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书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她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展现女性生命历程的特殊文字符号,也体现在她的书写载体与女红密不可分,而"三朝书"作为女书最珍贵、最具有装帧意义的书写载体,现存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中的走访和记录,深入探寻"三朝书"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装帧艺术,对"三朝书"的现状、"三朝书"传承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其解决对策提出一二拙见。  相似文献   

2.
符号经济又称非物质经济,它是以符号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一种新经济引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在后现代的符号经济中如何走出闺阁变为资本?在女书文化产业开发中,我们如何才能按照符号生产与消费的规律将其转变为特定的符号?这些符号又该如何发掘和再造,从而扩大女书文化产业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本文通过对女书文化的符号价值分析,指出对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要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女书文化营销策略,突出女书文化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其符号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马晓敏 《考试周刊》2014,(59):15-16
部首作为汉字构形系统中表意的符号,成为古代人思维、文化、观念的载体,积淀汉民族特定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部首"女"就是这样一个符号,由"女"及其他部件构成的"女"部汉字,在字形结构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反映其产生时所蕴含和使用过程中所积淀的女性文化意识。本文以《说文》女部字为例,选取表示姓、名的"女"部汉字,以点带面,谈谈《说文》与女性文化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她的怀抱中有无数的文化宝藏。形同“蚊足”、叙述的全是妇女生活的江永女书堪称是我国文化宝藏中一颗奇特的明珠。 江永女书是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邻近地区流行于女性之间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比较成熟的特殊文字符号体系。江永女书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至今流行于这个地区的一种妇女专用的特殊文字;二是指用这种妇女文字创作、记录的作品。不管是属文字研究范围的江永女书,还是属文学研究范围的江永女书,她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那独特的、神秘的传奇性魅力都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一、造字…  相似文献   

5.
女书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还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女书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女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论文对女书亚文化结构进行解剖,女书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单位即文化元素,是女书亚文化的核心符号;使用女书语言文字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丛,是女书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由女书群体互动模式、风俗习惯等构建了独特而系统的女书文化模式,包含了女书亚文化的全部内容。这三个层次对于一个完整的文化来说,缺一不可。当代社会脱离女书整体文化模式从功利的角度来保护和传承女书,显然是忽视了文化丛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女书"是流传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妇女中的一种奇特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在女性中间使用的文字。女书从产生、兴盛、衰落到消亡是包括地理、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曾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促使女书广泛使用,成为江永地区女性群体交流情感的秘密符号。然而如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江永地区女性不再使用这种文字,女书文化濒临灭绝,江永女书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笔者在对江永地区的女书文化保护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后,综合江永女书的传播发展以及保护现状,围绕创新传播途径、明确目标定位、树立旅游品牌三方面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湖南江永女书自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系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围绕女书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突显出东西方文化、民族、政府、市场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表现出文化参与与受益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是针对女书创造土壤的无奈消失、掠夺性研究的出现、虚假女书的繁荣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女书资源脆弱化等等进行怎样的干预,女性主义行动者必须作出自己的思考:一是明确女书的深刻内涵,将女书作为一种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系来传承;二是要赋权于创造了女书文化的女性,确立女性在女书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让具有性别视角的女书研究者有机会参与女书文化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8.
当前媒介化社会时代,借助庞大的文化工业和先进的电子媒介技术,资本主导的大众文化女性修辞构建了一个超真实的媒介世界,其生产和传播运作逻辑包括大众文化的女性诱惑修辞、女性身体认同修辞、女性符号修辞三个主要方面。在资本逐利本能控制下,大众文化的女性修辞对广大受众的世界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表现出日益显著的诱惑性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性别理论的视角诠释"女书文化"这一世界留存至今最为古老的性别记忆:女书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旧制度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女书文化的唯一性,在其女书作品中反映了女性主体的吁求,并对当地女性性别角色起到积极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永州江永女书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女书是当地文化互动的产物,从女性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角度对"女书"造字者传说进行解读,以及比较道教符箓、傩巫符咒与"女书"的关系,发现"女书"起源与当地的宗教活动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关系密切,这为"女书"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1.
象似性是认知语义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于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从修辞的角度看,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都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传说,巴特所说的"社会神话"指弥漫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被人们认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它们表面上看似自然,实则是虚构的符号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社会神话以独特的修辞方式进行虚构,在形成过程中要借助审美过程为自己赋予合理性,一旦成形,它就迅速借助认知过程进入意识形态。社会神话是修辞与意识形态的合谋。  相似文献   

13.
女书意味着女性由“沉默”走向了“独白”,这是它在中国女性史乃至世界女性史上的意义.在女书文化拥有的那个隐秘的女性话语空间里,男性的缺席和女性有限的控制权使女性自我的书写成为可能.但是,生活在男性话语中心的传统女性注定无处可逃;故而女书要成为女性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书写,又是终究难以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文王贡酒户外广告文本为例,运用身份符号相关理论,分析其由部分到整体和两次"图形/背景"倒换构建身份符号的过程,并藉由共通的文化内涵顺利提取社会通用代码,虽逆向表达却让接受者达到正向接受,收到了积极的修辞接受效果,有别常规户外广告身份符号构建及修辞意图单一的表述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姚"字分析     
"姚"字属于<说文解字>女部中,其意义有三,主要意思还是姓氏的一种.其"娆" 义和"易"义应该是从姓氏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姓氏的产生过程,分析华夏古老姓氏的丰富女性文化内涵,反映原始先民对女性的崇拜.  相似文献   

16.
新造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成为具有固化符号的一种新语言符号形式。本文拟从人们对新造词的语义构建为切入点,以语言的符号指称属性入手,对"女汉子"一词进行探讨。经分析发现,"女汉子"一词是以比喻造词并以类推构式所创造出的有标记性的新词,它也是社会文化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同时可以看出,构式意义、符号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文化意义,是构建新造词认知理据的主要指导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电影宣传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电影海报仍占据着一席之地,伴随着电影影片应运而生,具有较长的历史。海报作为一种集文字、图像、颜色、色调等于一体的视觉表现符号,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组成,观者在对这些符号的解码过程中得出电影海报语篇传递的信息:电影情节、卖点、文化内涵、潜在意义等。其形式和内容更丰富,是集文字、图像、颜色等于一体的"复合话语",是"一种以上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本文试图通过海报中的种种符号阐释其功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承湖湘女性文化,《女书文化概论》课程版本亟需升级。创客时代弘扬创客精神,《女书咖啡》课程应运而生。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湖湘女性文化认知能力、文化市场调查能力。深掘创客时代下“众创空间”的内涵与诉求;明确湖湘女性文化女书禀赋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女书意蕴的无限女性创新人文素养;再现女书传承中所勾勒了的独特美丽的女性教育图景;实现女大学生创业启蒙课《女书咖啡》与意蕴创业因子的青年众创空间“女书咖啡”的有机无缝对接,旨在培育女性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使用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汉子"是新时期女性主义凸显的一种表现形式,"女汉子"在话语修辞方面颇具特色。一般而言,"女汉子"在话语修辞方面喜欢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格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体风格是得体优雅与粗犷豪放并重,历史词语以及詈骂语的大量使用也是"女汉子"话语修辞的一大特色。"女汉子"话语修辞特色是新时期女性话语权的不断增强和个性意识不断觉醒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修辞研究常把孔子在《周易·乾·文言》中提出的"修辞立其诚"作为修辞学科的学术态度。辨析每个语义单位的意义,理清"修辞"和"立诚"的语义关系十分重要。修辞,包含修饰言辞、经营内容两个方面。立其"诚",道德层面的"诚"与"修辞"的"诚",这二者相辅相成。"立其诚"被认为是修辞的出发点与原则,作为修辞的目的也是要遵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