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应站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切实为每位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而宽厚的基础。这一基础可以确认为以“基础学力”为发展基点的“基础教养”。在学生“基础学力”、“基础教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最为基础的核心课程,发挥着非同一般的“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为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决策研究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通过教育科研 ,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以及“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 ,发展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制”全面论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加强工艺教育也是强国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对“工艺”的偏见和误解十分不利于我国工业发展。应该从大处着眼,尽快改变认识,提高国内的工艺水平。根本的解决方法之一是高等学校应合理设置课程,理解并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的要求,加强技术基础课,加强工艺教育,发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应该奠定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而这四方面基础的统一点就是化科学知识。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失去基础和轴心,所有的“五会”、“创新”、“能力”等,皆是虚幻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基础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断适应和满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陈中学 《成才之路》2009,(30):33-33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普高热”持续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越发复杂,学生基础素质差异很大。质量参差不齐,课程基础较差。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现阶段基础教育的“失败者”,初中的学习经历在学生内心留下了阴影,使之有失败感。来到职业学校后,这种失败感继续影响学生的心理,成为专业学习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吴榕 《新疆教育》2012,(23):4-4
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艺术设计的概念也在变化。作为先期准备阶段的美术基础教育必然要相应地变化。那些靠身体力行和单纯的技能所支撑的艺术设计形式已经或正在被新的观念和形式所取代。过去的基础教育不能服务于今天的创作和设计,今天的创作和设计需要有新的基础与之相适应。很难想象多个世纪以前被认定的基础教育能够满足当今的艺术和设计需要。我们不能容忍学生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阶段或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和培养一个“过去时”的美术基础。文艺复兴时代“三杰”的成功之路,并不适宜我们现在的学生按图索骥重走一遍。  相似文献   

8.
寻找失落的基础:基础教育“基础”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有被遗忘的趋势,这一趋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把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理解成“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失落了“基础”的基础教育与其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基础的教育本质发生了位移。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差异与均衡”、“基础与创新”等基础性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对“基础”内涵的科学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背景中小学教师在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要胜任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工作,不得不走上教育研究之路。教育研究已经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教育学科的反思与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发展更加激发了教育学者的学科自觉。基础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学科尊严拾回、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当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日臻成熟,面向最具基础性地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研究群体最多的基础教育之“学”长期以来却是缺失的。从知识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和政策逻辑来看,基础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理应有其“合法”地位。基于学科边界和基础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基础教育学是研究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价值和影响机制的学科,这也成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内部划分、处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依据。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追寻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探寻基础教育的“中国根基”与“世界话语”。为此,应构建具有文化基因和实践基因的基础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科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学的建设将为教育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从稚嫩走向成熟,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以及基础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1.
“新基础教育”以面向21世纪、创建中国基础教育新型学校为主要课题,以系统的现代教育观念为基础,强调更新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强调更新师生在校生存方式,使之由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在班级建设方面,我们体会到,“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创建民主集体,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这是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而这四方面基础的统一点就是文化科学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失去基础和轴心 ,所谓的“五会”、“创新”、“能力”等 ,皆是虚幻的。学校首先是读书求学的地方 ,把特定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是学校工作实体。失去实体的改革 ,是与时代发展趋势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这是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而这四方面基础的统一点就是文化科学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失去基础和轴心 ,所谓的“五会”、“创新”、“能力”等 ,皆是虚幻的。学校首先是读书求学的地方 ,把特定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是学校工作实体。失去实体的改革 ,是与时代发展趋势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4.
《湖北教育》2002,(4):15-15
2002年,我市将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推进各项教育工作:第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并完善基础教育“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建立“一保二控三监管”的工作责任制,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人才及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之一的《中国基础教育60年(1949—2009)》(以下简称《基础教育60年》)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和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让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权利已成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念,于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教育经费供给、师资分布、教育资源、生源分布等不平衡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较严重的失衡,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  相似文献   

18.
当前,如何认识基础教育的实质,是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分析“双基”的时代含义与“基础学力”的时代内容出发,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思想,无疑意味着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除必须使受教育者履行义务以达到规定年限的教育外,还应该进一步增强义务《育的基础性和公共性,真正使义务教育既完成规定的年限教育,又达到基本的水平教育,水平《育应该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概念新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的“基础”包含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与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三个方面。基础教育的外延,从广义来说包括:胎教、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青年和成人的基础教育以及其他用以满足全民基本学习需要的基础教育形式。从狭义来说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扫盲教育、特殊人群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学校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干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的变化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此,高校要充分研究大学生的现状,变“必修”为“选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