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党和国家关于保护和利用古籍的一贯政策 ,基于我国古籍善本的保护现状 ,2 0 0 1年 ,文化部、财政部以国家图书馆为基地 ,对现存古籍的收藏保存现状进行了调查 ,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 ,2 0 0 2年 5月 ,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实施“中华再造善本工程” ,旨在“继绝存真 ,传本扬学” ,利用现代出版印刷技术 ,将分藏于各地各种机构的珍贵古籍善本有计划、大规模地复制出版 ,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 ,使珍稀的孤本、善本 ,化身千百 ,嘉惠学林。 2 0 0 2年 1 2月 1 9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华再造善本》编纂出版座谈会 ,李岚清副总理出席了座谈会。会上 ,领导同志和部分专家做了重要讲话。今特刊出孙家正部长、金立群副部长、李致忠先生三篇讲话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2002年被正式立项定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已初见成效。近日,首批100多种“在造善本”已经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本刊特请中华再造善本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致忠就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普及利用《中华再造善本》的意义与作用,梳理了高校图书馆普及利用《中华再造善本》的现状,发现《中华再造善本》在高校的普及利用存在重藏轻用、阅读推广形式单一、宣传营销力度不足、缺乏长效服务机制和读者反馈机制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甲库善本”是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的宋元明早期善本专藏,共102箱,2954种20970册.它于1941年10月,从上海运送纽约美国国会图书馆寄存,前后在美国度过了25个年头.1965年,它被运回台湾,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甲库善本”如何南迁?如何在沦陷的上海掩藏?又如何能由上海横渡太平洋,到达美国?其中曲折,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藏园群书经眼录》是北平藏书大家傅增湘的目录代表作,经“前后三十余年积累而成”,“录书五千种,近代流传的重要善本基本包括在内。”“是了解近代所存善本概貌和流传、存佚情况的重要史料。”(傅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中华再造善本在我国古籍保存和管理上的重要意义,从5个方面对如何验收和更好地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2002年正式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具体承办,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独家编辑、印刷、发行。它堪称是一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全国众多知名古典文献专家及丛书编委会人员心血的大型古籍丛书,为此特作这样几点说明。一、《中华再造善本》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它是文化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历史上典籍散佚的经验教训,针对善本古籍当今保管的现状,为防不虞,确保珍贵典籍的传承安全;同时为学术界提供更方便的利用善本机会,从而弘扬优秀传…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9日,在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开馆之际,“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启动工作”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举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首次收入29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自成一编,名为《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参照《中华再造善本》两期选目原则,根据当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存藏状况及文献自身特性,另立选目原则.本文从底本核查、选目删汰、选目调整及特色选目释例等角度,全面阐述其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甄选情况.表1.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0.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传承文明、保护善本的一项重大举措,可使中华孤本秘籍分身有术,源远流长。《中华再造善本》中的附加信息还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底本的馆藏信息、装帧形式、书叶纸质及帘纹、版框缩放比例、修复情况、原有装具信息、与再造善本的色差说明信息,使再造善本真实、全面、翔实地反映底本的所有信息,为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史料和古籍辨伪提供查检线索和佐证。  相似文献   

11.
我们出版社以大连图书馆存藏的孤本、善本明末清初小说为基础,兼采其他图书馆存藏之孤本、善本明末清初小说,选取国内尚未出版过的或虽曾出版过但版本不同者,补其刊遗,出版了《明末清初小说选刊》。这项工作于1982年7月纳入了国务院批准的《1982年-199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计划每10种为一辑,先在1985年以前出版3辑,现已出版12种。填补了从《金瓶梅》  相似文献   

12.
王重民先生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五千余篇(包括正编四千二百余篇、《补遗》 一百余篇、题跋二十七篇、《补编》约七百八十篇。正编、补遗、题跋1983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排印。《补编》199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排印),其中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远 东部藏中国古籍善本所撰提要一千六百余篇,为北京图书馆在抗日战争期间寄 存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部的古籍善本所撰提要二千七百二十余篇,为北京大学 图书馆藏古籍善本所撰提要约六百篇。分别标明“国会”、“北图”、“北大”。其中 北京图书馆寄存之书已于六十年代初运往台北,暂存台北中央图书…  相似文献   

13.
《藏园群书经眼录》是北平藏书大家傅增湘的目录代表作,经“前后三十余年积累而成”,“录书五千种,近代流传的重要善本基本包括在内。”“是了解近代所存善本概貌和流传、存佚情况的重要史料。”(傅熹年《〈藏园群书经眼录〉整理说明》)笔者亦治目录版本之学,此书遂成案头之宝,每遇疑难,必求助于此书,受益颇丰。偶尔发现一二疏误,则敬识简端。今迷录七则于此,以期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现在我就<中华再造善本>做几点简要说明. 一、<中华再造善本>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它是文化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历史上典籍散佚的教训,针对善本古籍当今保管的现实,为防不虞,确保珍贵典籍的传承安全;同时为学术界提供更方便的利用善本机会,从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提出来的重要举措.它的有效实施,将在古籍整理和中国文化建设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政府对古籍保护非常重视,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5年春天,文化部、财政部又启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2008年伊始,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三项措施的实施对古籍保护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此,我们采访了来鲁给“第三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讲学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李致忠先生。  相似文献   

16.
明代传世的公藏书目中,有一种《行人司书目》,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存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1939年王大隆(欣夫)教授从瞿凤起先生处借以排印,收入《己卯丛编》,读来方便有趣。 1.行人司是个什么机关? 行人司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设置的一个中央机关,设“行人”,秩正九品(明官员“正一品”至“从九品”,共18个等级,“正九  相似文献   

17.
古籍善本,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大为普通百姓所感知的。即使见诸报章杂志介绍,人们也往往置若罔闻。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图书馆界曾着手干了一起前无古人的伟业——编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目的在于:一、肃清“文革”所谓“扫四旧”的余毒,摸清家底,使古籍善本得到有  相似文献   

18.
流寓日本之中国珍善本古籍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流寓日本之中国珍善本古籍概略描述的基础上,对日本人搜集获得中国古籍的途径和手段进行了探究,同时展望中国古籍善本再造与全球资源共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项目的的缘起与指导思想,论述“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背景、意义及特色;在对近期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广泛挖掘,补全残缺,填补佚失,抢救民间典籍,确保考辨正确,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是完成这项重要工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中华再造善本>的产生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使命,阐述再造古籍的开发利用应该坚持人本管理,全面开放,广为社会所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