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导员》2013,(2):2+65-66
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地处美丽的亚运村,一校两址,分为高、低两部。现有教职工73名,26个教学班,学生860多名。是一所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区级示范校。学校在"创造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六zhi"人格为重点,以"大艺术观指导下的艺术教育"为特色,传承民族艺术精华,铸造教育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育人之路。不仅在亚运村地区享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45年,是以革命先烈盛易三而命名。学校始终秉承"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千万栋梁。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小学幸福教育探索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幸福文化"为主题,建立了"浸润精神关注生活"的幸福"星火"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幸福的道德体验和实践中,奠定终身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寻,并在追寻中获得幸福。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为实现其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应构建具有幸福特色理念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实施"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和重要途径。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把"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以  相似文献   

4.
《教师博览》2011,(7):1-1
"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这是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校长王祥高对"幸福教育"的诠释,也是他在教育的沃土上躬身实践的目标。他倾情于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敢于开拓。他坚持"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幸福"的理念,以前瞻的眼光,始终以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让学生以良好的成绩创造未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将"幸福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从学校文化、幸福课堂、幸福课程、幸福活动、幸福评价及幸福教师六个方面发力,培养师生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其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为获得幸福而热爱教育、享受教育的目标。为此,学校努力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营造"快乐发展"的文化氛围,让整个教育过程充盈着幸福的元素,让师生在礼爱的氛围中共同成长,并在成长中具备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魏华 《中国德育》2014,(1):51-51
正狮岭小学在"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形成了五大德育特色。过渡年级巧"衔接"为促使学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校开展了深港两地幼小衔接研究和深港两地小初衔接研究。在小一新生中,举行"我的经验分享会""倾心会",以谈话和游戏的形式让学  相似文献   

7.
白玉荣 《教书育人》2012,(25):34-35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幸福"字眼频频亮相,"共建幸福中国"、"提高幸福指数"、"创造幸福生活"等跃然纸上。学校是编织师生幸福的摇篮,是催生幸福因子、播撒幸福种子、传承幸福文化的高地,承载着为民族的未来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幸福教育积极应答了构建幸福社会、创造幸福生活、提高幸福水平的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学校的发展是伴随着学校文化精神的引领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幸福的教师亦如此。教师的幸福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教育生活的认同和创造。追求教师幸福的管理就意味着学校要搭建平台、给予机遇,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体悟幸福、拥有幸福、创造幸福、实践幸福。一、让教师成为幸福生活的体悟者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2011,(8):73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确立了"幸福的老师培养幸福的学生,让芳草地成为阳光殿堂"的理念,把"为幸福加油"作为集团德育主题,力求在"幸福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师生创造幸福、感知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为师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把"为幸福加油"这一主题分解为认识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共享幸福四个部分,使学校德育主题  相似文献   

10.
追求幸福是人一生的终极目标,教育的主体是人,当然不能离开以人的幸福为目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强制、学校教育功利化和学生个性价值缺失等原因,学生的幸福感不断降低甚至缺失。所以必须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和提升能力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孕育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是一个成长平台,只有为师生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师生拥有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校以师德带生德,以师生共成长为立足点,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感悟幸福、体验成功的"幸福场"。一、师德教育"知行合一",教师有激情1.领导重视。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启动了校级师德讲堂,建立了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以“教育即幸福力的养成”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勤发现、善审辨、会欣赏、能创造的幸福学生”为育人目标。“幸福”与“创造”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学校鼓励学生“用双手创造幸福”。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幸福力,学校建构了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科创教育是学校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围绕顶层理念文化与顶层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13.
"办一所让人幸福成长的学校"是教育者的梦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间的一所普通中学,东莞市第一中学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为宗旨,努力探寻"幸福教育"的真谛;以"适性求是,成人幸福"为实践路径,开展基于幸福成长目标的"5H"校本教育改革;以知行精神为理性反思准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构富有生命活力的幸福教育观念体系。一、幸福教育真谛:适幸福之"性",求幸福之"是"追求幸福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什么是"幸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实现专业的发展,学校提升教育的品质"为总目标,凸显六大重点:营建"精美雅致、温馨和谐"的幸福校园,彰显"赏识互助、润泽生命"的幸福文化,争做"身正学高、敬业乐教"的幸福教师,打造"教学相长、自主合作"的幸福课堂,实施"张扬个性、才艺双全"的幸福课程,培养"仁爱谦和、智慧阳光"的幸福学子,唱响幸福教育的品牌之歌。  相似文献   

15.
马丽群 《学子》2014,(7):18-19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寻,并在追寻中获得幸福。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为实现其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应构建具有幸福特色理念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实施"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和重要途径。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把"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6.
少先队活动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先队员接受教育的重要载体。黄桥实验小学以"幸福教育"为抓手,力求在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本文试图从学校主课题出发,以"幸福教育"为主方向,对学校少先队活动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磊  郭祎 《中国教师》2013,(23):24-27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丰台第五小学将“精彩天地幸福摇篮”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教育理念是不仅为了每位学生今天的幸福,更是为他们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学校要始终立足于培养能够为自己创造幸福,也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幸福完整的个人,但是反思当下的教育实践,幸福和教育的关系被严重割裂:在学校唯分数至上,知识高于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生命尊严得不到保障;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个体的价值需求被压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场域中,学校应该构建幸福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感染带动作用,做一个幸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生要培养幸福能力,学会主动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参与了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中为数不多的新教育实验学校。学校通过借鉴普通学校新教育实验的经验,并结合特殊教育的特点,以文化立校、启迪心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着力打造"心教育"学校文化,确立"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进步"的共同愿景,将"爱心铸就师魂,耐心见证师情,信心成就未来,恒心创造奇迹"作为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智慧呼唤智慧,用幸福引领幸福的领域。在打造"幸福平谷"的背景下,"幸福教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研究"幸福教育"在学校层面的具体举措,则成了一名中学教育管理者的使命。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但它又绝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以明确的指标,具体的方法,切实的行动,贯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幸福教育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