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国画。与其他画种相比.国画往往在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来。“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画特有的美。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水面苍茫,给人以想象的极大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来到被命名为“文明单位”的盐池县幼儿园。一进园门,那整洁的庭院、明亮的窗口、天真活泼的儿童,顿时给人以清新之感。在园长办公室里,我请副园长老教师马兆凤同志给我谈谈幼儿园近几年的情况,她笑了笑说:“其实,我们的工作很平常。”少顷,便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起幼儿园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掌声     
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记得在上个学期的一节音乐课上,老师请我给大家唱支歌,可是我由于害怕,再加上我和班上的同学不太熟悉,所以我迟迟不肯站起来。“啪啪啪”的掌声在响着,我有点纳闷,那是谁在鼓掌呢?原来是老师!后来同学们陆续拍响了自己的手,还喊着“唱唱唱”。这会儿我感到了一种褒奖,一种激励。于是,我站起来了,唱起我最拿手的歌儿《欢乐女神》。开始的时候我还挺大声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同学们却一声不响的。此刻我心里闷闷地想:“可能是我唱得太难听吧!”便越唱声音越小。“啪啪啪”的掌声又响起,我正在纳闷,那是谁在拍呢?原来又是老师。随之,同学们又陆续地拍响自己的手,还喊着“好好好”。这会儿我又感到了一种再创造的活力,一种面对困难和考验的勇气。于是,我以响亮的嗓音“美声”了起来。唱到最高峰的时候,我支持不上了。此刻我觉得自己很无用,居然停顿了一下子。便没再唱下去了。“啪啪啪”的掌声又响起,这次我没有纳闷是谁在拍着,我猜想是老师拍的了。谁知不是老师在拍,而是班长。后来老师和同学们也陆续地拍起自己...  相似文献   

4.
脸及其他     
脸——人身上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一滴泪,一个笑容,就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钱钟书在《说笑》一文中驳道:"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由此可见,某些具有特点的脸可以给人以特定的印象,例如胖脸易给人以和善的感觉,苍老的脸易给人以慈祥的感觉……脸上的表情最忌刻意为之,"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  相似文献   

5.
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在过去.马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工具,吃苦耐劳.常常给人以忠诚善良的印象.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盛赞。对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马.你有多少了解呢?在国内外.有许多和马有关的节日盛会.让阿朵给你介绍一番吧!  相似文献   

6.
站立而生     
栖居于地球的动物是人类的兄弟。它们独特的行为方式往往使我们敬畏或钟爱,譬如雄狮的威严,飞蛾的执著,牛犊的无畏,牧羊犬的忠诚……马,站立而生,则是对马的一生极为传神的写照。为了保持祖先留下的美德和自身的品性,马即便死亡,它在"我"心中应该是永远站立不倒的!写作需要融入你的情思,需要你有一双发现的慧眼。选择一个好的视角,落笔于一个特点写开去,往往会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马. 最使我感到亲切的是驮东西的马. 我讨厌那种大模大样,贵公子骑的毛色漂亮、骨架好看的马,因为它们使我感到像是受了侮辱. 马里头也有性子很暴的马.还有动不动就受惊、发疯的马.可是,劣马,我也是喜欢的. 样子可怜的马! 悠闲自得的马! 像暴君似的威风凛凛的马! 放牧在旷野里的马,有一种跟人亲近的性情,这是在都市里的马身上看不到的.  相似文献   

8.
瘦马铜声     
马霜天马老师夹着课本,微笑地走进教室时,顽劣的初二(2)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差点没笑出声来:一米八的瘦削身架,鼻梁上架着副很夸张的眼镜,以至于半个面孔都闪烁在厚重的玻璃镜片的后面,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瘦马铜声     
张守印 《教学随笔》2014,(10):21-22
马霜天马老师夹着课本,微笑地走进教室时,顽劣的初二(2)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差点没笑出声来:一米八的瘦削身架,鼻梁上架着副很夸张的眼镜,以至于半个面孔都闪烁在厚重的玻璃镜片的后面,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音乐的语言     
音乐是什么?有人会回答,音乐是一段旋律;有人会回答,音乐是一种精神;有人会回答,音乐是一个篇章.而我会回答,音乐,是一种语言.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语言,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音乐家们也都是伟大的,古往今来,有多少音乐家们用音乐化作语言给人以鼓励.音乐--是最美丽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正>"小马,你姓马,我来考考你,什么是马?"牛牛笑着问。小马说:"马嘛,马是一种哺乳动物,较高大,耳小面直立,颈部有鬃,尾生有长毛,善奔跑,是重要的力畜,可供拉车、耕地、乘骑。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因为我知道,马不一定都指马呀!"是这样的吗?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呀?"那是你少见识。我问你,驸马是指一种马吗?"牛牛问。  相似文献   

12.
瘦马铜声     
马霜天马老师夹着课本,微笑地走进教室时,顽劣的初二(2)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差点没笑出声来:一米八的瘦削身架,鼻梁上架着副很夸张的眼镜.以至于半个面孔都闪烁在厚重的玻璃镜片的后面,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正>"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它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马。最使我感到亲切的是驮东西的马。我讨厌那种大模大样、贵公子骑乘的毛色漂亮、骨架好看的马。因为它使我感到像是受了侮辱。马里头也有性子很暴的马,还有动不动就发惊发疯的马。可是,劣马,我也是喜欢的。样子可怜的马!悠闲自得的马!像暴君似的威风凛凛的马!在旷野里牧放的马,有一种跟人亲近的地方,这是在都市里的马身上看不到的。马比起别的动物来,有一对大得出奇的眼睛。马的深蓝色的瞳(tón)人是很大的。马的睫毛也长得能在瞳人里照出影子来。当马疲惫不堪,或者要走很远的路程的时候,它把睫毛眨巴两三次,于是大颗的泪珠就把瞳人…  相似文献   

15.
《马踏飞燕》的教学重点在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和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1、设置疑难。看图前提出问题:(1)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2)马怎样踏飞燕?(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 2、初步解疑。看图时教给方法。(1)整体观察马的外形特点。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能给人以姿态  相似文献   

16.
一个微笑     
一个微笑给人以鼓励,一个微笑给人以启发,一个微笑给人以安慰。一个微笑甚至可以成为最美丽的风景。就是那一次的一个甜甜的微笑,至今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17.
竖起大拇指     
<正>竖起大拇指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给人以鼓励,也给人以勇气。我曾向一位大哥哥竖起大拇指,这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那天,我和妈妈乘公共汽车去超市购物。我高高兴兴地上了车,心想:过会儿就可以买到许多喜欢的东西了。环视四周,我看见一位大哥哥,不但个头高,而且长得很帅。我边看他边想: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和他一样高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好成绩或获得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因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动,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7,(9)
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方便,给人以欢乐,给人以希望……给予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20.
渴望一匹马     
故乡有草,但没有草原,因此不养马,养的最多的是牛和羊。我的脑中没记住几首写马的诗词;看过的关于马的画,能叫出名字的不外乎《照夜白图》和徐悲鸿的《八骏图》;有关马的青铜器,我也只了解"马踏飞燕"……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爱马,渴望马,一次又一次在梦里见到马。真实的马我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那时我还是轻狂少年。那是极为普通的一天,我突然瞧见村东头的邻居骑着一匹枣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