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当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首先是震惊,其后是一种久久的惋惜,惋惜的不是这个教师教育机智不够好,教育观念尚且陈旧,而是两个孩子被伤害的心灵。 事情是这样的: 一节音乐课,年轻的音乐老师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格外吸引孩子注意的是,裙子上粘着各种颜色的五角星。他们知道,谁听讲认真,谁积极动脑,谁回答准确,都能获得一颗五角星,并可以自豪地贴在自己的脑门上。这节音乐课上,孩子们学习得  相似文献   

2.
韩大林 《教书育人》2012,(23):38-39
提起教育事件,我们总是联想到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大事情,其实这样理解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教育中发生的小事情是不是也应该归为教育事件呢?这还要从什么是教育事件谈起"。事件"一词在《汉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是事项、事情、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事情也是事件的一种。在教育领域中有很多小事情,如果这些小事情不及时处理就会变成大事情,并非大的事情是  相似文献   

3.
幺少颖 《小学生》2005,(11):F0002-F0002,3
不管人们承认与否,随着教育的社会性深化。家庭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对孩子的教育。但非常令人惋惜的是,和学校一样,不少父母亲忽略了“人性化教育”这一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八月情炽     
对热衷上网的教师而言,这个暑假注定是难忘的。“新教育实验室第三次研讨会”和“《教师之友》第一期高级研修班”——新教育在线的这“两会”,使江苏扬州的翔宇教育集团成为全国网友向往之圣地。思想的收获一时看不分明,仅“李镇西之家”和“教师之友论坛”上有关“两会”的图片,就足以让没有参加的教师既大饱眼福,又惋惜不已。  相似文献   

5.
赵璐 《山东教育》2006,(7):37-38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杜威于1897年发表的他早期的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距今大约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反思一下杜威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黄尧 《职教论坛》2002,(1):39-40
社区教育这个概念被普遍认同和接受,是近些年的事情,前些年还是鲜为人知。社区教育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大家感到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回答。王湛同志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1)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当前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一般以大中城市的城区或县级市为单位进行,在这个区域内,社区有一定规模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和开发,可以在较高的层次上实行教育的统筹领导,可以…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说我已经形成了写作的习惯,更不是说我在写作方面有了什么建树。坦白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教育教学方面题材的写作,我都处于“想写又害怕写”的境地。因为我一向都以为教师的工作太平凡,自己既没有新颖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令人难忘的事情,每天忙于繁琐的工作,哪有什么时间写作?何况教育科研大约是教研工作者的事情。如果不是父亲的启发和引导,我至今还会觉得写作是一件苦差。从教超过40年的父亲对我说:现在的教育形势不同了,几年的师范教育、一张毕业证书就教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终身教育已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本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发,让人惋惜,令人深思。笔者从校内等多方因素探寻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并从加强荣辱观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正 《四川教育》2006,(11):15-15
写好教育叙事,关键是善捕捉,巧联系。 善捕捉,选好材料是基础。教育叙事要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而记录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我们去选择、去发现、去辨别,因为好的事件是叙事的开端,也是基础,更是成败的关键。然而,生活中的事情成千上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都在变化,记录什么样的事,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这事情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普通的;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熟视无睹的。我们尤其要关注那些普遍存在的、熟视无睹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但又是最有价值、最具有普遍意义、最能反应教育教学现象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平凡中找出伟大,从普通中发现特殊,从一般中收获精彩。  相似文献   

10.
刘春芹 《现代语文》2007,(3):102-102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不应该护短,能不能护短,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加以讨论,因为“护短”本身就是不对的。但是,有错必揪也不见得可能,毕竟班主任也是人,精力有限,即使是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决心,但整天被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有时候适当“护短”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基础,是制约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还在家庭教育的误区辗转徘徊,从而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个别学生和家长甚至还发生了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悲剧。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孩子的失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可能靠第二次、第三次补教,它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然而,人们往往对家庭教…  相似文献   

12.
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隔代教育是相对亲子教育而言,所谓隔代教育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儿童亲生父母把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交给上一代家长来承担的教育方式。纵观古今中外的家庭教育历史,隔代教育现象源远流长,但是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这一期我们刊登了杨方忠老师的文章《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理论应该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中国的现代化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国当下的教育,已经成为满脑子应试教育的新八股教育,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鞭辟入里,对现代化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论阐述。新八股这个病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药来治,是最为有效的。尤其可贵的是,写这篇文章的杨方忠老师多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的思考来自教学的第一线,这就更说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是什么,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希望大家来关注这个问题,希望广大第一线的教师也能参加到这个讨论中。  相似文献   

14.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读来先是令人心碎,继而令人感动,最后让人感慨万分:老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一个孩子的命运,这真是一件马虎不得的事情啊![编按]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忠 《生活教育》2011,(17):23-26
这一期我们刊登了杨方忠老师的文章《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理论应该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中国的现代化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国当下的教育,已经成为满脑子应试教育的新八股教育,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鞭辟入里,对现代化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论阐述。新八股这个病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药来治,是最为有效的。尤其可贵的是,写这篇文章的杨方忠老师多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的思考来自教学的第一线,这就更说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是什么,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希望大家来关注这个问题,希望广大第一线的教师也能参加到这个讨论中。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与高师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大众化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高师成人教育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适应高师教育大众化和教师教育崛起的形势;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高师成人教育也应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教师教育需要有一个开放灵活的体系,高师成人教育是构建这个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教育中,职前职后一体化势所必然,高师成人教育参与其中,应该是水到渠成、顺乎自然的事情;教师教育必须推进信息化、现代化,高师成人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教师教育必须转换运行机制,高师成人教育机制的改革更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是与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如若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评价不到位,或者有问题,甚至有错误,会导致幼儿园教师去做不该做的、不会做的事情,甚至去做错误的事情。鉴于幼儿园教育的多元性、复杂性,文章呼吁应该淡化幼儿园教育评价的行政性和控制性,避免教育评价中不切实际的标准和要求,让幼儿园教师去做他们该做的、能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这个命题主要是讲在新课改中,教育行政部门(这里面主要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领导和引领,更直接的是推动和参与。应该说,这几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课改的会没少开,文件没少下,领导的话也没少讲,但似乎就完事大吉了,就算高度重视了。其它事情由教研部门具体操作就是了。其实,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大量、细致和具体的工作去做,  相似文献   

19.
世间的事情无奇不有,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步步依循学校教育路线老老实实走过来的,但仍然还是少不了一些敢于突破常规的人,比如说不让孩子接受正常的幼儿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是回家自己教。  相似文献   

20.
于青 《学子》2012,(1):59-61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可当回首童年时,很多人对童年的记忆感到模糊不清,甚至找不到它的足迹,怅惘若失颇为惋惜。现今的孩子接受的是优质教育,如果长大后的他们还拥有这样的遗憾,则意味着教育的失败。给孩子们留下童年的足迹,这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