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长乐 《今传媒》2007,(3):28-29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后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这个号称接棒"超级女声"的栏目以乎要为湖南卫视正名:湖南电视人并不只是做娱乐很在行,而且做理性节目、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很在行,借此摘下湖南卫视"娱乐至上"、"娱乐至尊"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一、刷新娱乐版图论及娱乐电视.人们常常谈到湖南卫视,因为,在中国娱乐电视版图中,作为地方的电视媒体,首先脱颖而出的就是湖南卫视。湖南卫视早期推出的《快乐大本营》等节目,把电视观众从遥远的欣赏者变成了近距离的参与者。2003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又把娱乐电视推向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新空间。但是现在.谈论娱乐电视,人们提到上海电视的时候也多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一.湖南卫视节目产品构成现状 1.以娱乐节目为主体 湖南卫视作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本营,拥有国内目前知名度和美誉度“双料王”的系列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娱乐无极限》、《越策越开心》、《勇往直前》等,这些娱乐综艺类节目构成了时下湖南卫视的节目主体。  相似文献   

4.
张玲  罗锋 《新闻世界》2012,(8):42-43
《新闻公开课》是湖南卫视今年元旦期间推出的众多档新节目中率先亮相的一个,与湖南卫视“快乐中国”主打“娱乐”牌不同,这档节目的重心是有些“严肃”的新闻。本文从湖南卫视节目创新理念角度出发,对《新闻公开课》的节目设置等的创新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如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娱乐至上”的理念指引下,着力打造了诸如“电视歌唱真人秀”“电视综艺娱乐晚会”“电视文化脱口秀”等类别多样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娱乐节目.比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电视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电视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推出的电视音乐评论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推出的综艺选秀类竞技节目《中国达人秀》等.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问题.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上了电视荧幕,但随之而来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何使受众在这样一个“娱乐”的时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文将以湖南卫视推出的《百科全说》为例对娱乐元素在传统文化节目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综艺节目《给力星期天》,在金牌团队的制作下,第一季度的首播中突出重围,引发湖南卫视周日的一个收视热潮。作为国内第一档“偶像艺能榜样互动秀”的综艺节目,湖南卫视继续将青少年作为目标受众,在节目中将娱乐与励志结合,大众与明星互动,带来了一场全民娱乐的视听盛宴。本文通过分析《给力星期天》的传播效果,论述其传播优势以及其节目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对该节目的制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坚 《新闻界》2006,(6):38-39,43
2006年9月开始,湖南卫视在黄金档推出《变形计》,这是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其思路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采取全程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的形式。《网瘾少年》为《变形计》第一季节目(以下简称《网变》),置换身份的两个对象是城市里生活富足的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农村家境贫困的少年高占喜,穷孩子和富孩子被人为扔进截然不同对比强烈的另一种生活,7天之后重新回家。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的这一操作模式,引来毁誉参半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娱乐寻根     
2004年5月22日,湖南卫视在娱乐走向定位的基础上,新推出一档大众娱乐擂台秀节目——《谁是英雄》。节目从相声演员的主持人大兵到对典雅艺术的民间化包装,从千差万别的“民间绝活”到嬉笑随意的现场氛围,都体现了节目那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杨致远 《视听界》2009,(4):76-78
春晚之后,一系列的魔术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先是江苏卫视的魔术揭秘类节目《我的魔术猜想》和星空卫视的《魔星刘谦》,紧接着,主打娱乐牌的卫视台纷纷出动:湖南卫视重磅推出《金牌魔术团》、安徽卫视打造了《星光魔范生》、东南卫视则为其资深节目《盛洲全民大魔竞》增添了新的元素。央视也和刘谦联手,推出了魔术节目《魔法奇迹》。此外,广州少儿频道制作了一档针对小朋友的魔术节目《翁氏达魔》。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俨然集体进入了“魔术时代”。  相似文献   

11.
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是一档由著名笑星大兵领衔主持、火爆全国的大众娱乐擂台秀节目,荟萃中国奇人绝技绝活。网罗民间平民英雄.关切民间特色文化.成功地打造了平民英雄秀舞台。《谁是英雄》颠覆传统明星娱乐大众,开创大众娱乐大众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从《天天向上》分析我国娱乐类脱口秀节目的品牌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以湖南卫视2008年推出的《天天向上》为例,从这一新兴节目的成功中找到对其产生影响的诸多原因,试图探索出一条我国娱乐类脱口秀节目的创新方向以及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三届《超级女声》的火爆之后.湖南卫视在2009年推出了《快乐女声》(以下简称《快女》)。被广电总局“阉割”后的《快乐女声》是《超级女声》的一种延续.节目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综观此届《快女》,无论是观众数量还是选手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郭泽德 《视听界》2013,(3):49-51
作为娱乐行业里由实践萌发的职业理念体系,娱乐专业主义逐步形成和完善,并逐渐成为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重要理念支撑。湖南卫视推出的《我是歌手》,体现了娱乐专业主义的生产机制和传播特征。一、激发观众情感,引导社会正向价值观 1.真实真实本来应该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质之一,但在娱乐产业的红海竞争中,假唱、炒作、无中生有成了很多节目争夺眼球的手段。《我是歌手》摒弃这些手法,将真实奉为节目最基本的宗旨。《人民日报》在评论《我是歌手》栏目时写道:  相似文献   

15.
当美国的脱口秀节目一炮打响娱乐界时,中国的脱口秀节目也开始大步迈进媒介市场。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现代娱乐脱口秀从模仿到借鉴一直到走出自己的品牌道路.让人们重新给娱乐定位。在传统文化日渐缺失的背景下,湖南卫视大型公德礼仪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初开先河,把娱乐与传统文化以一种新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庞博 《青年记者》2007,(24):80-81
2004年,湖南卫视创办大众歌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取得成功。随后,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跟进,一时间,“平民选秀”迭起,“全民娱乐”泛滥。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为了提高收视率,很多选秀节目不惜牺牲节目的形象和品位,内容愈加低俗,在社会上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何柳 《传媒》2016,(7):45-46
2015年11月6日,湖南卫视引进日本富士电视台《全员逃走中》的节目模式,推出了以“创意实境游戏秀”为特色的全新电视综艺节目《全员加速中》.此节目作为湖南卫视2015年第四季度的鼎力之作,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全民关注和业界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8.
曹刚 《新闻界》2005,(5):107-108
2003年6月,曾在中国电视界掀起娱乐风暴的湖南卫视以一档《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吹响了娱乐平民化的号角,真人秀节目正式登场,“百姓+生活游戏”成为新的电视娱乐节目模式。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谁是英雄》和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等都走了真人秀这条路,把普通人包装成电视娱乐栏目的主角,正在成为一种电视时尚。现在,综艺娱乐节目不再只是明星、名人的秀场,平民百姓、普通观众也参与到娱乐:节目中去,甚至担当主角。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名牌娱乐节目《非常周末》把镜头对准4、5岁的儿童,在“无敌小宝贝”板块中小朋友们稚…  相似文献   

19.
陈律薇 《视听纵横》2007,(1):108-109
2006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第三届大型歌唱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继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之后又一次掀起声势浩大的娱乐狂潮。这个节目对收视群体的影响所及,不仅限于特定的年龄或职业群体,而且遍及大多数社会群体;不仅  相似文献   

20.
卢娟 《传媒》2015,(11):44-46
《花儿与少年》是湖南卫视于2014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接档《我是歌手》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由《中国最强音》的制作人廖珂及其团队打造,也属韩国综艺《花样姐姐》的创新改良版.《花儿与少年》开播之前,湖南卫视就通过官方移动应用“呼啦”进行话题讨论、微直播等形式高强度预热,随着节目的推进,还特别推出节目中的旅行地图,与观众互动,观众还可通过扫描节目二维码,参加“寻宝藏”获取节目礼物,以此突破传统电信互动形式,在移动媒体中抢获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