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文汇》2012,(10):10-11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思维之美、理性之美,曾令无数科学家倾倒。在人类历史上,数学不仅促进了人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飞跃。“数学奥林匹克”,一直被认为是数学“思维的体操”。世界上不少国家开设了奥数教育和举行奥数竞赛,其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认识"奥数"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学者关于"奥数"教育价值的分析主要存在3点不足:泛化了"奥数"的教育价值,混淆了"奥数"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忽视了"奥数"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奥数"教育的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关于奥数的争论持续不断。从"奥数热"到"奥数退烧",有言论讲"奥数学得好,数学学不好",提出了封杀奥数。足见奥数的教育价值受到了质疑与否定。本文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论证奥数的教育价值不可否定,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数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目前的"奥数热"作了简单描述,同时从孩子、家长、高校、奥数成功者等的反映简单分析了出现"奥数热"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85年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至今共参加了25次,16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这震撼人心的成绩背后,却至今还没有选手获得数学界相当于诺贝尔奖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现行的数学竞赛扼杀了大多数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阻碍了大多数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选拔不出真正的数学人才;未能有效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因此,数学竞赛需要纯洁、自然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开展了20多年的奥林匹克数学教育(即简称“奥数”)发烧了,而且烧得不轻,即使讨伐声不断,无数的“奥数利益相关者”仍在“为奥数狂”。“奥数热”已经成了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影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痼疾。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2006,(3):63-64
新闻回放: 一边奥赛得金牌,一边高考得零蛋 中国队获第46届奥数竞赛团体第一 第4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8日晚在墨西哥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结束。中国队以总分235分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美国队和俄罗斯队分别以213分和212分获第二和第三名。  相似文献   

8.
【小引】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奥数培训本来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在学,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有人说,奥数加分就像一场地震,先波及到初中,然后是小学,不断向低龄孩子扩张。  相似文献   

9.
"奥数"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是全世界高中学生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由具有数学天赋或对数学非常有兴趣的中学生参赛,为发现数学人才做出了贡献.因为爱好、特长而学习奥数是学生的自由,奥数本身没有错,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奥数.有人说"奥数无助于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片面的,说奥数教育是"万恶的"无疑也太夸张了,但不可否认奥数教育的确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奥数学习是中国数学教学的一项特色,从小学开始就普遍存在奥数内容的教学。一直以来对于奥数的看法大多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有人认为奥数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实际上奥数知识的学习对于思维的提高拓展是有极大作用的。本文主要从高中学生的角度对于奥数数学的学习进行探讨说明,对于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归纳,让奥数学习更好帮助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