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埌的脉搏     
被遺忘了的爭辯 这一場科学的爭辯發生在40年前,而且最初并沒有引起科学家們多大的注意。爭辨(在那时候看來)是关于一个沒有什么实际意义、很不起眼的發現的。英國微生物学家凱特勒發現:土壤里面細菌的数量周期地变动着,有时候增大,有时候减少。这位研究家推測:这是因为一些最簡單的有机体(例如阿米巴)时时在吞滅着土壤里面的微生物的原故。凱特勒的說法引起了若干微生物学家的反駁。他們在第三次国际土壤学家会議上声称:根据他們的观察,即使是土壤里面沒有任何最簡單的有机体的时候,它里面微生物的数量也还是在变  相似文献   

2.
偵察大自然經常發生在大自然中的風、云、雨、雪、霧、露、霜、冰、雷电和冰雹等現象,自古以来就被人們注意了。几千年來,人們仔細地观察着它們的变化,企圖寻找变化的原因和規律,但是天气的变化極其复杂,只是在最近兩百  相似文献   

3.
最初的光学显微鏡 話說約三百年前,在荷兰,有位洗磨透鏡的能工巧匠,叫勒文胡克。他用单一的鏡片,精心琢磨,制成了各种显微鏡。勒文胡克用这些显微鏡,兴味盎然地观察生物的微細結构,例如魚和蛙的紅、白血球,昆虫的复眼……一天,他想看看在泥盆里积存了几天的雨水,吃惊地发現,有大量形形色色的小生物活跃其间。一个当时人們从不知道的世界——微生物的世界,就这样被发現了。从此,作为“微生物世界之窗”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从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結实,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它們周圍有許多微生物伺机侵入,破坏农作物的組織或抑制其生机和活力,使作物生病、减产甚至死亡。这些微生物中,有单細胞的細菌,也有多細胞的真菌,有没有細胞結构而仅有核酸和蛋白质的病毒,还有一些原生动物。  相似文献   

5.
广闊辽远、無边無际的北極,掩盖在巨大而坚实的冰塊下面;漫長而昏暗的北極夜,濃霧和暴風雪,增加了人們和它接近的困难。大自然的酷寒,严密地封鎖了北極的秘密,許多世紀以来,人們一直都沒有把它揭破。現在, 情况完全不同了,在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計划、有組織的物質力量的支持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北極地区出現了許多美丽的城市,建立了矿井、工厂、無綫电台、發电站、电影院,并且还开辟了港口和道路。几乎整个北極都普遍分設了許多北極站,在这些站上,科学家們有系統的搜集关于水文学、气象学、海洋学、高空气象学、太陽輻射、地磁等科学資料,再把它們轉給北極科学研究所,作进  相似文献   

6.
濾過性毒素(Virus)是一種能引起疾病的物質,許多不愉快的疾病如黄熱病、天花、流行性感冒、麻疹以及植物的許多疾病等都是由它們所引起的。比細菌還小的東西普通傳染肺病、白喉、和虎列拉等的細菌已經是小得只能用高倍數顯微鏡才可以看見,科學家往往是在肉湯或膠中培養着它們,以便仔細地研究。然而這裏所要講的濾過性毒素,却比細菌還要小幾十倍到千百倍。它們不是用普通高倍數顯微  相似文献   

7.
一塊磁石有兩个磁極——南極和北極。如果把一塊鉄,放在磁石的附近,我們發現这塊铁也有了磁性,这种現象叫做磁化。磁化了的鉄,靠近磁石北極的一端是南極,其他的一端是北極。因为磁石是同極相斥,异極相吸的,所以铁被磁石磁化以后,就能够被吸引到磁石上去了。鉄为什么能磁化呢?大体上是这样的:具有磁性的物質(鉄、鎳、鈷等),与其他物質不同,它本身含有着很多小磁体,每个小磁体都有南極和北極。在沒有受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人們就把血液看作是极宝貴的东西。这种看法拿現代的科学知識来衡量,也是完全正确的。我們知道人的身体是由无数細胞构成的,活的細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需要血液不断运来供应它們,同时細胞新陈代謝产生的廢物也需要血液随时把它們运走。一旦血液丧失了这种功能,那么只要几分钟时間,象脑子、心臟这些重要器官,就会遭到难以挽回的損害,从这一点也就可以看到血液在人体是多么重要了。血液要完成它的正常功能,首先必須保证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天然放射性輻射体早就应用到医学上了;很多年以来,鐳被广泛地用来治疗人体上的惡性腫瘤;在原子核分裂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各种化学元素的人工放射性的發現,使得把放射性物質更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实踐中成为可能。目前,在治疗和診断工作中都在应用着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是它們的放射β粒子和γ量子的能力。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上的应用,是根据这一点:射棧穿透活的细胞,抑制它們的活动,并以一定綫量来破坏它們。用放射性鈷来治疗癌腫和許多其他疾病,是靠γ射綫对細胞的破坏作用。在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覽会上,广泛展出了在医疗上应用放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元2000年时,人們将怎样閱讀报紙呢?南斯拉夫“現代技术”杂志报导,它正在考虑这个問題。据这个杂志的意見,公元2000年时的报紙将是一个手掌大小的塑料小匣。在小匣中有一个孔眼,从孔眼中可以看到纏在卷线軸上的細絲带。这种絲带也是用塑料制成的,它細得在小匣中可以容納下三百多公尺。人們取得这种“报紙”后,就把它装入一个像大匣子一样的特种机器里。在特种机器匣的  相似文献   

11.
一在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世界裏,除了細菌已經是大家所知道的以外,還有病毒。病毒,這是很奇怪的名稱,又是病又是毒,多麽可怕啊!它是什麽東西呢? 它是一種比細菌還要小的東西,連放大到二千倍的顯微镜都看不見它。它和細菌一樣兇,它的存在給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子午線是什麼? 地面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做徑線,也叫做子午線。地面上实際上並没有真实的子午线存在,它只是人們所假定的。在地球上可以划出无數條子午線,從每一個人的立足點通向南北兩極,就可以劃出一条子午線。人們假定子午線是為了便於確定地球上各個地方的位置。子午線和另一条垂直於它的線——叫做  相似文献   

13.
渗透是怎么进行的?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会碰到渗透現象,例如,腌菜时候新鮮的蔬菜撒上盐以后,菜里的水分就会向外渗透,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也是渗透过了植物根毛細胞中的原生质、原生质膜及液泡膜,而进入植物体內;仔細观察一下这些渗透現象,您会发現它們都是在一层  相似文献   

14.
石炭酸和来苏儿是常用的消毒剂。它們部属酚类化合物,石炭酸又叫酚,来苏儿又叫甲酚。細菌是单細胞生物,主要由細胞膜和細胞浆組成.細胞膜具有渗透作用,水分,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細胞膜渗到細菌体內,供細菌生长和繁殖。細胞浆主要由蛋白质組成。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液态氢     
“永久气体”成了历史名詞 我們知道,水本身是液体,然而冷了会結成冰,受热又会化成水蒸气。这真是变化多端。实际上,不仅是水,所有的物質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态的变化。比如,人們很早就發現銅和铁加热会熔化,还能化成蒸气。水銀在北方能够冻硬,而受热也能气化。但是普通气体的液化和再进一步凝固,就比較困难了,以往人們認为是不能实現的。懂得一点物質構造的知識的人都知道:在液态的时候,分子间的距离要比在气态的时候小。看起來,似乎只是將气体压縮,使得分子间的距离縮小,就能够使气体凝結成为液体。当然,这对有的气体是正确的。比如氨气,就可以用压縮方法,使它变成液体,甚至进而变成固体。但是,对于其他許多气体,單純用压縮方法就不行了,必  相似文献   

16.
玻璃丝     
誰都知道,蠶絲是很细的。它才有人的头髮十分之三粗。可是蜘蛛吐的絲還要細,要三根蜘蛛絲才抵得上一根蠶絲粗。如果把二百根蜘蛛絲並列起來,也还不到一毫来寬。看起來似乎是不能有比蜘蛛絲更細的絲了。但是,出乎意外地,人竟能用玻璃抽出比蜘蛛絲還细的絲。人利用一種機器,用比槍彈還快的速度,將玻璃拉成極細的玻璃絲。造出來的玻璃絲,細得只有蜘蛛絲的五分之一,肉眼也看不見了。必須用一股亮光照着它,才能看到它在閃閃發光。一千  相似文献   

17.
電是什么?     
在大自然中,電以形形色色的姿態出現。其中最顯著、最普遍的,就是閃電。鄰近北極地帶(如蘇聯的北方)的居民很熟悉這些雄偉的現象:有時候,在夜間的天空上出現了紅、紫、黄、綠各種顏色的寬闊的、明亮的帶子。它們形成火燄般的帷幕,它們離奇地捲起而又展開。這是“北極光”,它的產生就是由於電。在高山上,當空氣相當乾燥的時候,可以看到“電光”。它們表現爲在金屬物體的尖端上的小小的火燄。古  相似文献   

18.
太阳燈     
人們早已發現,紫外線對人和動物的生理有着重大的影響。某幾種波長的紫外線,可以嚴重燒傷我們的皮膚。而另幾種波長的紫外線,却是保證人的健康所必需的;缺少了它,人就會得到某幾種病症。太陽是紫外線的無盡的天然源泉。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給人們作了巨大的保健工作,它為人們進行着無限期的免費治療。 雖然如此,但是人們不可能隨時随地,根據自己的需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是男的,而妹妹却是女的呢?”孩子們常常向做爸爸媽媽的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短文主要是从細胞遗传学的角度来談談这个問題,或許对理解这个問題会有一些帮助。 X与Y之差細胞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人的性別正如許多动物一样,主要是由染色体决定的。染色体是細胞核里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东西,它能被碱性染料着色,在細胞分裂时期看得特別清楚,是傳递遺傳性的主要物质。人的染色  相似文献   

20.
有些固體從它們的氣味上,是很容易鑒別得出的,這就表明這些物質向空氣中擴散它們的分子。做樟腦丸用的萘(Naphthalene),就是其中的一種。拿一顆樟腦丸和一塊牛酪(Butter)一起放入一個瓶子,將蓋子旋緊。這樣放幾個鐘頭,再開开來,你可以發現牛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