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最爱看《中国钓鱼》杂志的追忆篇。尤其是手竿钓大鱼的文章,看后真过瘾,总想着自己何时能亲身体会一次。今年5月12日,我终于用手竿钓到一尾大草鱼,圆了我多年想钓大鱼的梦。 5月12日,星期天,晴天,气温15~25℃,微风。凌晨4时  相似文献   

2.
我曾对1984~1996年《中国钓鱼》杂志“追忆篇”中的71例钓大鱼经验和1994~1996年109例《我的钓鱼照》栏目的内容,按选位、气象、看漂、提竿、遛鱼、饵料以及所钓的鱼类和使用的竿、线、钩,分别进行登记,建立目录,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并结合本人实践,谈以下几点粗浅看法,与广大钓友商榷。  相似文献   

3.
圆钓大鱼梦     
“伙计,快拿抄网帮帮忙!”我大声喊。眼见竿线被大鱼拉成一字,“咚”的一声线断了。“唉!”大叹一声,妻子醒了,她嗔怪道:“又梦见大鱼跑了是不是?”她已听惯这类梦语了。 我虽垂纶多年,嗜钓成瘾,然而钓绩平平,从未破3斤大鱼纪录,大鱼梦始终难圆。我定出钓10斤大鱼的目标,为了使这一目标成为现实,除向钓友请教外,还向书本求教,订阅了《中国钓鱼》,购买了各类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钓鱼》曾刊登我写的《秋季海竿水库钓大鱼》一文,文中谈了一些体会和做法。本文《再谈海竿水库钓大鱼》,算是对前文的补充。一、注意发现大鱼踪迹,确定施钓水域,寻找合适钓位大鱼活动,总是有表象,有踪迹,有端倪可察的,只要用心去研究、观察就能发现它经常出没活动  相似文献   

5.
颜恒 《中国钓鱼》2006,(2):45-47
2005年第五期的《中国钓鱼》杂志,在“谈经说技”栏目里刊登了一篇题为《手竿钓大鱼五要素》的技术文章(下称《手》),安徽作者刘双平钓友把手竿钓大鱼归纳为五个方面,也是作者长期实践的结果,对此我认为是可信的,读之亦有教益。  相似文献   

6.
致钓友     
定龙钓友: 你好吗? 读今年第一期《中国钓鱼》,看到你在害大病时为我们写的《劝钓》,很感动。你在放疗的痛苦中,还这样惦记着我们,生怕我们也有什么闪失。 我们素不相识,是《中国钓鱼》让我早就认识了你——你写钓鱼,我读钓鱼,是钓鱼把我们  相似文献   

7.
本人是名教师,又是一个铁杆钓鱼迷,和《中国钓鱼》结缘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一年,学校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每个教职员工必须订份刊物。我想,若是有本关于钓鱼方面的刊物就好了,就把当年的《报刊目录》翻了个遍,终于找到了刊号为82-688的《中国钓鱼》。从此,《中国钓鱼》就成了我的老师和朋友。  相似文献   

8.
手竿钓大鱼     
我从小就喜欢钓鱼,就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有机会就钓上一次。离休以后,钓鱼成为我晚年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带给我欢喜,带给我快乐,使我精神舒畅,也使我身体日益康健。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中国钓鱼》钓大鱼的“纪录台”栏目,从中可以想见钓友们的垂钓实力,但心中佩服之余不由感慨:鱼长这么大,这么重,得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呀。若不是“纪录台”告知我们,绝大多数的钓友也许还不知道有那么大的鱼呢。  相似文献   

10.
《钓鱼》杂志社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自2000年订阅《钓鱼专刊》以来,我从中学到不少钓技新知识、了解了钓坛新动态和各种新钓具,真是受益匪浅。《钓鱼专刊》改为周刊,今年又从周刊升级改版为《钓鱼》杂志。告广大读者,订阅《钓鱼》杂志,可加入读者俱乐部,并免费赠送钓鱼背心一件。在订阅杂志前,我心里还在想,送钓鱼背心,怕是不可能的事,全国订阅杂志的读者成千上万人,送得了那么多?可万万没想到,最近我就收到了贵社寄来的钓鱼背心,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我也成为读者俱乐部的一员了。当我第一次穿上钓鱼背心去钓鱼时,那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钓鱼》杂志党伯杰副主编:中国的钓友们:恭贺新年愉快! 在过去的10年中,每年我都数次去中国钓鱼,但是,去年——1994年一年中我一次也没去。 我今年已68岁了,身体一直非常健康,没得过病,我想这多亏了钓鱼活动。 但是,1994年2月我患  相似文献   

12.
秋钓大鱼     
本人钓而上瘾有10年之久了。记得最早对钓鱼真正感兴趣是在1986年,那一年是我读硕士学位的第二年,课题进入攻关阶段,劳累之余跑到了颐和园,被团城湖钓鱼盛况所吸引(那时的团城湖钓者远比现在多,而且鱼也好钓,特别是鳜鱼),结果养成了观钩的爱好。1988年毕业,分配到某部委管理干部学院任教,宿舍在永定门火车站旁,与之一河相隔的陶然亭公园立刻就成我新的观钓地。工作环境的相对轻松与虽然不多但衣食有余的收人,终于使我完成了从观钓者到钓鱼者的转变。大概是读书而又学工的缘故,我决定按有关参考书作一套海竿。当时正有一本钓鱼…  相似文献   

13.
我今年65岁,从15岁开始钓鱼至今已有半个世纪钓龄,您要问我钓技如何,那可是水蝎子——不怎么着(蜇)。虽然近年有所长进,那也全得益于我的良师益友——《中国钓鱼》。我是从2002年退休后开始认识《中国钓鱼》的,屈指算来,我已经是《中国钓鱼》"五年级"的学生了,"学业"有所长进不说,只说说我对《中国钓鱼》的新感受。今年,当我拜读《中国钓鱼》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钓鱼》杂志1999年第九期“编者的话”《钓大鱼切勿打开止旋钮》提到,用海竿钓上大鱼,打开绕线轮的止旋钮(逆止开关)遛鱼是错误的操作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认为此说是不全面的。钓友们使用的绕线轮,有的带曳力装置,有的不带。如使用不带曳力装置的绕线轮钓上大鱼时,无法自动放线,只能靠打开止旋钮(俗称锁),用手控制绕线轮遛鱼,否则,会因绕线轮无法放线收线而断线、折构或拉豁鱼嘴导致跑鱼。 十几年前我购置了海竿和不带曳力装置的绕线轮,起初由于不懂得放线遛鱼,好多次钓上大鱼又让鱼跑了。后来经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15.
颜恒 《钓鱼》2004,(23):34-34
由吉林杨元成钓友发表于《钓鱼》杂志2004年第9期的一篇《浅水钓鱼“五要”》的短文,引发了多期对软竿硬竿钓大鱼的争鸣。作为参与争鸣的作者之一,我始终坚持“软竿难敌大鱼,而硬竿才是钓大鱼的利器”这一观点,并在前两篇争鸣文章中就这一观点对软竿钓大鱼的缺陷作了较为客观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垂钓爱好者,作为《中国钓鱼》的忠实读者,我首先感谢《中国钓鱼》能够为全国各地的垂钓者提供这样一个各抒己见、共同切磋钓技的园地;更感谢编辑及征文评选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将“父子钓情”献给更多的读者。 拙文《父子钓情》能够获奖,是我始料不及的,此时此刻,我除去激动,想得最多的,还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一个风雨天,我正入迷地看《中国钓鱼》,耳畔忽传来老伴的呼唤声:“老易,家中的辣椒粉吃完了,帮忙剁点好吗?” 老伴平时对我钓鱼很是支持,如今让我干家务事我自然应该服从,于是极不情愿地放下杂志去剁辣椒粉。我一边剁辣椒,一边仍在想着《中国钓鱼》介绍的垂钓经验和鱼饵配制。剁着剁  相似文献   

18.
说起钓鱼     
你说我一个女人家怎能钓出这么多鱼?你还问我这“高明”的钓技从哪儿学来的? 实不相瞒,我这点小小的钓鱼本事全是丈夫手把手教出来的。丈夫又是从《中国钓鱼》里学来的。  相似文献   

19.
    
可能是巧合,也许是缘份,《中国钓鱼》创刊之时,正是我的离休之年。离休之后,我幸运地年年订阅《中国钓鱼》,每年装订成册,整整齐齐地摆在我的床头和书架上。许多离退休的老同志、老钓友,饭后茶余挤到我床前,翻阅着一本本《中国钓鱼》,念钓鱼经,唠家务事,或忆往夕,念旧情……是《中国钓鱼》紧紧地把我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家住黄河边,钓鱼就成了我的最大爱好。每逢假日,便和小伙伴们相约在河边.一根柳枝做钓竿,一段线绳做钓线,鱼钩是用缝衣针做的,鱼漂是用一段油菜杆做的。那时候河里的鱼真多,尽管用这种很原始的钓具,但也能钓到不少鱼。周年代闹粮荒的时候,多亏了我钓的野鲫鱼熬的汤,全家人才度过了难关。从50年代学钓鱼钓到ed年代末,鱼钓了不少,可很少钓到过1千克以上的大鱼,尽管当时黄河里的鱼很多,而且有不少大鱼,但大鱼总像回避着我似的,不愿光顾我。我想了许多办法,柳枝钓竿也换成了10多NJ“线子”(用石头牵引抛进河里的一种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