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新要求,随之引起了广大教育界人士及语文教师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对语文教师及学生来说是新概念,而非连续性文本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回归到生活,让非连续性文本轻松地走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对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名词,这类文本与我们常见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增加这一目标?教学中又如何实施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3.
徐雨燕 《小学语文》2013,(12):55-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目标,具体表述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简单”二字可见它指向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而对过于抽象、意义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则是第四学段的要求:“阅渎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大力倡导,当然更基于人们生活的客观需要,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记叙、说明、议论等常见的连续性文本而言,就是指不以段落篇章构成的文本,例如清单、表格、图文等。针对这一类文本的教学,‘有的教师将此等同于常见的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呈现形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要求、"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思考等三个方面,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6.
张瑶 《家长》2023,(17):144-146
<正>新课标背景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必须依据新课标要求,多学科、多角度挖掘阅读素材,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加强小学语文学科与数学、英语、科学、综合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融合、联结、重构,探寻小学多学科融合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新路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的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归纳出2016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主要有筛选判断型、探究概括型、陈述理由型、阐明观点型等四种,并对每一种类型进行答题方法指导.分别对叙述类非连续性文本、说明类非连续性文本、指示类非连续性文本、描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及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对应的阅读能力层级要求和阅读策略进行阐述.提供了三种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和解题技巧。本文介绍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种类,常见题型,重点论述了教学策略、解题方法,以及各学科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2011版课标提出了一种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指"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问世,在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许多非连续性文本。如何利用好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当今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及特点(一)非连续性文本含义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中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要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出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了耍“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要求。显然,“简单”两字的表述,指向的是基础,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它更多限制在信息整合层面,而不要求过于复杂的计算和推理。我们学校地处粤北山区,结合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预案,并在语文课上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非连续性文本”这个陌生的概念进入课堂,让学生感觉到陌生中又是那么熟悉——“非连续性文本”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2.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说明书、广告、地图、目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非连续性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入,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其实,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师应挖掘整合教材中的可用素材,渗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巧用教材资源,让“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相得益彰;注重阅读教学的延伸,寻找“非连续性文本”能力训练的拓展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有哪些特点?怎样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这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课标首次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实,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随处可见,如:公交站牌、商品说明书、楼层指引、地图等。我认为,将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享受别样阅读的同时,体验到精彩的实践过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现就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近身边的非连续性文本”为例,谈谈我对阅读该类文本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对小学生来说,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呈现信息的方式多样,信息“碎片化”,读起来比连续性文本要难,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非连续性文本被广泛运用于生活,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却较不佳。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和形式,还是活动参与的过程,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平台,依托综合性学习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创编非连续性文本,提升学生整合信息能力;分享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评价反思能力。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增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又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文本的一种特殊类型。“非连续性文本”相较于连续性文本而言,它的构成往往由逻辑、语感不连续的各种段落层次组成,其主要载体有各种片段性文字、图表、漫画等。[1]“非连续性文本”有形象简洁、直观醒目、提炼性强等特点,对于深化连续性文本的主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涵养学生历史素养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散落着非常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除了基本的文字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图片、表格、解说、注释、漫画等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够懂得文章的中心意思,更要求学生能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一、插图助文本理解,让教学更有趣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常常以“图  相似文献   

20.
归类分析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指出2016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呈现形式主要包括简单图示型、材料组合型、“材料组合+试题链接组合”型、“主阅读材料+链接组合”型、图片组合型、“选文材料+试题链接”型、“议题+比较阅读”型、文章节选组合型八种类型,引导一线教师真正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避免把连续性文本的组合当作非连续性文本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