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报纸提供的稿件,有人易犯这样的通病——“写长一点,留给编辑删的余地。”何必留给编辑去删?自己就可以做一趟“刀斧手”的,试谈一点“自删”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记得初写稿时,总爱写得长一点,全一点,甚至圆一点。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全方位抓好“下岗”再就业工作》的调研性文章,全文共分四大点,每大点下四小点,洋洋洒洒数千言。稿子送到一家日报编辑部。几位编辑善意而又中肯地说:“大众媒体要赢得最广大的群众,就最讲究新鲜活泼、短小精悍、一语中的,你能不能化大为小,化繁为简,突出写几段启发性强的文字 ?”编辑们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少“工作研究”类的文章新意少,篇幅长,读者不喜欢。一席话说得我恍然大悟,在编辑们的具体指点下,我将原稿中的“七抓八抓”统统砍去,改…  相似文献   

3.
要让新闻“实”起来,深入现场最重要。而现在的“现场报道”也的确越来越多了。但我在想:写了现场,写了具体事, 稿件就实吗?恐怕还不是。怎样认识现场报道的“实”,我还是从几篇稿件的采写说起……大实若虚,扎实的“稿  相似文献   

4.
百炼钢化绕指柔,文章需经反复改。修改是撰写稿件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凡稿件写得好的通讯员,无不都在精心修改上下过工夫。世界文豪阿·托尔斯泰说得好:“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那么,怎样修改已经写好的稿件?“五个一”的方法对我们通讯员不无借鉴作用。“想一想”。写稿件要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时刻想到“假如我是读者”,这样写会引起读者的一些什么反应?读者对哪些问题最感兴趣?改动自己的稿件往往下不了手,这是写好稿件的一大忌。“放一放”。在稿件写好后不要急于寄出,最好学习果戈理的方法,将它先放上几天,等头脑冷…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自己的稿件采用率高?多年来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在选取素材时,要选最有时代感、最有特色的那一点。我局离休老干部朱老,在任职期间清正廉洁,受人尊敬。离休后本色不改,多次被省市评为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我几次写他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拒收贿赂,关心他人的事迹,但因选取的材料一般化,没有特色,都被编辑部“枪毙”了。后来,有一次听到他这样一件事:朱老是局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在老干部经商办企业  相似文献   

6.
“我原先写长稿多,用得少;近年来写短稿多,也用得少。”有的通讯员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联系看稿情况,我认为,稿件刊用与否,关键是质量,不论长稿短稿都是一样。我翻了一些不用的稿件,粗略分析这些稿件不用的原因,归纳为10个字: 一曰“偏”。偏离方向,问题抓不准,缺乏针对性、指导性。二曰“旧”。稿件所反映的内容陈旧,老套。三曰“空”。内容空泛,言之无物,华而不实。四曰“平”。写得平淡,可读性差。  相似文献   

7.
知识林     
如何使报道鲜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同兴趣? 如何才能采写鲜活新闻?那就是要跳出工作部门的圈子善于采写“三贴近”稿件。 目前,新闻报道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记者除了写会议报道之外,写其他稿件时,跳不出实际工作部门的圈,写来写去,不是几点体会或经验,就是工作如何部署,成绩是怎样取得的,或是办了几件实事,逐个加以罗列,记流水账,这样就难写出又鲜又活的新闻报道。必须下决心,摆脱开工作角度,力求从群众角度写稿。注重写新事物、新人物、新经验,新道德风尚,和  相似文献   

8.
过去,虽然自己也曾想过或听别人作过经验介绍:写稿不要光站在自己这一方面去想去写,还要多站在编辑的那一方面去想想,这稿该如何去写更好?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但是,长期以来,对此话的奥妙我仍然是一知半解。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还是最近兼任了《申城晚报》的编辑之后。这里结合自己当了几个月编辑的亲身感受,谈谈如何“站到编辑的那一方面去多想一想”的问题。编辑喜欢什么样的稿件呢?就一般而言,离不开“鲜、活、新、短、实”几个字。这  相似文献   

9.
近来,一些朋友见到我说:“喂,这些年,你利用业余时间就发稿1700多篇,多次立功并成为省级‘新闻’自学成才者,你啥时能给咱们讲点自己的经验?”在这里,我想谈谈写稿也讲稳、准、狠的几点体会。“稳”即稳当,不出差错。自己这些年来的确写了不少稿件,但从未惹出什么麻烦。这里面主要一点就是能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认为,写违背自己心愿、违背客观真实性的稿是最容易出错的。一出错,不仅给自己引来麻烦,关键是有损于报纸的形象。再一个,拿不准的,千万不能武  相似文献   

10.
向国内的对外传播的媒体和海外媒体提供稿件,是地方外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向海外展示当地形象并配合中央外宣的基本手段。然而,内宣和外宣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写内宣稿件的那一套搬到写外宣稿件上来,肯定不会成功。要写好地方外宣稿件,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两条是最基本的: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 一、“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说“写什么”更重要,是  相似文献   

11.
谢顾问:我搞报道已有4个年头了,虽被军内外报刊采用过一些稿子,可都是些“小不点”,甚至只是三言两语的简讯。有人劝我写些“大块头”,我也想写几篇一鸣惊人之作,可就是写不出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写出“大块头”的稿件?54951部队别培海别培海同志:作为一个已有4年采写史的老通讯员,想写出点有分量稿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定要明白,有分量的一鸣惊人的稿子不一定非是“大块头”不可,有些“豆腐块”新闻同样也很有分量,同样受读者欢迎。你注意到每年被评上奖的好新闻了吗?它们不少是几百字的短新闻。能写出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往往热情很高,经常写稿,稿一脱手就往新闻单位发。可发出去的稿件却如同泥牛入海,一篇也没有在报刊上“露面”。原因何在呢?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还没有认识和掌握它的时候,便带有盲目性。新闻写作也不例外,只有懂得了新闻写作的规律,摸到采写门道,写起新闻稿来才会得心应手,刊用率自然也就高了。那么初学者怎样才能缩短“入门”过程,尽快写出好的新闻报道呢?据我多年的写作实践,需要牢牢把住“六个一点”——问题准一点,角度新一点,口子小一点,挖掘深一点,材料实一点,写得活一点。“问题准”,就是你的报道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合当前形势,反映和回答广大群众最关心、实际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写的报道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就需要作者纵观全局,  相似文献   

13.
(一) 创新,如果在前几年更多是作为一种意识被倡导的话,近两年已成为大批记者更自觉的实践。内容新吗?角度新吗?手法新吗?即使报道一般化的内容,也要倔强地显现出哪怕是一点点的新意。然而,当他们为之努力的时候,心里经常在嘀咕:这样写,编辑那里通得过吗? 一个问题就这样摆到了编辑的面前:如何支持记者出新。不要以为这仅是编辑部领导的事,每一个有资格在稿件上涂涂抹抹的人,都不能回避。几年前,有位记者写了一篇略带“通讯味道”的消息。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稿中揉进了某些形象化的描写,调动了一点修辞手段,旨在冲一冲消息写作干巴巴的境况。可是,编辑不承认这是一条消息,将它改作通讯发表了。记者的一次尝试“流产”了。  相似文献   

14.
我是《新闻爱好者》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涉足甚浅的新闻爱好者。我从小就喜爱新闻,但由于那时农村条件所限,仅能听一点有线广播。后来,参加了工作,接触的新闻媒介逐渐多了起来,萌发了想写些新闻稿件的念头。可是,自己毕竟是个“门外汉”,挥笔爬格数十篇,收效甚微。1987年底,经矿宣传科推荐,我订阅了《新闻爱好者》。自那至今,篇篇必  相似文献   

15.
秘书:“经理,青工小梁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报社写稿,引起了某些人的风言风语。”经理:“写稿是好事,是无可非议的嘛,怪事就是多!”“有人说他署真名实姓。”“啊,那就不好了,分明是在求名嘛!”“听说他一次就拿了十几元稿费!”“唷,还拿稿费?原来他还有求利的思想!”“那还可不可以让他写了?”“当然可以!谁说不让写?让他马上就给我写一篇!”  相似文献   

16.
报社办新闻学习班,我这位编辑有幸带学员下部队进行了一次实习采访。采访回来后,社领导召集我们一起分析研究稿件,在研究几篇稿件的过程中都卡了壳。社领导提醒我们这些直接采访者:采写稿件有时就是“写好关键一句话”。这几篇稿件缺的就是那“关键一句话”。大家怎么都写不出这“关键的一句话”来,不得已,社领导亲自动手。大家采写的稿件本来都灰头土脸的,经过社领导精心编辑,一下鲜亮起来,见了报后有人反映还“有些意思”。社领导高明在何处?初稿和见报稿比较一番,发现稿件里的事还是过去那些事,稿件跨上了一个“台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没有一家报纸不在呼吁把稿件写得短些再短些,可是,面对着动不动就是洋洋千言数千言一条的稿件,读者编者无不报之以苦笑。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面子观。长期以来,对于写作成果的统计,一直以字数作为标准,于是,“大部头”、“大块面”、“大手笔”成为时尚和美誉,一些人甚至非多少字不写,对“豆腐块”、“边角料”不屑一顾。长此以往,导致人们心中一个误解:只有能写长稿大稿才能显现出作者的才华和能力。写长稿成了一种追求。 人情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接动因,因此,被宣传单位总是希望发长稿、造影响,写作者或是受人之情或是有任务在身,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长稿的炮制者。一遇会议采访,生怕被批评为对领导讲话不重视,于是稿件越写越长。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当我提出新闻稿件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时,不少同志脱口而出:“那自然是写出来的!”我说:“这个回答顶多是说对了一部分。”新闻稿件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任何新闻稿件都是先采出来,然后才能写出来。但是,不少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只看到新闻稿件是写出来的,却不理解它首先是采出来的。因此,对待一篇新闻在写作上下的功夫较大,而忽视或不重视采访。即使出去采访也像蜻蜒点水一样抓些一鳞半爪的材料,回到办公室闷头写上半天或一天。结果是,尽管在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也难出“精品”。穆青同志曾说过:“手里没有好的素材,文字再考究,也弄不出好东西。”笔者刚步入新闻工作岗位时,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是40年前的一个秋天,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  相似文献   

19.
读者,是我写稿评仪稿件的良师益友.稿子写得怎么样?成不成功?读者最有资格,最有发言权.因此,我在写稿过程中,常常把写好的初槁念给身边知情的人听,或给他们看,聘请他们当我稿件的评议员,征求他们意见:“你觉得这篇稿子写得怎么样?”他们一听一看一惊,说“写得好”!说明我槁子写得成功,上新闻单位有希望把握.如果他们吞吞吐吐,不大满意,说明我稿子不行,还需要加工补火,并征求他们意见加进那些素材内容适合?然后再修改.实践证明,这样效果很好,发出去的稿件,大部分达到见报上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报刊中,常会出现差错。这与校对不仔细有很大关系,也与稿件字迹书写不工整、字体不规范有关。常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些作者字写得漂亮,但若是写新闻就过于“狂”了,编辑们如看“天书”,有的稿件编辑们只好顺着意思往下溜,有的人名、单位、术语等溜不下去,又与作者联系不上时,稿件只能废弃不用。如“学员们”写成“党员们”,“起重机”写成“超金扣”,“几天”写成“12天”,“日前”写成“目前”,“目前”写成“日前”等。二、有些作者字写得不好不说,还相当“草”,编辑们不得不去“猜”,即使是一篇好新闻,如果编辑们时间精力不够,那这条新闻也只好到此夭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