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位教师教授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以自然景观的差异创设教学情境,然而两节课学生的反应却不同,原因何在?请看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师:谁能描述一下窗外的景观?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师:若是秋天,应该怎样描述呢?生:秋高气爽。师:东北地区冬季的景观又是怎样的?生:白雪皑皑。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观差异呢?生:由于气候的不同。师:组成气候的要素是什么?生:(在师的引导下)气温和降水。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的气候。教学片段二:师:放寒假了,  相似文献   

2.
教学现场 师:孩子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 生:姓孙! 师:怎么知道的? 生:主持人介绍的。  相似文献   

3.
师:从文字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师:一天有几个小时? 师:他睡了几个小时?你从哪里了解到的? 师:怎么计算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5.
邱运来 《师道》2014,(10):28-30
师:各位同学,请问什么海是没有水的呢?生:死海。师:不对,死海也是有水的.只是盐分含量不一样。生:脑海。师:从科学的角度看.脑海里也是有水分的。但是,脑子一定不能进水。(哄笑)  相似文献   

6.
陈云全 《教师》2012,(26):86-86
片段一:寻找身边的角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上学都要在胸前戴上什么?生:红领巾。师: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师拿出一条红领巾)你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三角形。师:三角形上都有三个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个新的图形朋友。(板书"认识角")师:大家说说看,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角?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情景一:教师在讲课,忽然发现后排两个男生在窃窃私语。师:在干吗?生:没干什么。师:为什么不听讲?生:……师:出去!教室外边站着!  相似文献   

10.
师:请找出文章中体现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之间感情的词句。.…. 生:我找到一个词:抚摸。 师:把那句话读一下。(生读) 师:说说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植树的季节     
何晶 《青年教师》2005,(7):31-32
师生问好 师: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学生木然,师提示)生: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气氛融洽了许多)师:同学们可真精神!生:老师更精神!师:我相信这堂课,同学们能表现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受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一片欢笑声中师生进行了如下对话:师:我们以前见过面没有?生:没有。师:你们看见过我的照片吗?生:也没有。师:你们看见过牛或牛的图片吗?生:见过。  相似文献   

13.
简单的计谋     
记得是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我遇到了这样一位学生。下面是我们简单的对话。生:老师,请问你什么时候过生日呢?师:你怎么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呢?生:因为我想在老师过生日的时候送礼物给老师。师(很感动):你们还是消费者,好好学习就是最好的礼物。生:老师,我想和你交朋友,可以吗?师:当然可以。生:那么,朋友之间是不是没有秘密的?师:是的,朋友之间要坦诚,不能有所隐瞒。  相似文献   

14.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9块月饼和3个盘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答? 生:把9块月饼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分的?  相似文献   

16.
一、鸡蛋的观察及卵生概念的研讨师:(出示一枚鸡蛋)这是什么?生:鸡蛋。师:你们可知道鸡蛋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各抒己见。)师:同学们的说法各有不同,鸡蛋到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朱成星 《广西教育》2011,(25):39-40
【教学片段】上课钟声一停,老师开始上课。师(朗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赞美哪儿的诗句吗?生:扬州。师:你们真聪明。扬州美吗?(电脑出示扬州风光图片)  相似文献   

18.
令狐昌和 《贵州教育》2009,(11):44-44,46
案例 片段1 课件出示游乐园图。 师: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人们在坐过山车、小火车、摩天轮。 师: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坐小火车吗?生:12人。 师:你是如何计算的? 生1:我是一节一节地数的。 师:一节小火车里面有几人?  相似文献   

19.
有位老师执教北师大版教材"分苹果(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这样开始的: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夏天。师:夏天有什么特点?生:热。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生:喜欢。师:喜欢吃什么水果?(由于前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的操作及观察能力。分苹果,导新课师: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led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2个。(师板书:2个。)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1个。(师板书:1个。)师: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个Z生:每人得半个。(师板书:半个。)师:半个怎样用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点评:教师从分苹果的实例中,说明需要引进新的数——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