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于都 《军事记者》2010,(10):31-32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文章的作者魏巍。这是一篇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文章,这是一位被称作“毛泽东时代的战士”、被国人尊敬的作者。因为透过作者描述的“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2.
市面上正火着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甭管这本书叫不叫寓言,反正它是供成年人看的。故事梗概如下: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有两个小家伙是老鼠,一个叫“嗅嗅”,另一个叫“匆匆”。另外两个家伙则是小矮人,一个叫“哼哼”,另一个叫……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一位美国朋友问我:“你知道在美国最受公众欢迎的人是谁吗?”“谁啊?”“此人不是总统,也不是艺坛明星,而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克朗凯特。”克朗凯特是电视新闻编辑和播音员。自1952年初露头角后,他名气日增,同行们称他为当代最闻名和最受尊敬的新闻广播  相似文献   

4.
魏魏 《军事记者》2001,(4):10-11
“名篇背后”这个新栏目本期与读见面了。此栏目主要是介绍新闻名篇的成经过和写作经验,以及未写入中的一些鲜未人知的事,既是对名篇的补充,又是“画外音”。首篇我们特选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的体会章,如果读阅后从中得到某些启迪,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欢迎军内外作给本刊赐稿。  相似文献   

5.
《报刊之友》2010,(6):63-63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河南郑州人,著名作家:1950年,魏巍调入解放军总政治部时恰逢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作为总政《谁是最可爱的人》封面派往前线的部队文化工作者赶赴朝鲜前线:  相似文献   

6.
魏巍驾鹤西去了,新闻媒体刊发有关他的讣告性消息第一句话是:8月24日。曾创作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著名散文家、小说家魏巍因病去世,享年88岁。紧接着见诸报刊和网络的许多回忆、怀念魏巍的文章中,几乎篇篇都说及他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可见《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大家不约而同地视为魏巍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他标志性作品.  相似文献   

7.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名作与魏巍的名字联在一起。名作问世,很快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指,半个多世纪以来,演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称。魏巍的这部三千馀字的报告文学也因此成为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至今依然作为经典不断地重印。《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但收入语文课本,还译成多国文字发行国外。盲文出版社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盲文读物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8.
近视的苦恼     
我只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是,我的眼睛却偏偏过早地近视了。医生说是假性近视,可以治好。妈妈整天让我做眼力保健操,我却三下五除二地做完了。因此,我的视力慢慢地越变越坏。那次,我正在大街上走。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没有呀,后边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我又往前走。突然,一个人在我的背上拍了一下。“唉,原来是你呀。”我说,“吓了我一跳。”“我叫你好几声,你向后看时看到了我,为什么你不理睬呢?”她问我。“我、我……”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让我这双不争气的眼近视了呢。还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9.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21世纪第一个金秋时节,鸭绿江面再度回荡起这曾令亿万人民激动、振奋的歌声。 这是一支由50余名志愿军老战士组成的特殊团队。他们中有的肢体伤残,至今体内还留有敌人的弹片;有的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其中最年长的78岁,最年轻的也有6l岁了。所有的老人都表示,这是他们一生中第二次入朝、但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他们不想留下终身的遗憾。 为纪念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这些健在的老战士从中国各地会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两个年轻的新闻系实习生,兴味十足地去采访一位大红大紫的歌星,谁知一到场,傲气十足的歌星对他们两位“准记者”的来访,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在这种十分尴尬的境遇下,其中一位却没有泄气,从容地站起来为那位歌星点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不要用这种眼光看我),于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歌星对他们笑了……故事中那位点歌的小伙子,现在已是我的采访课教员。他是在给我们讲“怎样和采访对象打交道”时,给我们讲这件他亲身经历的往事的。他说:“做记者,首先要做人,做人就要不卑不亢。”他叫傅义红。人如其…  相似文献   

11.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12.
我从未遭遇过如此冷峻拒绝的采访对象 许鹿希,初见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她是谁;如果我说“她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大家就明白了:但是,这却是许鹿希最不愿意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因其艺术的造诣显赫一时,前往他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求画者纷至沓来。这使得赵孟■心上也痒痒的,开始有了追求享受及酒色的念头。 一日,赵孟■产生了再纳一妾的念头。想法一传开,巴结他的人踏破赵孟■家的门槛。张家姑娘漂亮,李家小姐靓丽,说媒者弄得赵孟■成天笑容满面,恰似春风上了眉头。有一天,赵孟■难捺激情,到后院找到自己夫人商议,赵孟■周旋了半天后才一脸堆笑地对管夫人说出“正题”。夫人忙说:“对此我也知晓……”说着,夫人流下了眼泪。“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你,看后你如果愿意,就自拿主意吧…  相似文献   

14.
在地处河南省汝州市伏牛大山的“西部”军营里,官兵们亮开歌喉又唱响了一首深情呼唤台湾的新歌《等你归来》。该歌声调柔和,音色优美,感情豪迈,激奋人心。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词同曲作者竟是一个人伍刚满一年的普通士兵。 该士兵叫王立志,是1998年12月从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烟台入伍的。现为该仓库文化哨所哨兵、班长。近日,他自己作词作曲的《等你归来》这首歌,不仅反映出了他的思想、才干,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胸怀大志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正如歌中所唱的:一天一天我们翘首相望/望着大海的那一边/我的亲人啊!台湾/你是否对…  相似文献   

15.
夜深人静,只听见蛐蛐的叫声.忽然,从文具盒里传出一阵说话声,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橡皮妹妹说:“你们说,我们中谁最有用呀?” 铅笔大哥接着话题说下去:“当然是我了,你看,小主人一天之中都离不开我,没有我,计算、演算、画图、写字都无法进行,再说……” 直尺弟弟打断它的话,说:“不对,应该是我,没有你,小主人还可以用钢笔嘛,没有我,就不行了,就没法测量、画图,当然是……” “ 不对,”橡皮妹妹生气地说,“我看还是我吧,没有我,小主人的作业就又脏又乱,有了我,作业本才会如此整洁,我看应该是我!” 就这样,…  相似文献   

16.
江泓 《河北广播》2006,(4):56-57
频道内部的年轻同事一直叫我“江老师”,开始不过是新来的实习生刚出校门见谁都叫“老师”的习惯使然,可后来真叫出了一些“好为人师”的坏脾气恐怕也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后悔,多少人不服气?不知道,反正一日为师,就要自觉把“传帮带”的工夫做到位,这却是我所奉行的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7.
“俗”有三六九等。最低的一等是“恶俗”:比如农村妇女跳在房顶上骂街、脱衣舞,还有一种叫“黄片”的电视片。稍低一等是“低俗”、“庸俗”:比如巨肥的妇女绷条健美裤、形成视觉污染的店面设计、拼命想叫人笑却愈加让人觉着可怜的相声,还有一种叫“娱乐片”──让人难捱的武打片。好的一等,就是“通俗”:比如《好汉歌》、西湖、新年贺卡、《渴望》,以及好莱坞制作精良的好片子……。那这“通俗”和前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有三点:它健康,高妙,接受者喜闻乐见。健康与否这一问题,世人心里有杆称,无需赘言。如果把这一点搁下…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5,(8):29-32
我在经济日报也好、人民日报也好,特别是经济日报,没有人叫我“范总”,都是叫“老范”,到了人民日报以后,大部分人都管我叫“老范”,后来有一些人开始叫我“范总”,但是我觉得“老范”更亲切一些。  相似文献   

19.
雷锋、焦裕禄、蒋筑英、张海迪……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但人们可知,是谁报道了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从而使他们享誉全国的?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十有八九并不知道。不说别人,我夫人和儿子读报,就从来只看“热闹”而不管作者是谁。夫人一次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到报上刊登的一件事。我一听,那不是我写的吗?遂问作者何人,她道没注意。本人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时间不长且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记者,压根儿就没名,只偶然写一两篇东西,故连自己妻儿都不关心我的什么名不名。这也罢了,但我心中挺有名的那些记者,竟也多不为人所知,不禁使我心  相似文献   

20.
最浪漫的墙     
《中国新闻周刊》2007,(41):91-91
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的著名景点实在是多得让人数不过来。以至人们很容易忽略掉一座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墙——整个墙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世界各种语言写出的”我爱你”: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据说这墙壁上的语种有311种之多,甚至连手语的标志和其他一些原始符号都被写上去了。仔细观察,中文的“我爱你”,简体字和繁体字都在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