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凤翔泥塑造型粗犷夸张,简练概括,浑圆古朴,有大汉之风,在造型上汲取和保留了汉代石刻和陶俑的造型特点、又和当地“花馍”的造型有相似之处,吸收了剪纸、刺绣、装饰纹样等各种民间艺术技法。  相似文献   

2.
凤翔泥塑造型粗犷夸张,简练概括,浑圆古朴,有大汉之风,在造型上汲取和保留了汉代石刻和陶俑的造型特点、又和当地“花馍”的造型有相似之处,吸收了剪纸、刺绣、装饰纹样等各种民间艺术技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去年3月向全国发出了征集少年儿童优秀科学技术、美术、工艺作品送往民主德国展览的通知后,共征得作品5千余件。经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评定,进出538件于去年12月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展出。我省被选送民主德国展出的有32件。其中工艺作品中包括刺绣、编织、象牙刻、砖刻、竹刻、泥塑、绒花;科学技术作品中有生物、动力和机械模型、光学仪器等。这些出国展品,有反映少年儿童探索宇宙的愿望的南京市少年之家天文小组磨制成的天文望远镜;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淳县沧溪小学刺绣的“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图”;有反映地方工艺色彩的无锡师范附小的泥塑“三义口”,嘉定坍桥小学  相似文献   

4.
《山东教育》2021,(12):F0004-F0004
“塑出黄河情,追寻中国梦。”作为“黄河滩泥塑”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集贤幼儿园成立了利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滩泥塑传习所,每年举办一届泥塑文化节,实践独具特色的泥塑园本课程,以泥塑文化特色,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赵华 《江苏教育》2023,(21):34-36
<正>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柏庄实小”)的“泥塑惠人:非遗项目的校本化‘活态传承’”项目,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借助泥塑这一非遗项目,惠养童趣、惠泽童心、开启童智、开悟童品,每个学生在“泥塑世界”里濡染真、善、美,领悟智、仁、勇,惠山泥人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保护与传承、创意实践与转化。  相似文献   

6.
石玉成  耿红 《教育》2014,(6):6-6
5月15日,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市朱方路小学共同开展“民俗文化校园行”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指导学生学习泥塑、剪纸、中国结等民间艺术,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图为泥塑艺术家葛志仲在为学生讲解泥塑作品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陈晓青 《考试周刊》2023,(15):159-162
泥塑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针对幼儿泥塑教学经验不足问题,在相关文献研读基础上,通过“二问、二试、二提升”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进行了探析。研究认为,幼儿园泥塑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从泥塑学习活动出发,通过合理、科学的观察与比较,立足幼儿泥塑生活经历,凸显幼儿本位,提供丰富的泥塑材料,采取适宜的教学指导策略,从而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199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后,各国探险队、考察队纷纭而至,将保存在那里的四、五万件古文书、绢画刺绣以及洞窟中的壁画、泥塑木刻运往国外。敦煌文物大量流失。本文统计了敦煌莫高窟失窃的塑像、壁画,并记录了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9.
吴怀国 《教育》2013,(22):42
走进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学校《家乡的泥娃娃》社团成员制作的泥塑作品,从多角度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熏陶。泥巴塑出"好娃娃"临山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距它不远的常庄镇洛房村就是著名的泥塑之乡。据史料记载,洛房泥塑历史久远,全村几乎都会做泥塑,在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当地泥塑文化氛围浓厚,学习泥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学校  相似文献   

10.
苗族刺绣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堪与四大名绣媲美。刺绣古称“黹”、“针黹”、“针绣”,民间俗称“绣花”、“扎花”、“洒花”,文人士大夫称其为“女红”。是指在已经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作为一种民族手工艺术,苗族刺绣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作为一种传统优秀文化,其特点与传承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