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为我国文学理论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他创建性地提出《金瓶梅》是泄愤的世情书 ,是史公文字、第一奇书而非淫书的论断 ,确立了《金瓶梅》为我国“四大奇书”之首的崇高地位。他精辟独到地评价了《金瓶梅》的艺术 ,论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学风貌等诸多方面 ,高度总结了因《金瓶梅》的出现而丰富了的小说艺术。尤其是张竹坡首创的书首总论的评点方法 ,健全了中国小说批评理论的组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3.
王炜 《天中学刊》2012,27(3):9-13
陈文新的《人情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一文从辨体入手,剖析了《金瓶梅》的内容、题材、体式、美学品格之间的辩证关联。陈文新不仅有尊体的意识,而且有破体的魄力。他还原了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并存、共生的关系,将《金瓶梅》与《莺莺传》等文言小说纳入同一个研究视域,梳理了中国古代人情小说的发展流程。他继而从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理路出发,坦然地面对并合理地解释了《金瓶梅》的结构、人物性格等的杂乱之处,重新估定了《金瓶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意义与价值。陈文新治学重思辨、重"本民族的传统看法"。在研究《金瓶梅》等人情小说时,他坚持会通古今、融贯中西的治学理念,延续和发展了中国本土的文学观念、学术理念,还原并创革了中国传统知识统序的建构逻辑和阐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金瓶梅》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这除了作品主题、题材、人物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之处外,《金瓶梅》大量的性描写是它与其他三部作品特别显著的不同点。《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不是个别的故事情节点染,而是小说故事情节总体结构的需要,是小说主人公形象塑造必不可缺的环节和因素。如若抽去性描写,《金瓶梅》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目。性描写是《金瓶梅》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小说发展史高度,指出《鼓掌绝尘》是介于《三言二拍》和《金瓶梅词话》之间的过渡性作品,试从社会心理学来研究古小说的人物心理描写,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不善于描写人物心理的戒律。  相似文献   

6.
人情小说,是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提出的:“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他认为明代除讲史和神魔小说之外,还有人情小说这个类别,这是按题材而区分的。《中国小说史略》中的人情小说包括《金瓶梅》及其续书,包括《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包括《红楼梦》及其续书。虽然《金瓶梅》、《红楼梦》以一个家庭为描写中心,《玉娇梨》等以恋爱婚姻为表现中心,但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之奇,奇在描摹了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再现了明代的真实性,《金瓶梅》挥洒自如的神笔,章法严谨的结构,亦有可称“奇”之处,简言之:人奇,事奇,神奇,意奇,奇,《金瓶梅》可谓天下第一奇书。  相似文献   

8.
文龙的《金瓶梅》批评反映了他的文艺观点和美学思想,这些认识可以纠正有关《金瓶梅》的某些错误看法,对《金瓶梅》的鉴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振铎对《金瓶梅》的四个方面的总体评价,高屋建瓴,深刻、独到,代表了现代中国《金瓶梅》研究的最高水平。他对《金瓶梅》性描写的成因研究有贡献,但对小说在多大规模上写性,缺乏基本了解。把小说中的性描写完全看成是糟粕,加以全盘否定,而看不到它的价值所在,这是不可取的。他用来路不明的欣欣子的《金瓶梅词话序》,来证明并提出《金瓶梅》成书于明万历中期的观点,不能成立。他仅用"山东土白"四个字,认定《金瓶梅》作者必为山东人而绝对否定"江南人"的可能性,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引人注目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我国白话小说发展史上,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金瓶梅》为推动中国小说的发展立下了一块无可替代的丰碑。《金瓶梅》确实是一部奇书,一部有个性、有色彩、有韵味的奇书。本文就作者的美学追求,谈三个问题。第一,从《金瓶梅》的美学风貌,看作者的  相似文献   

11.
张竹坡的《金瓶梅》批评,历史地继承了前人特别是明崇祯本《金瓶梅》评点的理论成果,经过开拓和深化.建立起了自己的完善的小说批评体系。张竹坡的《金瓶梅》批评,充溢强烈的主体意识,具有明确的审美指向和系统的文体结构。在理论上,张竹坡确立了以形象和“情理”为核心的小说观,明确阐释了小说的创造性以及与生活本源的关系。张竹坡重视小说阅读的审美指导。  相似文献   

12.
长篇白话小说《金瓶梅》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朱星先生在《〈金瓶梅〉考证》中指出“善用方言,成语,谚语,歇后语……这也是其他小说所不及的。”确实,仅就歇后语的运用来看,《金瓶梅》的特色也  相似文献   

13.
日前,趣话经典第4部《马瑞芳趣话〈金瓶梅〉》出版,在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瑞芳教授说,《金瓶梅》名声不好,一直说它是黄书、淫书。但我看它不姓黄,姓小说史的史,它在小说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金瓶梅》是小说史上的里程碑。鲁迅先生曾说:同时说部,无以上之。蒲松龄把《金瓶梅》叫淫史,他不欣赏《金瓶梅》的性描写。但是我仔细看后发现,小说不是为了描写性行为而描写,《金瓶梅》写色情是为了写一个人覆灭的过程。西门庆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先与官场勾结后进入官场,很有手段。这个形象给当代人  相似文献   

14.
清初小说批评家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说:“……即如读《金瓶梅》小说,若连片念过去,便味如嚼蜡,止见满篇老婆舌头而已,安能知其为妙文也哉?”这条读法,对于鉴赏小说第75回“春梅毁骂申二姐,玉萧泣言潘金莲”更具有针对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借鉴了诗词的写作手法,频频使用数字,开创了小说使用数字的先河。《金瓶梅》语言简练,风格独特,和数字的使用有很大关系,《金瓶梅》对后代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龙对于《金瓶梅》的主旨有着独到的认识。在考虑《金瓶梅》是否是淫书时,其把思考的重心放在读者身上,认为读者的素质是理解《金瓶梅》是否是淫书的关键;他还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思考《金瓶梅》的“四贪”问题,认为深层次的快乐来源于心灵的自足而非欲望的满足。另外,他还指出《金瓶梅》是有慨于世事之作。  相似文献   

17.
书函交际是《金瓶梅》故事建构的重要载体,主导了以西门庆家庭为叙事中心的结构脉络,推动了世情小说全新建构体系的建立与成熟。《金瓶梅》书函语言及使用情境与明代日用类书所收录的供市民使用的书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为研究《金瓶梅》作者身份提供了新视角。在《金瓶梅》叙事建构中,书函交际具有私密性、粘连性与隐匿性三大特征。其中,私密性成为《金瓶梅》的结构基础,粘连性和隐匿性分别推动了《金瓶梅》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的形成。书函的局限性则为反思《金瓶梅》所暴露的明代女性处境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了"猪八戒",经考证这些都来自于小说《西游记》而不是杂剧《西游记》或其他,《金瓶梅词话》中还出现了一副对联及一句俗语,也极可能来源于小说《西游记》。小说《西游记》现存最早的刊本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则受小说《西游记》影响的《金瓶梅词话》不太可能早于此年,由此可得出《金瓶梅词话》当成书于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不仅是作表达个人的伤时之感,更重要的在于传达其对人生真谛的认识:人生是一部幻书。幻书之论既是他的人生观,也是他的人物观。纵览全书,构造幻相、解构传统寓意以及形成反讽效果,是《金瓶梅》人物塑造艺术的精髓所在。读可以通过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人物的形象塑造,洞悉作的笔墨用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每当一部著名的作品问世以后,即有一批续书相继出现。《金瓶梅》问世之后,续书也有不少,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等等,其中《续金瓶梅》就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对《续金瓶梅》与《金瓶梅》的关系进行一些比较、研究,对于研究《金瓶梅》,研究古代小说的发展和宋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