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誉作为企业中最具获利潜力的一种无形资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在理论与实务上还存在争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入帐;而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已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合并商誉与合并报表中的合并价差项目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自创商誉是合并商誉存在的基础,若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的话,则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方法就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时代,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则成为会计核算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自创商誉是否予以确认与计量成为争论的焦点。有的学者认为自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而新准则对自创商誉的处理模式依然是不予确认,文章将对争议较多的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并购活动给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一系列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并购时会计处理方法的两种选择直接决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使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目标企业价值对商誉会计有不同的影响,对企业并购中的负商誉发生的原因与内涵进行了分析,同时建议对企业的自创商誉进行确认,给出了一种新的确认自创商誉的会计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商誉可以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而在会计处理上自创商誉一般是不能资本化入账的,但一个企业的自创商誉主要根源于企业经营的经营能力,是企业人,财,物的整合产生的系统效应,受经营者管理水平的影响,最能反映经营者水平的高低,因此有必要纳入经营者业绩考评中来,所以借鉴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定量地分析企业自创商誉的数量与结构,是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商誉的形成源自于外购和自创两方面。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即合并商誉加以确认入账。对自行创造的商誉不予入账。根据商誉本质及自创商誉的特点,自创商誉也应加以确认并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新的经济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的新要求,在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平时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以期达到将自创商誉合理融入商誉会计核算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己创立和逐步积累起来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自创商誉的影响因素归纳为良好的关系、卓越的员工、适销对路的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组织结构。财政部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这在商誉的确认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自创商誉应当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8.
本针对新的经济环境下对会计信息的新要求,在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平时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以期达到将自创商誉合理融入商誉会计核算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商誉是能使企业获取超额民上益的无法辨认的综合性资源,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和计量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购买商誉采用直线法合理难销,同时对负商誉也应予以会计确认。  相似文献   

10.
金鑫 《中国科教博览》2004,(10):135-136
关于自创商誉的本质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有“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即“剩余价值论”)三种,这几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自创商誉的本质,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有一些不足之处。那么,自创商誉的本质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商誉的本质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文章通过对传统会计模式和会计惯例中对商誉“只确认外购部分而不确认自创部分“的观点及理由进行了反驳,提出了在知识经济逐步替代工业经济的今天,必须“对自创商誉必须再认识“、“确认自创商誉“的观点,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商誉的本质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文章通过对传统会计模式和会计惯例中对商誉"只确认外购部分而不确认自创部分"的观点及理由进行了反驳,提出了在知识经济逐步替代工业经济的今天,必须"对自创商誉必须再认识"、"确认自创商誉"的观点,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商誉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看待的。现行会计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有缺陷。无论是外购还是自创 ,商誉的价值都产生于企业内部。作为经济资源 ,它的价值实现或认可 ,必须由价格来体现。从现在管理所处的阶段来看 ,外购商誉以交易价格来进行计量 ,自创商誉以评估价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不断升温,溢价收购已成为普遍现象。现行的传统商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本文从商誉的性质和构成因素出发,阐述了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自创商誉有关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创商誉是商誉的一种来源形式,是商誉的组成部分,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将自创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提高会计实务水平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商誉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和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在会计界,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争议仍然很大。现实生活中,商誉中的自创商誉确实客观地存在,笔者认为应该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倍受关注。从商誉的特性和构成因素有,商誉的本质是超额盈利能力,因此,运用割差法评估商誉不妥,采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更合理;确认后的商誉与各年获得的超额利润配比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企业在自创无形资产上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自创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与之相比,我国现行的无形资产准则并没有涉及自创无形资产的处理办法,这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研究与开发费用部分资本化、部分费用化及自创商誉不摊销的处理方法,在新经济情况下,应科学地处理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与商誉紧密联系,它不能单独存在和出售,在现代企业中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只有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它们的价值才能确定。如果商誉是企业外购获得的,则必须通过基并重组并花费一定的代价来获得。如果商誉是企业自创取得的,则必然花费大量的资金且需经过一系列刘意的培育,下面就商誉及其会计处理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商誉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自创商誉在会计核算中采取不确认的方式,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缺陷,并在实际工作中建议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