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国有控股公司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出现,引发了国有产权结构以及国有产权管理观念、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革;西方国家建立国有控股公司时,一是依据产权经营层次选择国有控股公司模式,二是注意妥善处理国有控股公司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自身与所控企业的产权关系和法人关系,所有这些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我国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途径包括组建企业集团式的生产经营型控股公司,建立一批以促进国家产业政策为实施目标的投资型控股公司,建立一批以促进国有资产经营组织规模与结构合理化为主要任务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可以建立一批以稳定社会经济运行为主要任务的重组型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探讨,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国有控股公司组织形式的特性表明,国有控股公司是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产权的公司制经济组织,它不可归属于政府职能机构。在国有控股公司的立法和运作上,只有确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规范其内外关系,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经营.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源于公司股权结构,公有股权结构与市场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同的市场结构,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要求的产权主体即股权结构不同,完全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以国有产权为主,国有资本全股,控股,其他法人,社会资本参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以混合所有产权结为特征,非国有产权为主,国有产权参与;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以非公有产权为主,公有产权参与,与其相对应,在那些易于形成垄断,生产过程透明度高的领域适宜建立内部控制型治理结构,在那些竞争充分的领域,宜选择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结构,非公有制企业改制宜选择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国有企业从国有制、承包制到现行股份制治理结构的分析.表明以公司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结合中国国有产权占主体的特点.通过产权机构的改革.分离政府职能.配合其他制度安排.创建中国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产权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20,(5):49-55
随机选取23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并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股权结构、公司绩效等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比较前期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分析认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CR_1、CR_5、Z指数等)与公司绩效EPS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和非控股,法人控股公司绩效更加突出;CR_1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比CR_1为法人、社会公众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加稳定;国有控股公司业绩相对于其它两类性质更加稳定.出台制度来激励法人增加持股,优化股权结构,有利于优化企业治理体系和提高公司绩效,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股权集中特征,研究控股股东行为对于改善我国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权收益是控股股东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载体。现实决策中,控股股东往往需要权衡公共收益和私人收益哪一个更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文章从法律保护角度出发,以控制权收益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研究控股股东行为的分析框架。结合我国控股股东的实际情况,将该框架进一步具体化,用来解释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与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差异之谜。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缺陷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缺失,表现在企业产权制度的保障力上,存在国有投资主体名为统一实则分散和割据、国有产权关系的性质错位,以及企业法人产权不完整等制度矛盾;表现在经营和研究开发人员的价值力上,存在甄别和实现管理价值的用人机制缺失。研究开发人员缺乏投身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等问题,为此,必须让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在科学界定国有企业和理顺国有产权关系的基础上,确立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努力和绩效与其收益的相关度;建立充分实现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价值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有控股公司是企业法入而非其他法人组织,它有一系列特殊的表现。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国有控股公司数量会较多,而且他们的生长点、授权主体、规模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确定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时,应区别对待,不应一刀切。  相似文献   

9.
国企改革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在总结我国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因此,一要完善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制度;二要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要建立公司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互动的机制;四要重视员工在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五要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推动上市国有控股公司完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次贷危机使金融控股公司走向了发展以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模式。结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我国应重点发展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非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和实业系金融公司无法成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主流模式,而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和无以伦比的发展优势。此外,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还有利于我国金融混业监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行社之间的参股、控股等购并行为日趋增多,旅行社网络扩张、集团化和跨国经营战略也在密锣紧鼓地推行,旅行社的组织形式必将呈现多样化态势。针对国有旅行社产权归属的特殊性,本文勾勒出旅行社实施组织扩张时应该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进而通过对广之旅控股之争事件(指岭南集团和易网通的控股之争)的回顾和反思,成功构建了旅行社"稳健型"组织扩张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性质与建设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如何定性如何构建,事关国有资本所有权虚置问题能否解决、现代企业制度能否真正建立起来的大局,是国企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我们要从认识上超越对目前流行的授权经营理论和资产经营公司构建模式,把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定性为信托金融中介企业,并使其责任规范化和硬化,把它办成由国家控股并广泛吸纳非国有法人和个人资本的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同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格格不入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的思路,一是要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二是要把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为此,作者主张实行“三层次”的框架模式。上层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中层是国有控股公司,下层是全资、控股或参股企业。作者还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职能和组建的途径、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途径和管理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与国有股比重和流通股比重呈负相关关系,而法人股比重与绩效指标呈正相关关系;法人控股公司对公司绩效促进作用显著强优于国有控股公司。而股权分散型公司则与集中型公司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产权市场年鉴》案例选编中整理出的135宗国有产权交易案例,分析我国国有产权交易方式对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拍卖的交易效率的确高于协议转让;拍卖方式、竞价人数以及拍卖产权比重都与拍卖收益呈正相关关系;公开叫价的拍卖方式要优于密封报价的拍卖方式;竞价人数越多,拍卖收益越高;整体产权拍卖的溢价率要高于部分产权拍卖。因此,为了提高国有产权的交易效率,在实践中应选择公开叫价的拍卖机制,吸引更多的竞拍人参与,同时建立完善的国有产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之模式选择与法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银行法律制度从“分业”走向“混业”是必然的;借鉴西方国家混业经营模式及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模式宜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型,在相关的法律设计上也尽快为“混业”扫清障碍,制定《银行控股公司法》,完成从“分业”到“混业”的法律变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构建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乃国有企业的核心问题与难点所在,通过国有产权关系的分类重组与制度创新,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与外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改进和强化等三方面工作的协调配合方能完成。为此,本文从产权、市场、管理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尤其是提出了:国有产权重组的三种模式及其构建的具体设想;为促进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化流动,而实施全民身份股权化改革的对策;企业内部管理中收入分配制度改进的新思路,以及企业外部管理中政府职能应实现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8.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过渡的较理想的模式 ,但金融控股公司在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环境中面临着产权结构矛盾、法律地位不明、监管体制不匹配等诸多困境。银证战略联盟模式对金融市场环境的要求较低 ,且具体运作形式灵活易变 ,可作为当前我国银行和证券公司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过渡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三部分构成的。就市场主体而论,它则应是以社会主义企业,尤其是以大中型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和基础。但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至今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晰,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而市场主体目前依然缺位或模糊不清。虽然理论界已就此问题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对问题的解决还有一定的距离,故笔者在此也想略陈管见。 一、对业已提出的几种途径的不同看法 究竟应该选择何种途径向市场经济过渡呢?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国有经济框架内,通过股份制对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进行“界定”,实现最终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使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所有权,成为法人企业或法人主体,从而成为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量国有企业纷纷改制,虽然改制后的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但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职务犯罪却时有发生,对于这种企业中的职务犯罪如何适用法律却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各地对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是否属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犯罪对象是否是国有资产,对"委派"和"从事公务"应该如何理解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争议。从当前的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出发,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及职务犯罪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