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拓会议报道的创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会议新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领导讲话和程序性的会议报道。这不仅是受众对会议新闻刻板的印象,也是部分编辑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常有的惯性思维。会议新闻的这种状况.造成群众对会议新闻不愿看、不愿听.也让部分记者编辑在思想上存在着写会议难、写会议烦、写会议新闻难出新意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2.
我今天想就新闻敏感与记者素养的问题谈点意见。(一)记者贵有新闻敏感我最近与几位新进报社的青年编辑、记者交谈时,他们都为跑了很多地方而抓不到好新闻而着急。他们说,辛辛苦苦写来稿子,编辑部的同志却说稿子中间没新闻。这就使我想到,干新闻这一行,当编辑,  相似文献   

3.
提高县级台稿件在省台的采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春燕 《视听纵横》2007,(6):115-116
2006年,瑞安电台在浙江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的采用稿件达300篇,获得了全省广播新闻网县级台先进集体特等奖。作为县级台的记者编辑,我们为自己采制的新闻在省台播出感到高兴。另外,我们也借助省台的巨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扩大了瑞安的影响。我们市里也因此制订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对有关记者和编辑进行了奖励。  相似文献   

4.
记者编辑是新闻行业重要的发展因素,在新闻报道之前,需要开展新闻策划活动,来满足受众的需求,保障收视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媒体融合的趋势逐渐明显,在新闻策划过程中,记者编辑的角色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记者编辑只有抓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做好新闻策划工作,提升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本文结合记者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角色做出解析,期望能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谈起记者,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记者应具备的“三勤”——口勤、腿勤、手勤。而笔者认为,要做一名优秀记者,光有这“三勤”还不够,还应具备“三心”,即细心、恒心、责任心。细心工作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类现象,生活、工作在同样的环境里,有的记者可以写出许多好作品,而有的记者却碌碌无为。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前者的新闻敏感性强。而决定新闻敏感性高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记者细心与否。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少新闻单位都对记者实行了量化考核、目标管理,给他们定任务下指标,每月根据写稿用稿情况进行打分,以分计酬,工资奖金福利全部与之挂钩,完不成任务的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超额完成任务的则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一出台就广受欢迎,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优越性。它有效地提高了新闻运作效率。这种机制迫使记者们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到生活第一线,勤跑勤写勤思考。如此,记者业务能力和工作成绩能够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所在媒体也能更多地出现自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新闻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声誉。但…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各类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和新闻信息的直接接触人,因此在新闻的编辑和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具备丰富的新闻采访和编辑才能以及缜密的思维.本文分析了记者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如何培养记者的编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勤能补拙     
陶红 《当代传播》2002,(2):96-96
作为记者,“勤”是一个必要的素质。勤,不仅能使自己的文章出彩,还能使自己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在记者岗位上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深切地体会到“勤”的重要。勤问能借脑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尤其对记者而言,哪一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些,但哪一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精通,所以在写稿过程中尤其是写深度报道的过程中,不免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个时候,“勤”字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勤问能使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自己没有精力钻研的一些知识,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勤问能够借别人的大脑为自己所用,使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9.
徐镔 《河北广播》2004,(5):69-69,72
编辑、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报道新闻,以此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关注的是:新闻怎么写,稿子怎么编。而对于新闻发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应该说,发现新闻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新闻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新闻发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11.
写新闻要抓角度,这是挂在记者、编辑嘴边的一句行话。记者为使自己的新闻稿不与他人雷同,为使稿件能在编辑手中顺利地通过,为找角度“众里寻它千百度”。而编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仅要求记者那样做,自己也绞尽脑汁追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由此,记者、编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角度抓得好,不与它稿重复,稿子就好上。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某些记者甚至偏离事实的本质,硬挖、硬扭出一个角度。找角度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须把握事实的本质,准确把握现象与本质、新闻价值与本质的联系。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而本质是事  相似文献   

12.
题好一半文。有人讲,如果说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那么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眼睛”。标题是新闻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读者在阅读新闻之前,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标题。毫无疑问,制作新闻标题,是编辑(特别是报纸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但是要说制作标题也是记者必备的功夫,恐怕会有人不以为然。然而,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驻站的党报记者,笔者却对此深信不疑。有的同仁认为,制作标题是编辑的事,记者只要把新闻采回来就行。有的记者习惯于写好新闻后,在稿子最下面大致拟个题目,仅供编辑参考。还有个别记者甚至干脆不拟题目…  相似文献   

13.
一、语言的功能和重要性1.语言为什么重要?语言是记者最主要的工具,这个道理所有要写作的人都非常清楚,但是真正在写作时,却时常忘记语言的重要性。有些记者会陷入"意识流",想到什么写什么,还有些记者会被自己知识、文采所打动,忍不住在新闻写作中炫耀一下。但大部分时候还未发表,就被编辑无情地修改了。编辑不会帮你选择最准确的词语、最好的表达方式,也无法猜测你含义混淆的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作为记者、作为一篇报道的作者,要对自己的语言负全部责任。事  相似文献   

14.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5.
张宇 《采.写.编》2020,(1):100-10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媒行业工作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媒介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传统新闻编辑记者的角色也在发生悄然改变。新闻策划是提升新闻价值的基础和关键,而记者编辑只有准确定位自身在新闻策划中的角色,才能促进新闻报道工作水平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记者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角色,然后论述了编辑记者提升新闻策划能力的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靖鸣 《新闻传播》2005,(9):42-44
新闻工作从采访到编辑,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新闻敏感,新闻敏感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具体表现在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过程中,以及编辑的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稿件,组织版面(节目)等等。大量的新闻实践也充分说明,不仅在记者的发现,捕捉新闻和表达新闻事实的诸环节需要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7.
孙波 《新闻传播》2007,(6):51-51
法制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阅读法制新闻,可以了解社会的现状、特征、发展动态。几年来,笔者担任《普法周刊》编辑记者工作,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实际体会,觉得采写法制新闻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19.
1997年8月16日的大众日报一版,以《困难多,也不能委屈老同志》为题,刊登了记者李瑞成在全省落实离休干部“两费”工作会议上采写的新闻。这原本是一条很平常的会议新闻,但经过记者的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变成了一篇有情有景,现场感很强的新闻特写,读后给人留下清新活泼的感觉。由此,我们想到了各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这就是会议新闻报道如何突破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模式?怎样才能让受众爱看、爱听?《困难多,也不能委屈老同志》这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媒体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广播新闻编辑记者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近几年广播新闻媒体的增多、行业内竞争的加剧,对广播新闻编辑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之一要求广播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