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沙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像,是古代蜀人在人物造型艺术方面的一大杰作,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蜀人雕造的这些石人代表的是什么身份?具有什么象征含义?在祭祀活动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它们究竟体现了一种什么动机和目的?本文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一些学者的推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些石人应是古蜀族巫师的象征,并非奴隶或社会下层,也决非异族人物或战俘,表现的也不是刑罚或人牲情形,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暴巫尪求雨"的形象写照.  相似文献   

2.
史前期的人类不懂得什么是时间,他们没有什么生日、结婚纪念日或逝世纪念日的记载;也不知道什么叫年、月、日。但是,一般说来,他们已掌握了季节的交替,因为他们发现在严冬过后,随之而来的总是温暖的春天,接着又是炎  相似文献   

3.
生活里的变数太多,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要面临着什么。所以,在我们可知的范围内,请珍惜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那么不管在下一刻我们是得到还是失去,我们至少更加的心安理得。这是在看完《明日的记忆》后,我最想说的。  相似文献   

4.
怀念桃树     
昨夜,忽然梦见老家院角的那棵桃树. 大概是在我睡熟的时候,我的心灵到故园神游了一回.还是从那道破旧的大门进去,心中很宁静,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也没什么烦心的事儿.突然间,一时惊喜起来,我右手边院角里那棵老桃树,不知在什么时间发芽了,变得更加高大了,满树碧绿,枝繁叶茂,树冠巍峨.树根的四方,什么时候用砖和水泥围成了一个花台.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塑料水管,往花台里给桃树浇水,没多久,水就漫成了一塘.  相似文献   

5.
雪地情谊     
涉世之初,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情谊。随着渐渐长大,似乎懂得了情谊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纽带,尤其是那些不掺杂质的情谊,它使生命变得更加纯粹和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6.
做什么和怎样做──给求职者的十条建议池恩1.在求职以前,请注意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所播发或刊登的招聘启事,也可到人才交流市场获取信息,从中选出你所适合的公司或其他单位。2.一旦选定目标,就要对该公司或单位有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吃鱼的历史有多长?谁是第一个吃鱼的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几乎每一个仰韶文化遗址都有鱼纹、渔网纹陶器或陶片出土,骨制鱼钩、鱼叉、陶制网坠等捕鱼工具也很普遍,这说明华夏先民至晚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用工具捕食鱼类,或撒网,或垂钓,或投叉。据《周礼》《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周代已经发展出丰富的鱼文化和严格的鱼礼,不仅捕鱼方法更加成熟多样,鱼的吃法更是极其讲究,  相似文献   

8.
秦俑主题试探祝瑞开秦始皇帝陵兵马涌雕塑群向人们展示了什么?用专业词汇来说,它的主题(或主题思想)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有的学者认为这展现了二千年前秦王朝威武强大之师的战斗雄风;也有认为这表现了统治者没落、颓丧的思想情绪,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有...  相似文献   

9.
《正大综艺》落伍了,电视连续剧播滥了,娱乐综艺节目也看厌了,正当观众不知该看什么的时候,风靡欧美的电视“真人秀”登陆中国了,观众疲倦的眼球又有了新的兴奋点。《超级女声》的空前成功,令其更加急剧升温,国内各地电视台主办的各类竞技型“真人秀”栏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毫无疑问,“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界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0.
兰花     
浣荷 《大理文化》2003,(2):23-24
当兰花热潮又一次袭击并笼罩我周围人们的时候,我却无动于衷.原因之一是我不懂兰花,什么绿豆,什么莲瓣,什么朵朵香之类的,我只是知道有这名字而已;更不要说什么"红唇"中透"之类的名词了.我因不懂而缺乏兴趣,因缺乏兴趣而更加不懂.更何况我一直消极地认为:生命中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但种几苗兰花就发财成为富翁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个兰花专业户,一个个兰花财主,悄悄诞生的时候,我依旧毫不动心.许多身边的朋友都因兰花而奔小康了,我还是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1.
李春晖 《世界文化》2013,(10):46-48
最初的窗,即在建筑物的墙上增加的开口,可使人在不踏出建筑物的情况下观察窗外的情形。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窗渐渐摆脱了单纯的建筑功能,进而踏入某种心理范畴。一个人面对一扇窗,这个图景本身就是一个隐喻。窗借由不同的心态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式:窗可以是一条有别于门的通路,连接内部和外部的出入口。有别于门,窗的路径更加狭小和隐秘,也更加危险,可能暗示了一次幽会,或一场逃亡。  相似文献   

12.
赠送礼物,是在涉外场合或一般与人交往中都会遇到的一项礼仪。但是,送什么礼品?什么时候送以及怎样送?都是需要注意的。在西欧国家,第一次见面时,不应送易伤感的礼物。需要送礼物时,所送的礼品既不能便宜,也不能太奢华,但其包装一定要好看。尤其在德国,包装是非常重要的。礼品一般不能用白色、棕色的纸或绸带包装,不要在礼品上留下公司的标志。在西方,人们习惯以鲜花作为送给女人的礼物,但最好提前一点送达。所送的鲜花数不能是13或任何偶数。对于法国人来说,菊花与丧礼相联。对于法国和德国人来说,红玫瑰是情人间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赵珩 《世界文化》2013,(7):32-34
上海、扬州等地也有早起喝茶的习惯,但不说去喝茶,而是说去吃点心。扬州的富春茶社也是主要不在喝茶而在吃点心。北方人,甚至包括上海人却不大习惯广式早茶中就着茶吃什么凤爪、牛腩、排骨之类的荤食,认为那是下酒的小菜,不是佐茶的食品。但在扬州式早点中却可以吃一盘肴肉或一碗煮火腿开洋干丝,其实性质没有什么不同。我每次去上海,总住在静安寺附近,离老半斋有十来站的路途,即使如此,也要早起赶到老半斋去吃早点。老半斋的早点一般只卖到早晨九点钟之前,不像广式  相似文献   

14.
农事三题     
农时 种田,历来讲究时令,此之谓农时.什么季节什么节气或日子种什么庄稼或蔬菜,是这个农耕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所以,民间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的警示,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之类的诸多农谚,有“家家打稻趁霜晴”、“一夜连枷响到明”的农忙.  相似文献   

15.
守约     
在美丽的青枝绿叶下,同亲密朋友或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分手的恋人彼此相约,“十年后的今天,一定要在这棵树下再相会!”用甜蜜的剧中话语海誓山盟,互吐衷情,这是青春时代人们所梦想的事。象我这样的人,在少女时代尤其应该是更加倾心于这类事情才对,但我却一件也想不出曾因遵约相会而喜悦或因爽约未遇而悲痛的尝试。可见象小说或电影里描写的那种友谊和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20,(5)
正什么是"老味"在天津餐饮市场中,"老味"一词使用得非常频繁。一般来讲,"老味"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餐馆饭店的招牌上,如"老味饭店""老味菜馆"等;一是用于菜品或食品名称之前,如"老味素什锦"等。前一种情况在其他城市或地区也有所存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居住在弥渡县西部山区高坪、石甲一带的彝族,给婴儿取小名(俗称奶名或乳名)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用小孩的生日作为他的小名,也就是说,什么日子生的就叫什么名.  相似文献   

18.
如今,邮递员每天会把邮件送到我们的家门口,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但是,许多年前,邮件也许会被放在一棵树干里,或被放在一块岩石的下面。很久以前,没有人能够确定邮件什么时候到达,或会被放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9.
十四卷本《潘光旦集》(下简称《集》)已出版。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12月。在我看,这是学术界和出版界一件大事。但至今似乎没有看到什么评介章,学术界或出版界似乎也未见若何反应,使人有冷漠之感。  相似文献   

20.
王鹏 《华夏文化》2008,(1):60-61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也不过四千多年,然四五千年以前的人类靠什么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呢?原始符图无疑是文字的雏形。或如《山海经》中传说的河图、洛书,据说夏朝人得之曰《连山》;商朝人因之做《归藏》;周人也是以此演成《周易》的。《周礼》中又把《连山》、《归藏》、《周易》并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