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来分析地方保护主义对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阻碍作用。通过对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分析得出:需要上级政府从全局出发调控地方政府放弃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实行市场开放,以达到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徐艳红 《今日科苑》2007,(12):170-170
政府自利行为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原动力,正是有了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政府官员才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动力。然而在各地方政府中,这种政府自利性被无限扩大,地方政府的逐利行为开始变得有恃无恐,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等一系列危害国家整体发展的行为,在现实情况下,有必要认清地方保护主义的利弊,并加以限制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益研究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公益R&D投入中的"跟不上、不跟上"问题①,表明社会公益研究存在严重的制度缺失.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重建我国社会公益研究投入机制的关键.通过建立博弈分析模型.推导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三种行为模式组合:"中央单方投入,中央地方双方满足效用最大化";"中央单方投入,地方单方满足效用最大化";"中央地方双方投入,地方单方满足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的竞争与其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书敬  曾召友 《软科学》2006,20(2):105-108
在考虑制度创新外在性的条件下,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与中央利益最大化情况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的竞争会加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使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难免出现偏离帕累托最优的现象,中央需对此做出规范与调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体系结构及全球安全结构朝着稳定与和平的方向演进,为地方政府国际行为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拉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随着公共管理运动的进行,权力下放成为央地关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为地方国际合作注入了重要的推力;跨国资本利益实现方式地方化,使地方政府在本地事务中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借助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成为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间在跨域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信息的不对称、协商的低效率、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等实践难题、进而影响了跨域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跨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治理需要创新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建立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具体路径来促进地方政府间协作治理。  相似文献   

7.
从前景理论视角分析地方政府监督下的企业低碳生产策略,建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收益感知矩阵,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低碳策略演化博弈过程,模拟分析环境恶化风险成本、惩罚成本、低碳补贴及地方政府收益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低碳策略取决于对方低碳策略的选择和参数感知价值,参数感知价值围绕临界值上下波动时,低碳策略随之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低碳策略演化为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企业低碳生产、地方政府监督策略集合;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损益价值的感知大小影响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企业选择低碳生产及地方政府选择监督的概率影响策略收敛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产官研合作是一种博弈关系,只有政府投入加企业投入,才能达到科技投入与产出最大化的纳什均衡;合理降低税率,既提高了企业所得,又保证了财税增长,是政府的最优决策.博弈分析阐释了产官研合作、自主创新将能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人民就业充分、国家财富增长与社会利益和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整合。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整合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地方政府在工业园区整合中要基于管治的视角,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职能,积极处理好整合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责任和权利,制定切实可行的协调工作程序,完善协调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出台配套的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地方政府作为协调利益的重要组织,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政府去完成新环境赋予的历史使命,而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是有效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重要方面.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组织学习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用定量方法构建了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各地政府的组织学习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指导建立高效学习型政府,提高地方政府的适应力、执行力和调节力.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逃避社会责任状况仍较严重,已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其原因可以从历史、法律、经济、政府管理和文化层面进行分析。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民营企业自身觉醒,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不断地启发和培育。  相似文献   

12.
论房地产暴利的根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02-104
从我国商品房的利润来源分析入手,对我国商品房暴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结成的利益联盟的利益追求导致了房价狂涨。房地产暴利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带来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土地资源浪费、政府公信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投资房价飙升以及房地产的暴利成为我国经济中的奇特现象,引起了公众关注和政府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政府视阈分析了在我国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不利于电子政府和谐发展、在对立的程度上不亚于危机的不和谐状态的利益冲突问题,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国家利益与地方政府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问的利益冲突和政府信息共享与部门利益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绝非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事情,它涉及到社会利益关系的全面调整。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的形成,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本文从激励相容的角度出发,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入分析,研究各主体之间利益趋于一致的具体条件,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激励相容机制及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资源配置低效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策是制度的一个因素,而中国的环境政策实施了近20年,成效并不大,该文从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政府行为及传统文化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阻碍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我国资源是社团产权的制度背景下,制定政策的主体-中央政府由于受发展阶段的制约而采取了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不够,而与此相关的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由于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所以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均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式家庭观念与一般散沙的社会结构均对环境资源高效配置不利。  相似文献   

16.
1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分析1.1政府职能错位有些地方误把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宰,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干扰市场对旅游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甚至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保护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中通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博弈背景,按照参与主体贡献分配利益的原则,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确定各参与主体贡献率,建立基于分成因子的利益分配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得到通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在移动支付运行中3种合作模式下的综合分配额,并对不同合作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论证.与参与主体分别主导相比,现阶段政府监督协调下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参与主体获得自身主导时的利益,而且可以达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地方政府作为协调利益的重要组织,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政府去完成新环境赋予的历史使命,而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是有效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重要方面。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组织学习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用定量方法构建了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各地政府的组织学习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指导建立高效学习型政府,提高地方政府的适应力、执行力和调节力。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旃群 《现代情报》2007,27(6):68-69
政府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在于对公众公开后的公众利用,并再此基础上产生的巨大社会利益。因此.必须进行政府信息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使信息增值,让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效益、效果、效率三效提高,支持社会经济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公民社会对于企业的期望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广泛重视。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推行在我国却举步维艰,一是企业由于急于发展壮大,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履行社会责任;二是作为企业的监督主体——政府,基于GDP的压力往往与企业达成共谋。因此,应该积极的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政府、企业、NPO的互动合作,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