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1月21日,英国联邦众议员安德鲁斯在众议院提出一项决议案,支持台湾举行“公投”。安德鲁斯等人在国会到处串联,鼓动众议院审议。台湾当局如获至宝,大做章,吹嘘“公投”得到美国国会的支持。其实,直到“公投”前夕,这个议案也没有引起多少议员的注意,更不用说市议了。过去,议员们曾提出邀请李登辉访问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反对北京申办奥运会、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在日内瓦人权会上提出反华提案等等议案,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并对中美关系形成严重干扰。那么,议案究竟价值几何?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美国国会的各种涉华议案?  相似文献   

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今年两会期问中国所有媒体关注的热点,使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权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自1990年以来,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了11次反华议案。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外交界,吴建民可谓是大名鼎鼎。自上个世纪60年代吴建民进入外交部工作以来,曾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吴建民有幸成为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1991.年至1994年,吴建民出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发言人,随后曾担任过中国驻荷兰和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1996、1997、1998年,吴建民三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会议,三次领导中国代表团挫败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反华提案。199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2003年7月任职期满。法国总统希拉克为表彰吴建民大使“为促进法中友好关系和法国人了解中国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而亲自向他颁授“法国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在吴建民的外交生涯中,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直接过招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的采访,就从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那场令人难忘的交锋开始。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后改称“正常贸易关系”)问题,从1989年开始,每年都要对中美关系形成严重干扰,困挠两国关系10余年。2000年,国会审议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在美国朝野引起激烈辩论。10月10日,克林互顿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法案,中国将在加入世贸后得到美国的PNTR,消除了中美关系中的一大“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4,(4):28-31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的人权进步,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为人权进步创造了条件,人权进步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如果把两割裂开来,以为中国只注意发展经济而忽视人权保护,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正如贵国前总统罗斯福曾指出的‘真正的个人自由,在没有经济安全和独立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贫无自由’。”这是2005年12月1O日国际人权日时,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到哈佛大学参观后演讲的内容。这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章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国人权的进步,给国际讲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下面全刊出,以飨读。  相似文献   

6.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1,(2):63-63
过去渲染“中国威胁论”是一种政治需要,目的是让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定位显得正当合法。今天渲染“网络战”威胁同样有政治考虑:有人试图让美国与日俱增的国内间谍、维护政治安全的巨额开支都显得正当合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美国国内,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大众传媒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由此可以推知,美国传媒的涉藏报道对国会与公众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纽约时报》1999-2001年问的涉藏报道为例,对此予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的“E外交” “巧实力”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在其“软实力”理论基础上提出。今年1月13日,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阐述了“巧实力”的外交理念,标志着“巧实力”从政治理论向外交政策的转变。希拉里说,美国面临的现有安全威胁要求奥巴马政府必须诉诸“巧实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的可行手段,既团结朋友,也接触对手,巩固原有联盟,形成新联盟,以便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后改称“正常贸易关系”)问题,从1989年开始,每年都要对中美关系形成严重干扰,困扰两国关系10余年。2000年,国会审议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在美国朝野引起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我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研讨班。该班以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授课、与美国政府、国会、军方及媒体的高层人士交流座谈等方式进行,以了解美国政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以及美国政府、国会和军方应对媒体及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为重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我受益匪浅。其中,感受颇深的是新闻发布的口径准备问题,这也是作为新闻发布时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必须做好的功课。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美国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言论自由,所以在公众场合,大家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禁忌和顾虑的。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达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美国人不仅在言谈举止中处处需要“讲政治”,而且这“政治”的讲法也更加微妙、更有管控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1940年颁布的《投资顾问法》是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规范的主要法律。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众所周知,新闻与出版自由在美国被视为是不可剥夺、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赋予新闻出版机构新闻报导和出版的自由和特权,鼓励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大胆的揭露批评、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13.
程罡  周铁金 《职业圈》2011,(9):134-135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1940年颁布的《投资顾问法》是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规范的主要法律。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众所周知,新闻与出版自由在美国被视为是不可剥夺、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赋予新闻出版机构新闻报导和出版的自由和特权,鼓励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大胆的揭露批评、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14.
进人200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日程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项目似乎显得特别多。不到半年的时间,《党内监督条例》出台,人权写进31宪法。《人权白皮书》公开发表,《依法施政纲要》正式颁布,这一系列措施,显示出中国最高领导层推行政治改革的决心,也预示着在民主政治改革的道路上今年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新闻热点进行报道便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与编辑面前。坦率讲,这是个新课题,有难度。因为首先面对这样一个主题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我们没有以往的任何惯例可循,同时,新华社向来被视为官方媒体,播发的每一句话外电都会详加揣摩,希望听出什么“弦外之音”,这就要求我们的报道必须准确到位,不留话柄。面对这样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新华社专门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编辑认真研究,勇于探索,对传统的政治报道思路进行了大胆创新,效果不错。现试作一小结,与同行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国会也不乏为人奸诈势利、不学无术而又自作聪明,生活腐败而又装扮成正人君子之类的人物。否则,就无法理解当一些美国人谈起国会时,包括政府高级官员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的人,常常会对国会某些人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说出“别理他们,那是些笨蛋”之类的话了。  相似文献   

16.
瑟蒙德创造了多个美国记录:担任参议员4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议员;100岁退休,成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参议员;在国会连续演讲24小时18分钟,这一记录迄今未被打破。他留给后人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仕途上的“不倒翁”,他的为人处世、做官之道,甚至他的绯闻,至今仍为美国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这一期,《见证美国国会》系列连载就要和读者说再见了。我于1998年3月起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从事了近三年的对美国国会的工作。每当我跟美国人谈到自己的工作,他们总是脱口而出,你是“说客”。我说,我不是说客,我是外交官。对方常常会说,一回事儿。我不想争辩,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与国会打交道的人就是说客,无论他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就像10年前,中国人说到开车的,一般都会联想到司机一样。我后来才慢慢明白,“说客”在美国人眼里即使算不上褒义词,至少也不是贬义词,游说是一个挣钱挺多、地位颇高的行当,说客自然就是“高级白领”了。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07,(1):35-35
伊拉克战争进行到现在使美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美国军方与国会在增兵与撤军问题上意见不一。美国将宣布对伊拉克采取新政策,以寻求双方温和派的支持。但据美国一位前官员说,“也许任何策略都为时过晚了。”  相似文献   

19.
眼下,美国大选下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大选除了选正副总统、全体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一部分州的州长、州议会和一些城市的市长、市议会也一并进行选举。所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争夺的,不仅仅是白宫,还有国会、州政府、市政府。难怪,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大选”。但是,不管竞选什么职位,方法和过程都大同小异,从国会议员选择可以了解美国选举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要闻月报     
《对外大传播》2011,(1):4-4
第三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在伦敦举行,“感知中国”图片展在日内瓦闭幕,“201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中文书刊巡回展”在悉尼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