是一件好事情。有了人行道,居民们可以更好地相互了解。若没有人行道,在散步时便会觉得尴尬,会有一种侵犯他人之感。一个人走在人行道上似乎是有目的的,但走在街上或穿越你家的前院,便会显得可疑了。一条人行道予人以乐趣。它是那些尚未达到令人艳羡的骑两轮自行车的成年人之前的儿童们学骑三轮脚踏车的地方,也是他们跳“造房子”游戏及歌唱“踩在一条裂缝上,折断你奶奶的脊梁”的场所。在我小的时候,人行道是滑旱冰者最好的地方。老练的滑旱冰者滑起来大步流星,如驰如飞,脚下  相似文献   

7.
荷兰漫笔     
云王 《世界文化》2006,(4):32-34
阴露中的绚丽 冬季的一天,和几个中国学生一道从我们居住的荷兰城市出发到德国波恩参加一个会议。一进波恩,一个同学就说,不一样,太不一样了。我说,什么不一样?他说,你看德国人穿的衣服,再看他们盖的房子,和荷兰人相比差别多大。经他这么一说,我发现果然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封存记忆     
男人和女人认识三个月了。说认识,其实就是相互记住了昵称。他们都觉得对方和网上的许多人不一样,很多上网的人用假名说假话,他们是用假名说真话!每次说起一个话题,他们总会有聊不完的话。说到时政、文学、  相似文献   

9.
克服不良习惯 大步迈向成功镇芬编译生活像一次令人振奋的长途旅行。我的一生到过许多地方:律师学校、白宫、华尔街、还在好莱坞生活了18年。我观察过许多事业有成的人,也研究了一些碌碌无为者,他们当中不乏当年大学里的尖子生、计算机高手和数学天才,现在却有的做...  相似文献   

10.
苏金鸿 《大理文化》2017,(12):67-70
正永平的龙门,是一块极其美丽和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触摸到了世上最美的风景和不同凡响的龙潭。过去,我见过许许多多各有特色的龙潭。单单说这些地方的龙潭,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足足有上百个。我曾经在龙潭边盘桓过,行吟过,无外乎把那龙潭看了个透透彻彻,感悟也就多了一些表面的现象。时机过了,脑海里浮起的是简单而明了的记忆。透过表面的现象,我已经明白那个地方的龙潭,一眼就可以让人看得明明白白,水里是  相似文献   

11.
钱会芬 《大理文化》2021,(10):27-34
丈夫的单位今天下午聚餐.独自吃过晚饭,我洗了个澡,在阳台上边玩手机边晾头发.就在我准备起身离开阳台的时候,一个女人进入了我的视线. 此时太阳距离西山顶很近,就像一个迟暮的人,散发着缺乏温度的光. 那个女人就在这昏黄的天光中迟疑地朝着这个小区走来.不是本地人,我一看就知道,她没有在一个小县城常年居住,对一切了然于胸的那种笃定和从容,也没有乡下人那种惶惑甚至紧张.她并不急于赶路,而是边走边四下观望,仿佛是在辨别方位.  相似文献   

12.
成为母亲     
袁媛 《大理文化》2021,(4):39-45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个过程异常艰辛.同时,这个过程甚至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母职是一份既然开始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工作,这个身份,如同世间万物一样,或好或坏,就只是那样发生了.成为母亲,是一场充满辩证的话题. 我女儿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降临到我们的世界的,我和丈夫毫无准备.发现怀孕的时候,取消了本来出游的机票和行程,在静静等待着她的慢慢长大,到生产的时候,足足突然又提前了10天,似乎她已经等不及了.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味儿?大蒜?洋葱?亚西比德盯着来参会的斯巴达人,不得不承认,他们跟雅典人完全相反。这些人口臭,不勤洗澡,不用香水,也不染发。男人要么头发疯长,要么剪成寸头,女人也剪寸头——要是他们的刀具再发达一点,肯定就剃光头了。区分性别的唯一方法大概是女人比男人更强壮。人的大脑总爱在紧要关头胡思乱想。亚西比德平复了心情,开始  相似文献   

14.
记忆中,那是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季,当我第一次乘坐汽车翻过者摩山,随着盘山公路下到山脚,首先感到的是风的厉害,这也是我对于风城下关的最初印象。在下关工作以后,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在饭后或者休息之时到户外走走。我工作的单位离  相似文献   

15.
雪耻日     
石鼓林场只有一台电视机,放在会议室的台子上.山里人下了班没有别的去处,电视就成了他们的情夫情妇,男男女女都喜欢去守着它.陈久就是在看电视的时候被伤了自尊的,他一连几天都早早地把好一个位子,可一连几天他都被几个女人赶了出来.那几个女人驱赶陈久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长年累月地不洗澡,身上散发着酸臭的气味,她们被熏得实在受不了就把他赶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可怕的情人     
正宇 《世界文化》2001,(3):32-33
世界知名的文豪巨匠,往往拥有巨大的荣誉,丰厚的版税,同时也不乏风流韵事。被他们爱恋,成为他们的情人,无异在平凡的生活中掺入炼金剂,能实现最大限度的生命闪光,获得从灰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所以,这是许多女人的热望与梦想。但,事实上,他们真正的情人,却常常宁愿跟普通人的妻子交换位置,宁愿当初爱上的是个灰头土脸的工匠,宁愿自己的名字从未在那些装帧精美流芳百年的扉页上出现过。这岂不很不可思议?其实,事虽属意料之外,却仍在情理之中。天真的女人们应该知道,作为公众偶像和不朽者,那些天才们不可能属于一个人。就像…  相似文献   

17.
在俄国远东,海滨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清新的海风,温柔的细浪,会引发出人的很多灵感。我经常带上照相机到海滨散步,为那些慈祥的老人和淘气的孩子拍上几张照片,也因此交了许多朋友。这天上午,我在海滨一个小码头散步,却遇到一位在海边徘徊的吉卜赛女郎。俄罗斯是一个有着100多个民族的国家,在远东,你就能接触到各种肤色和不同语言的人。但是,在这里见到吉卜赛人,我还是第一次。我热情地和她打了招呼,很快就轻松地攀谈起来。女郎叫乌尔娜,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了。我没敢问她的年龄,她却坦率地告诉我,她已经27岁了。电影里的吉卜赛人给我留下过…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一个从前只能在地理课和地图上接触的地方;现在,我和我的相机就在她的土地上了。踏上青海的土地,我的相机得知了青海的颜色是如此的丰富,绵延在山坡上的绿和黄如同织毯,如同喇嘛创作的唐卡画。精美的唐卡画悬挂在塔尔寺的每一座大殿里。有朝拜者一步一伏地,他们虔诚和执著的方向正是塔尔寺,他们的虔诚和执著让我对人类能够拥有如此充实的信仰而肃然起敬。塔尔寺里还有三三两两的小喇嘛穿行在大大小小的寺庙间,他们的身影让我看到了塔尔寺上空中飘浮着的纯洁的云。我举起相机,对准一个正在一辆拖拉机上玩耍的小喇嘛,可小喇嘛的反应比快…  相似文献   

19.
女人需要什么何建芬编译男人之所以不理解女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她们究竟需要什么。奥地利精神分析分派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曾坦白地讲:“女人需要什么这个大难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不仅如此,当今许多做了丈夫和就要做丈夫的人也为此大伤脑筋。下面我们诚挚地向男士们...  相似文献   

20.
岳力 《世界文化》2008,(1):39-40
北方深秋的午夜,从友人家里出来.风吹在脸上。女人的腿,晃动在银晃晃的路灯下.她们用手勾住男人.像叼着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我内心空落,我丢失了一样东西,那是我自己……我把自己丢了。回到寓所.拧亮了灯,迫不及待地拿出卡尔维诺的书——《寒冬夜行人》,读了几行,我就被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气息征服了。老卡似乎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前面的某个地方.等我已经很久很久了,他的小说,不像小说,更像是一个老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