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枝山是明朝苏州妇孺皆知的大文人。一天,他从唐伯虎家回来,见路边有个瓜贩,想买个西瓜解暑,便问瓜贩,西瓜多少钱一斤。瓜贩见是祝枝山,知道他很精明,赚他的钱颇不容易,便说:“祝大爷,你吃西瓜不要钱,只要你肯和我对付对联就行。”祝枝山一听,不由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2.
连声道谢就拿走了。半路上,他碰见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一看春联,告诉他说:“祝枝山骂你呢。这春联写的是‘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你听听,这是好话吗?”财主一听,又找祝枝山来了。他一进门就喊:“姓祝的,大过年的,你存心跟我捣乱,有个财主,平日净干些伤天害理的事。才子祝枝山早就看着他不顺眼,想骂他一顿,可一直没有机会。谁知这年一进腊月,他竟自己找上门来了。他对祝枝山说:“久闻先生大名,字写得特别好,能不能给我写一副春联?”祝枝山一见他来,本来挺不高兴,听他这么一说,马上就答应下来,说:“小事一桩,现…  相似文献   

3.
请你猜猜     
周末,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儿子淘淘缠住我要我出个字谜让他猜。我说: “好吧,我去四川时在飞机上听人说了这样一则字谜,你猜猜看:一点登机, 三点入川。猜两个字。这两个字还是我国南方一个很有名的城市(名)! 淘淘仰起脸,想了一会儿就猜着了。  相似文献   

4.
明代“吴中四才子”中的祝枝山与唐伯虎交情甚厚,时常相聚。一次,祝枝山与唐伯虎对饮。祝枝山带着醉意,口出一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唐伯虎素以文思敏捷著称,听后,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不假思索地答道:刘伶饮尽不留零真乃一副绝佳“人名”联。上联中的贾岛,系唐代号称“诗囚”的苦吟诗人,下联中的刘伶,乃晋代享有“酒仙”之誉的著名雅士。人名对人名,十分准确,非常工整。上下联巧妙运用了异字同音(“贾岛”与“假倒”;“刘伶”与“留零”),生动地表现了祝枝山与唐伯虎喝酒时的形态,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在皖南事变中负伤被俘的叶挺,1942年在敌人…  相似文献   

5.
<正> 有个财主到了年底想赖掉长工的工钱。一天,他和他老婆下象棋,要长工猜谁赢谁输,说若猜对了就给他二年的工钱,猜错了这一年的工钱就不给了。长工想了一下,便答应了。他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财主见后,就接二连三地把“车、马、炮”送给他老婆“吃”,不一会他就输了,便对长工说:“你猜错了,今年的工钱你就不用拿了。”可长工说:“老爷,别急,我没猜错呀!”接着他把这四个字念了一遍。财主一听,承认长工赢了。但他不服气,他要与  相似文献   

6.
谜破谜     
明朝的著名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是好友,相传他俩常在一起吟诗联对和制谜,颇有情趣。有一年清明节前夕,唐伯虎去杭州拜访祝枝山。一见面,唐伯虎就迫不及待地说:“祝兄,快拿‘草木之人’来。”才思敏捷的祝枝山一听就知道唐伯虎要的是啥,便笑哈哈地说:“老弟渴成这个样子,还制谜啊  相似文献   

7.
阿姨家有个小“调皮精”,那就是我的小表弟。一次,我到阿姨家去玩,一进门弟弟就蒙住我的眼睛,说:“你猜我是谁?”结果,他后腿一软,摔了个四脚朝天,我连忙去扶他,谁知他一个翻身,朝我做了个鬼脸就跑了。听阿姨说,一次她问弟弟:“你这么大了,一个人睡好吗?”你猜,小调皮精怎么说?  相似文献   

8.
祝枝山题画     
明代人祝枝山,5岁就能写直径一尺的大字,9岁会写诗,读书过目不忘,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与唐伯虎、徐祯卿、文徵明一起被人称为"吴中四才子"。祝枝山和唐伯虎特别要好,两人都玩世不恭,甚至沉迷于青楼。一次,祝枝山到杭州游览,住在唐伯虎家。杭州太守素仰他的大名,拿出一幅名贵的古画,请祝枝山题诗。  相似文献   

9.
文坛佳话     
明朝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皆有文名,时称“江南四才子”。一年,四人同往南京应试。试毕,相邀至秦淮酒家饮酒谈诗,深夜方归。当时坐镇南京的武官张指挥实行宵禁,军令禁严。唐伯虎等四人皆有酒意,一路颠颠倒倒,巡逻兵士撞见,不由分说带到张指挥帐中。张指挥怒冲冲追查盘问,四人相视而笑。唐伯虎开口道:“舟泊秦淮日已西,友人邀我泛金卮。”祝枝山接道:“因谈赤壁两篇赋,不觉黄昏半夜时。”文徵明续道:“城上将军原有令,江南士子本无知。”周文宾接下道:“贤侯若问诸生业,都是虚名在凤池。”四人出口成章,把半夜在街上行走犯禁的时…  相似文献   

10.
这是五十多年前,我在读私塾时,老先生要我猜的字谜。记得我刚刚背诵完“书头”,先生微笑着对我说:“有句诗,是个字谜,我念给你听,猜猜看。”接着,他就念出了作为本文题目的这一诗句……他可能意  相似文献   

11.
1、鸡蛋小贩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上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在那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结果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点…  相似文献   

12.
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祝枝山写春联。祝枝山心想:这个钱财主平日搜刮乡里,欺压百姓,今天既然找上门来,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他吩咐书童在钱财主的大门两旁贴好纸,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这样念:“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钱财主听了气急败坏,知道是祝枝山故意辱骂他,于是到县衙告状,要求县令为他作主。县令派人传来祝枝山,质问道:“祝先生,你为何用对联辱骂钱财主?”祝枝山笑着回答:“大人差矣!我是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用对联骂人?学生写的全是吉…  相似文献   

13.
趣味游戏     
猜一猜有位画家画了一只狗,要大家猜一个字。小朋友们议论开了,其中一个人说:“我猜中了!”画家问他猜的什么字,连问几声他都不回答,画家连忙把奖品给了他。小朋友,你猜出是什么字了吗?“海南”连世界请你从“海”字出发,到“南”字结束,填出世界上6个国名。图中每一横行里都写  相似文献   

14.
在对联的百花园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回文联,它奇就奇在:上下联倒顺阅读,意义不变,极具欣赏价值,但其创作难度极大。一次,唐伯虎与祝枝山闲游郊外,见农夫车水灌田。祝枝山触景生情,随口吟出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听后不由一愣,上联出得很绝:前一个词的末尾一字,正是后一个词的开头一字,要求极其严格,竟一时难以答对。沉思中,唐伯虎随手打开折扇轻轻扇了起来,一丝凉风拂面而过。他顿时灵机一动,吟出了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枝山夸赞道:“对得好,对得好。”何故?唐伯虎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与上联天衣无缝,且上下联可…  相似文献   

15.
智力游艺会     
明朝苏州人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桢卿四人并称“吴中四才子”。一个元宵节,四人同去观灯猜谜。祝枝山偶见一灯笼上写  相似文献   

16.
明代苏州的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周文宾被称为“吴门四才子”,他们常相偕游玩唱和,以为快事。一日,四人来到泰顺(今属浙江)境地,酒足饭饱后,个个昏昏欲睡。唐伯虎道:“久闻泰顺茶叶乃茶中上品,何不沏上四碗,借以提神。”片刻,香茶端上。祝枝山说:“品茗岂可无诗?今以品茗为题,各吟一句,联成一绝。”于是,唐伯虎便开始吟道:“午后昏然人欲眠”,祝枝山续道:“清茶一口正香甜”,文征明接着吟道:“茶余或可添诗兴”。周文宾最后作结:“好向君前唱一篇”。这边话音刚落,邻座一位茶客即站  相似文献   

17.
一、起床“你每天什么时候起床?”“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户时我就起床了。”“这不太早了吗?”“我的窗户是朝西开的。”(猜离合字二) 二、不喜欢中间孩子第一天上学回来,爸爸问他可喜欢上学。孩子说:“我喜欢上学,也喜欢放学,就是不喜欢中间的时间。”(猜四字新词语)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7,(Z1)
老师跟同学们玩游戏——你猜他(她)是谁?老师说:"他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耳朵。你猜他是谁?"学生站起来说:"猪!"老师说:"我要你猜的是人,怎么会是猪呢?"  相似文献   

19.
据说,唐伯虎曾在扇庄画扇,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一天,有个人来请唐伯虎画扇,但提了个条件,就是由自己来命题。如果唐伯虎画得出来,他愿意出三倍的银子购扇;如果画不出来,他就白拿走三把上等的扇子。唐伯虎点头同意,那个人说:“我养过骆驼,就在扇子上画骆驼好了。”唐伯虎说:“好!”说着就要下笔去画。那人又说:“且慢,在扇面上画一只骆驼不行,两只也不行,画三只也不行……”唐伯虎问:“你要画几只?”那人笑笑说:“画一百只吧!”同学们想一想,要在小小的扇面上画一百只骆驼,谈何容易!这不是故意出难题吗?可是,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画了…  相似文献   

20.
猜诗谜 小豆子喜欢做诗,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一首这样的诗:"头上皆为水,胸中总是愁。口边虽要吃,眼下渺难求。"然后兴冲冲地对小兰说,用这首诗作为谜面,可以猜出一首唐诗绝句。小兰想了想,不太肯定地说:"谜底是不是杜牧的《清明》啊?"小豆子很吃惊,说道:"真让你给说对了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不就是这样的情况吗?"小兰一听他这么说,就来了劲儿,也拟了一首打油诗,让小豆子猜猜谜底是哪首诗:"看不了,听不了,昏迷了,糊涂了。"看到小豆子犯了难,小兰提醒他说:"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写的,还和西湖有关呢!"聪明的朋友,你能帮小豆子猜出这首诗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