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人与海》中包含了海神、命运女神等神话原型形象与意象。本文从神话原型入手,寻找作品中的神话原型意象,在作者对于传统的运用与反叛中分析作品的现代主义主题特征。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中运用了大量的动物意象,这些意象常常以修辞格出现,用于描述抽象的概念或情感。本文运用修辞学的理论,分析动物意象构成的各种辞格,包括明喻、隐喻、借喻、借代、拟人、摹声、用典等,并对其辞格类型进行对比与讨论。两部戏剧作品在动物意象和辞格上存在不同,这是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作品主题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维洛那二绅士》、《终成眷属》三部戏剧,有一个同一意象——指环。此外,戏剧里拥有“指环”的主人都发生了变化,并与剧中爱情的发生、转变及结局密切相关,尤其关系着女主角的个人命运。本文以指环意象的功能分析为切入点,阐释莎翁剧作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多样性及爱情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自从《金苹果》发表以来,尤多拉.韦尔蒂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神话的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叙事方式都为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此外运用丰富的意象也是该书的艺术特色之一。韦尔蒂使用了大量的意象,与神话故事相融合,加深了审美的愉悦,支撑并体现作品的主题。本文拟通过《金苹果》一书来探索韦尔蒂对意象的运用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琼彦 《海外英语》2011,(11):269-270
房子是石黑一雄的小说《浮世画家》中的重要意象。小说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的社会状况及画家小野松尾的生活变化。作品中的房子是主人公小野松尾大半辈子的居住场所,但却不是他的情感归宿地。房子意象在石黑一雄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且与作品主题息息相关。该文着重房子这个意象子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情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以中国古典文学意象为主要探讨对象,从主题学的观点上提出“意象史”这一命题,从下述四方面进行简要论述:1、意象史研究与意象研究的关系;2、从意象吏角度对意象进行内划分与外划分;3、意象吏总体效应及其在作品创作鉴赏的作用;4、意象史形成的文学史条件与相关的理论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重要的审美意象,“月亮”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并具有爱情、乡情、缺憾、永恒等审美意蕴。在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袁的过程中,文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用来烘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不同的抒情主题。  相似文献   

8.
高卫红 《红领巾》2005,(6):109-111
意象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说是由无数意象构建成的艺术殿堂.梧桐,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通的树木,但从意象初创时期的<诗经>一直到清词,“梧桐“意象频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具有富贵、祥瑞、爱情、愁苦等审美意蕴.在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文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用来烘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不同的抒情主题.  相似文献   

9.
意象的恰当使用可以突显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以火为例,探讨了《简·爱》作品中意象背后的心理空间。“火”在小说中随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的象征意义:愤怒与复仇之火、涅槃之火、生命之火、温情与爱情之火。《简·爱》作品中“火”的意象的使用,增添了作品的美感,展示了作者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深化了这部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诸多贬谪文学作品。学好此类诗文,必须明确作品的情感主题,也需要了解一些贬谪诗文中常见的审美意象。笔者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发现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情感主题大体包括忧国为民之怀、乐观旷达之态、悲苦落寞之感、洁身自好之志四种,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月亮、山水、草木、禽鸟等自然类意象以及酒、刀剑、英雄等人文类意象。希望通过对贬谪诗文情感主题、审美意象的梳理,能为语文教师在品析课文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郝利军 《文教资料》2010,(33):20-21
肯·凯西在小说《飞越杜鹃巢》中,借助了色彩意象、动物意象和机器意象的象征意义,旨在加深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思考。从而推动小说的发展和揭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对意象的巧妙运用是《苔丝》和《觉醒》两部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使用了一些类似的自然意象,但由于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作者视角,这些自然意象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选取鸟、太阳、花、季节这几项自然意象为例。分析比较这些自然意象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女性现。揭示这两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视觉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是诗人对所见之景象的语言描述,是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的一种有机联系,逼真地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作品的主题。文章从视觉意象出发,对英诗TheJewelStair’sGrievance(《玉阶之怨》)进行美学解读,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欣赏诗歌,领会作品主题,增强诗歌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的另一个你》讲述了一个富豪和一个流浪汉通过一个善良女人的努力,相遇、相知、互相改变的故事。通过对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河流意象的解读,更深一层地阐释作品的主题,经过归纳总结,从原作中提炼出河流的三个基本意象:河流的救赎意象、河流的历史意象、河流代指黑人的意象。  相似文献   

15.
《哈姆莱特》中的悲剧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作所用来表现作品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具有象征性与暗示性。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意象,《哈姆莱特》是其一部最名的悲剧作品,其中意象丰富。本对《哈姆莱特》中的几个重要的描写环境的和描写人物的悲剧意象进行了分析,这些意象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渲染了悲剧氛围,从而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悲哀,让读深深体会到一种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感觉派和张爱玲在死亡意象的择取和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创作景观。不同的性别气质导引他们择取不同的空间意象:公共区域和私人空间。相异的文学理念产生对都市的不同的观察视角:前者致力于传达都市感觉,后者致力于人性摹刻。从意象与主题结合的表达效果来看,新感觉派作品中的意象与主题呈"粘合"之态,而张爱玲作品中的意象设置与主题表现出一种融合之状。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创作都使都市生存抹上死亡的阴影。相比较而言,新感觉派作家对死亡的认识流于肤浅和感性,而张爱玲则进入了更为理性、自觉的层面。  相似文献   

17.
简·里斯 (Jean Rhys)的代表作《藻海无边》在诸多叙述方法中 ,象征性意象的设置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作品描绘了从飞蛾扑火到人扑火 ,从藻海无边到苦海无边 ,从丧失家园到丧失自我等象征性意象 ,使整个作品浸透着浓厚的幻灭感。这些意象在塑造典型和揭示主题方面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复的意象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张爱玲小说中包含隐喻、象征等深层意蕴的意象,在主题及情节上具有凝聚作品的精神意义、贯穿叙事结构的功能;充满对人物命运、情绪等的象征暗示的意象则以其本体上特异鲜明的特征,带来对特定的人物思想和人物心理一种持久的辐射和穿透功能;而大量涉及到环境景物的意象的使用,从独特的角度积蓄和保存着作品的情绪内涵和审美意味.鲜明的感观冲击力和暗淡阴郁的格调是张爱玲意象创造上的个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狄更斯在小说中常常化用圣经意象来描绘事物、描写环境和烘托气氛,这对于刻画人物和表达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圣经意象与现实生活的互相映照,一方面使神话现实化,一方面使现实神话化,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分析狄更斯小说意象的圣经原型有利于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审美意蕴的体会,也能更深地领悟圣经对西方作家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开创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先河。赫斯顿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对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骡子、梨树、服饰、命名等象征的分析,诠释作品中所体现的黑人两性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