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非正式群体一、什么是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它是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群体一般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正式群体是为了达成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的组织机构。正式群体在学校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它是在有关管理机关的领导和规定下,按一定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非正式群体与教师意见领袖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最早提出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formal group)与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组织机构。非正式群体则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组织起来,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  相似文献   

3.
1、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 群体,是三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所构成的集体,群体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所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所构成的团体,如学校、班次等。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由成员自愿结合的带有共同利益和明显色彩的小集体。其明显色彩泛指成员间某种观点、某种爱好和兴趣的一致性。在社会的任何阶层、团体或部门中,非正式群体总是必然地存在着,而且对正式团体的工作常常发生作用和影响。因而,作为一个正式群体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发现、分析和研究本部门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情况,正确认识其在本部门中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作为社会众多非正式组织中的一种形式,其存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高校管理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相关要素、总结高校非正式组织发展的内部规律、提出加强高校非正式组织管理的几点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田文 《中学教学参考》2014,(33):127-127
<正>美国心理学家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在他的"霍桑试验"中指出:组织中除了"正式群体"之外,还存在着因共同工作,具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对组织生产率有重大的影响。此后"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和接受,社会学家认为,各类组织中都存在着一定量的非正式群体。在中职班级中也不例外,非正式群众或多或少相应存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对其进行适当干预很有必要.探讨用组织传播方式干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可行性,应先探明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及组织的关系,组织传播的作用对象以及如何把握传播方式的正式程度.其干预方式主要分为下行传播、平行传播与上行传播三种组织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中的学生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而非正式群体则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作一分析。一、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的含义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观点,所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群体种类。“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而“非正式群…  相似文献   

8.
教师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它虽然不象正式群体有固定的成员编制、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职务分工。但它却有特殊的规范和结构。其种类繁多,有因共同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的“朋友群体”,也有从事某一学科教学而在一起的“工作群体”,还有就是因有共同的政治观点、态度的教师,在以政治为内容交往中形成的“政治小群体”等。一般来说,学校里难得见到纯属某一种类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但是,这些教师非正式群体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1.心理相容,情感融洽;2.结构不稳,流动性大;3.有“中心人物”。 教师非正式群体存在有其必然性,但必然出现的事物并非一定都是正确的,它的作用非常复杂,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校领导如何把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这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有哪些表现呢? 1.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建立是以个人的感情、爱好、兴趣、性格、观念等为基础的,成员之间很容易相互感  相似文献   

9.
论对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前提;正确认识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及其影响,是做好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重视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作用,是做好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开展互帮互学,是做好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早期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首先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进而提出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组织所规定的特定目的和特定工作而建立的正式组织机构,如学校的科、室、教学班等,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正式群体都占主导地位。但是,在一个组织中除了有正式群体外,还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非正式的、自发的组织机构,这就是非正式群体。由于非正式群体不是由组织正式组织的,所以在组织中不占主导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群体不仅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而且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也有重要作用。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其独特的成因和存在的必然性,希望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告诉人们,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化解其消极作用将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发展。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通过加强教育,开启民智,逐渐消除非正式群体产生的社会基础;通过完善监督,强化管理,努力破除非正式群体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消极影响;通过开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积极引导非正式群体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何社会组织 ,除依靠相对稳定和规范的正式组织机构维系外 ,其内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交往深度不一的“小圈子”———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组织 )。教职工群体也不例外。正式组织 (群体 )是按照组织设计规范构建起来的 ,它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职能和严整的结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责权关系 ,对个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合理健康的正式组织为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而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式组织的运行过程中 ,成员之间由于非正式联系而有意或无意形成的满足某种心理需要的一种不定型的组织。非正式群体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讨论的“群体”概念,是指在高校学生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持续的共同活动而结成的有“首领”的人群集合体。按照这种群体的构成方式和组织原则的不同,可区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正式群体是具有较强组织性的群体,其成员的来源、地位、行为和权利、义务等都有比较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如学生班、学生会、团支部,被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等。而非正式群体则是因为某些共同的需要而自发结成的,主要靠感情来维持存在的群体,它自生自灭,一般比较松散,而且人数较少。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不一定都参加了某种正式群体,而正式群体中一般都会产生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企业非正式群体作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霍桑试验发现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对工作绩效的重要影响后,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成为了现代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处于急剧变动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以此为背景探讨我国企业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作用,认为非正式群体在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是积极的,并且能对改革事业产生推动和保护的作用,但也存在消极甚至破坏的可能,因而对非正式群体必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和管理,以达以消除破坏、转变消极、鼓励积极的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徐伟东 《大学时代》2006,(11):176-177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正常管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只要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负面效应,才可以共同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高斌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后,认为在企业的正式组织群体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提出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除发挥正式组织群体的作用外,还要重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引导非正式群体向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内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它根据班级内部构成的原则与方式以及有无明确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和职责分工的群体,如班委会、团支部、学习小组等。非正式群体则是基于志趣相投、人员性格相近、家庭背景相似、学习成绩相近等因素自发地形成的群体。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其在班级工作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农村中学非正式群体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管理工作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19.
涂德祥 《教育探索》2012,(8):117-11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活跃在高校校园的特殊群体,类型多样,特征明显,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工作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利影响.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正式群体建设、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关注其领导人,要切实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群体是两个以上大学生在共同的兴趣、目的和利益基础上进行合作与联合而形成的一种聚集状态,具有组织的群体性、资源的共享性、规模的不确定性、结构的多层次性、能力的互补性、方向的多元性和功能的复杂性等特征。这种人群集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大学生群体意识指的是处在某一群体的大学生对该群体的自我认同,以共同的价值规的认定和实现为核心内容,伴之以归屑感等情感体验。其中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主体是以学校管理当局的决策层为导向,加之不同层次的正式和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而形成的。对应于群体的不同状态,大学生群体意识可分为有组织意识和非组织意识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