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故乡三题     
正永远的老家这些年,我的梦里经常出现那个叫松弄的村庄,爷爷、奶奶已经离去二十多年,那间房子已经空无一人。对于我而言,那就是个符号,留着些念想而已,唯一给我的记号是如今我还在姓的姓,这是姨祖父的姓,读初中时为使两位老人不留有遗憾而改的,这个姓与我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前些年,我到这个村庄吊丧,特意去看了看已经破败的老家,房前屋后的桃李还在,熟悉的景致  相似文献   

2.
外婆的摇椅     
外婆已去世三年了,今天是她的祭日,全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往日很火爆的妈妈平静地坐在老藤椅上,黯然落泪.大舅端着烟灰缸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表哥站在天井里的缅桂树下,仰望着一片片的树叶,不时发出叹气声……还好,我并没有流下眼泪.可是,尽管我没有哭,也不免有些惆怅.我望着外婆往日总提及的那把老摇椅,依稀地看到她慈祥的面容.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外婆     
正外婆的泪水1975年初冬的一个清晨,夜里苍山上落下当年的第一场冬雪。霞光中的十九峰晶莹剔透,银装素裹,初雪后的坝子洁净清纯,阳光暖暖地洒在我们这个拥挤破旧的大杂院里。一大早外婆就喊我起来,把院子里的谷草落叶清扫干净,她则拎上一个小提箩,到古城里的小菜场去买一刀肉、一条鱼、一块豆腐、几个腌鸭蛋。她要  相似文献   

4.
外婆的泪     
我出生不久,就与外婆住在一起,一直到四岁,我才搬离了外婆的屋子,回到父母的身边.到现在,我仍然能记起外婆当时的音容笑貌和她所讲给我听的每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酒娘醉我     
小时候,我曾用惊惧的目光看外婆:她总是骂骂咧咧地对待外公:长大后,我才看到外婆的另一面,特别是外公长年卧床不起,外婆一方面悉心照料,毫无怨言;一方面还要照顾小舅舅安心学习,以考大学。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外公去世后,外婆总是每天以泪洗脸。按传统习惯,她将外公的棺材停放在家四十九天,每天早晨拿着湿毛巾对着棺材哭,说是为外公洗脸;晚上也这样,说是为外公洗脚。我油然产生一个念头,外公你真该安息了。  相似文献   

6.
花事渐繁     
向迅 《大理文化》2014,(6):42-45
正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在意春天,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最美好的日子。我对往年的春天,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也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触。像平常日子一样,说过去就过去了。或许,这种情感的变化,与年龄有关吧。年少轻狂的日子,从来没有觉得青春有多珍贵,而当青春像春天一样稍纵即逝时,方觉青春还没有过够,也才恍然知道那都是一些多么美的日子呀!我一早就在遥遥地盼望春天的到来。只是今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心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昨夜,我在谁的梦里醒来 一个人流落清冷的街头 孑然独行,囊空如洗 谁还在谁的梦里酣然 谁还在谁的怀里流泪  相似文献   

9.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10.
伸展     
来到剧场以后,人们忙着跟国内的家人通话。租住的公寓里没有电话,大家着急,到汉堡好几天了,还没给家人报平安。剧场的工作人员说,那个大化妆间里配置的电话,是专供演员使用的长途电话。我用在汉堡买的国际漫游卡,拨通了内蒙古家里。问母亲情况怎样,她说都挺好。她不会告诉我"不好"。真有不算好的事,也不搁现在说。问题是我回到北京,她也不会讲。一件事从发生,荡悠到不再算是事儿,比如等我过节回到内蒙古,她挑捡出一件两件拉呱给我听,曾经的大事已经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11.
故乡三题     
若河 《大理文化》2014,(1):36-39
永远的老家 这些年,我的梦里经常出现那个叫松弄的村庄,爷爷、奶奶已经离去二十多年。那间房子已经空无一人。对于我而言,那就是个符号,留着些念想而已,唯一给我的记号是如今我还在姓的姓.这是姨祖父的姓,读初中时为使两位老人不留有遗憾而改的,这个姓与我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像许多年轻的新娘一样,我发现我和我的婆婆之间找不到可以交谈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外婆     
提起外婆,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她那双结实而又厚大的手.她的那双手做过很多事情,是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  相似文献   

14.
本星期五,在伊斯坦布尔我度过一生的地方西西里,恰好对着我外婆独自一人生活了四十年的一幢三层楼房的对面法院,我将面临审判。我的罪行是“公开诋毁土耳其身份”。公诉人将提出判我入狱三年。也许土耳其-亚美尼亚记者丁克曾在同一个法庭上,根据第301条同样的法令所受的审判,同样会落到我的身上。尽管有此担忧,但我还是保持乐观。就像我的律师一样,因为我相信对我的指控是站不住脚的,我不认为自己会锒铛入狱。  相似文献   

15.
土耳其笔记     
郝岚 《世界文化》2013,(10):38-41
在键盘上敲下关于土耳其的第一个字符之前,我从那里刚刚回来不久,她的样子却已经在我心里反复设想和描绘了很多年。开端相信吗?土耳其名列我儿时出境漫游梦想的第一个。当我在恰那卡莱的车上与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士说起这事时,她瞪着眼睛说,这真不平常,她的第一个梦想是去巴黎。是啊,谁不想去巴黎呢?在我人生必去的几个地方名单之上,巴黎当然名列其中,可是排不进Top5。为什么是土耳其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坦白说,这像很多孩子的梦想一样,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说出来或许还会让你觉得"无厘头"。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中国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我们所住的那个小镇,父母任职学校的家属宿舍属于一个叫做"幸福队"的地方。大体说,在那个地方度过童  相似文献   

16.
乔伊娜走了。当她的丈夫在清晨发现她已经停止呼吸时,乔伊娜像往常一样躺在那里,面容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38岁,风华正茂,我们不知道乔伊娜会不会感到遗憾,但我们知道,乔伊娜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丰富多彩、绚丽斑斓。乔伊娜1959年生于美国洛杉矶,家里共11个孩子,她排行第七,父亲是电工,母亲是教师,在她6岁时,父母离婚,孩子们跟着母亲生活。从那时候起,她开始练习跑步,由于父母离异,家里孩子又多,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有的时候家中没有别的可吃,一天到晚都是吃麦片。1978年乔伊娜高中毕业,她到加州一所…  相似文献   

17.
正离家出走后,安娜贝尔·莱尔德为自己取名为珀涅罗珀·泰勒,并且真的做到了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之妻珀涅罗珀一样忠贞不渝——"我承诺过永远都属于他。他可以打破他的誓言,但我不会打破我的。"此后的二十余年里,她以一种近乎隐士的方式,独自将女儿养大。尽管她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有时也为她的精神努力而骄傲,认为"她妈妈精神上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看不见的艺术",但她向女儿隐瞒其亲生父亲身份,  相似文献   

18.
两个外婆     
张长 《大理文化》2006,(4):13-15
我有两个外婆。确切地说,一个是我自己的外婆,一个是发妻的外婆。前一个外婆只有童年的印像,后一个外婆则是我在西双版纳工作时和我们共住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19.
夜殇     
张淼 《大理文化》2015,(2):4-26
1我喜欢种花,从小到大,我住的地方必有花,特别是桃花。奶奶说,人生讲运程,人运即花运。奶奶又说,我命犯桃花。奶奶跟我说话的时候,长长的青丝和玄色的衣衫映衬下的白净的面庞在油灯的黄晕中仿佛一朵盛开的牡丹。牡丹?从没见过奶奶养花,可她说她的牡丹每年都开得极好,满园的五彩缤纷让她如飞天临世。她说,那一年牡丹正盛时,一夜霜雪让所有的花朵萎败,从此再没有发芽。她的神情  相似文献   

20.
我的村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把户口迁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再属于她了。但我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分别在不同的村庄生存和生活后。我觉得她才是我真正的村庄。那些房子,飞鸟,和牛羊,深深印在灵魂深处,总以最熟悉的姿态在梦里、心里出现。消除了我在异地生活的恐惧感、孤独感,让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依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