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章采用相对高差法来监控隧道因施工扰动产生的岩体变形,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分析拱顶沉降突变、周边收敛等现象,发现隧道在破坏前围岩的变形规律,可知在隧道开挖后15天内需进行重点监测,发生围岩沉降突变的断面进行加固,对隧道围岩变形的监测和安全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对沈长公路老岭隧道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喷层应力、钢拱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地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岔道1号双连拱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并对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应用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施工有指导和改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隧道的洞口工程、洞身、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路面设施等施工教术作了详细的阐述,以供有关隧道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施工双线隧道穿越软岩变形大的黄土地质围岩时,对开挖和初支结构变形的控制,关系到隧道掘进安全。文章以马家坡双线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导向墙大管棚进洞施工、浅埋黄土隧道选择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时把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工序管理。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很好的约束了围岩早期变形,保障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基于武深高速公路嘉通段小方山隧道进口Ⅴ级围岩富水浅埋的工程条件,通过对围岩稳定性及地质超前预报结果的分析,采用超前双层小导管注浆、微爆破技术、临时支护等施工方法,通过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达到确保隧道穿越富水浅埋段围岩安全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结合贵广铁路禾田坪隧道的施工,通过模拟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应力应变过程,以及对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在大断面全风化软弱国岩隧道中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和具体施工要点,指出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诸多技术难题,且能充分利用开挖空间和大型施工机械,干扰少、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针对富水软弱围岩地层隧道,为了改善地层状况,需要对隧道前方及周围轮廓进行注浆,从而为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创造条件,在隧道注浆过程中,既要使隧道前方及周围轮廓地层中的水排出,使地层得到加固,又要控制注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注浆压力过大引起初支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的过大变形,以及隧道上方的地表、管线、周围建筑过度的隆起上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地铁隧道注浆过程中充分应用监控量测技术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监控量测的数据不仅可以指导施工,所表征的信息中还包含了在隧道开挖期间围岩的动态情况和隧道工程地质信息.使用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和地质勘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省略大量繁复的勘探工作,提出有效的病害处理方案.本文主要探讨隧道信息化施工及工程病害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对隧道中穿越的软弱地层进行围岩变形实时监测,掌握围岩变形规律,及时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隧道施工快速安全有效地进行。本文选取某在建隧道软弱泥灰岩断面围岩两帮收敛变形、拱顶下沉、围岩内部位移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对比,得出该地层围岩变形基本特征,判定出围岩松动圈范围,为类似地层隧道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鹏  贺志勇 《科技通报》2019,35(7):195-199
浅埋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条件,支护形式如果选取不当,容易发生塌方等事故。由于隧道受力分析具有较多不确定的因素,较难把握。对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浅埋隧道进行监控量测的资料,利用对数函数进行回归方程分析,以某市浅埋隧道作为研究的对象,构建隧道施工工程实际地形、地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隧道开挖施工力学模拟进行分析,得出浅埋隧施工围岩变形的规律。对隧道施工路径地层稳定性进行研究,对岩土、隧道施工地层的应力场、支护结构以及位移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围岩整体水平位移呈现非对称的分布,该研究对浅埋隧道施工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掌握某山岭隧道开挖后围岩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及衬砌受力特点,基于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监测结果,提出了该山岭隧道施工监测技术要点,得到了Ⅲ、Ⅳ级围岩的位移和衬砌受力变化规律;并采用FLAC软件对该山岭隧道Ⅳ级围的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的位移值与实测值较吻合,表明该数值模型可应用于隧道开挖过程实时仿真,指导现场施工监测工作,保证施工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20)
本文主要通过某隧道施工周边收敛产生较大变形,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浅埋暗挖的Ⅲ级泥质粉砂岩地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析了周边收敛的变化情况,从围岩的岩性,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作用和抗风化能力及隧道的施工工艺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产生较大收敛变形的原因,在按设计施工的同时,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参考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优化施工,选取合适的初期支护方式,充分的发挥初期支护结构的作用,减少二次衬砌对结构的承重,尽可能的保证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和隧道运营期间的养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隧道施工过程中,V级围岩的合理开挖及其施工质量成为隧道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要课题。本文以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工程ST09合同段鸡峰山隧道开挖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V级围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便给其它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岩石地层中开挖隧道的过程,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隧道掌子面的向前掘进,隧道围岩将不断受到扰动,其受力和变形随时间与空间将相应发展,对于岩石地层隧道,隧道掘进时空效应更加显著。如何尽可能地使岩体初始应力状态不受过大扰动,从而使围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岩石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的空间效应问题,这对于围岩稳定性对隧道的顺利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的隧道建设中,困扰施工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软弱围岩隧道的建设工作。对软弱围岩中的隧道建设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设计或是施工不当,会造成围岩的严重变形,甚至引起隧道的坍塌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施工者在展开施工之前,首先要对软弱围岩的变形机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技术来进行施工,保证隧道的旖工能够安全有效。本文将通过对软弱围岩特征的分析,探讨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本研究中阐述了邻近桥桩隧道工程概况,考虑到邻近桥桩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地质勘探资料以及有关的设计方案,运用计算机软件对邻近桥桩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邻近桥桩隧道施工对隧道上方及两侧土层结构及桥桩的影响,依照分析的结果对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优化。为相关项目的施工和监控量测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通过把计算机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的施工监控量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监控量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小净距隧道是介于普通分离式隧道与连拱隧道的一种结构型式,在现行规范中,虽有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条款,但由于该类型隧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现场实际应用不多,施工经验积累不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小净距隧道开挖顺序和围岩支护加固方式,以及中夹岩加固、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对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5,(15)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信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施工生产管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人民路站~文化宫站区间为地下区间进行监测,旨在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实施独立、公正的监测,基本掌握周边环境、隧道自身和围岩的动态,验证施工方的监测数据,为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安全控制程度,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管理,为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