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职作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环节经常为大家所忽略,那就是作文评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可以从教师评价赏识化、教师评价交流化、学生自评自改个性化以及学生互评互改多样化这几个方面着手,在作文评价阶段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2.
学生写作是与生活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活,更是与老师对话。老师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应如何.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写作兴趣和动力。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运转.作文评价一直过于关注结果,关注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注重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与甄别功能,老师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宫的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3.
作文批改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作文评价专注于作文文本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文本形成的评价,因而,许多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作文文本的批改,更要关注文本的创造者——学生。那么,新课标下应该怎样进行作文评价呢?一、作文评价中的问题1.作文评价重结果轻写作过程。传统作文评价过分注重作文结果的评  相似文献   

4.
王竹莲 《学语文》2010,(2):54-54
把包括同学、教师、家长等在内的多元读者引入作文教学过程的反馈环节,突破教师是学生作文唯一反馈者的局限.让评价形成一个多主体、多角度、多形式的立体评价模式.从而给作文评价环节乃至整个作文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立体评价模式主要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习作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对学生每篇作文的综合评价。注重习作评价的良性循环作用,让习作评语以更人性他的姿态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篇习作评语对学生都有启示,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发展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评价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专属工作,学生很少参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评价的意识比较差,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在作文评价环节缺失的问题,从自评、互评、教师指导评价等三个角度,论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批改和讲评作文,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却并不"买账",作文教学往往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这样的作文教学把着力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上,其实只是关注写作的结果。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讨与实践。一、帮助学生懂得评价标准,让学生树立评价意识许多教师的作文课就是纯粹地评判学生习作,似开"表彰大会"或"批斗大会",梳理出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和问题习作的存在问题,一一举例进行分析。这些教师的评判尺度,基本是套用中考作文阅卷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顾晓燕 《成才之路》2014,(22):47-47
正传统的习作评价是封闭的,教师是唯一的读者和"审判官"。在这单一的作文评改模式下,学生对作文失了兴趣,多了畏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作文评改促进学生心理优化。一、作文的评改应该成为老师和学生心灵交流的渠道作文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反映,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只要多留心学生的作文,就能从中看出他们的心理品质是否健全。作文的评改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渗透心育,让作文评改成为学生心理优化的助推器。作文的评改是老师和学生心灵交流的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分值比例的提高,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目前高中作文评价的现状是重点评价作文结果,不注重评价作文过程;重在对学生训练的评价,而不注重对教师指导的评价。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评价内容重新界定。一、"日常作文"与"考场作文"交互评价日常作文隶属于作文教学的范畴,它旨在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文评价语,重视的是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与低,作文结果的优与劣,而不能体现对学生作文过程的评价。因而,评价就有可能是单一的,片面的,其作用也往往是消极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改革作文评价语,使之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自信力,端正作文态度,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已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教学中学生最为头痛的事: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从下笔,提到作文就头晕。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从中有所领悟:教师的评语是作文评改中最应注意的环节,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下面几位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有位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作文的:"本篇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但描写还不够具体、生动。总体评价‘优’。"此种评价模式,先指出学生多多的优点,最后才小心指出缺点。结果作文本发给学生,学生一看"优",再看老师的评语都是优点,自以为写得不错,随即合上了作业本,其实后面的内容连看都没看。还有位老师这般评价学生作文:"本文  相似文献   

12.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原动力。作文也不例外。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把它当做想做的、愿意做的事,他们就会喜欢作文,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中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呢?第一,在作文评价中激发兴趣。我们知道,学生非常重视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面评价是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学生把作文上交,由教师一对众地逐一阅读批改,有的还"精批细改",然后交还给学生.教师成为作文评价的主体和主导,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被动者.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只是理解教师所传达的作文要求并依此要求完成作文,其他的事概不过问,最多也只是关心一下分数而已.这样的评价过程显然是有缺陷的,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的.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一线教学,虽说已经是新课标指导下的素质教育,但是,重阅读而轻写作、重应试而轻素养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很少有学校、有老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作文教育。仅有的一些作文教学,往往也只是注重写作方法教学而缺少作文评价指导,这使得很优秀的学生也往往只是会写而不会评。而且,目前的学生对于写作普遍缺少正确认识,写作方法匮乏,甚至怀有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教育,特别是作文评价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过程又是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能自己评改作文,互相评改作文,通过交流沟通以分享感受和见解。"因此,作文教学评价在学生自主互助下实行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孙莺 《农村教育》2005,(9):63-64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由教师一人独揽大权,精批细改,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要圈划纠正,对病句要指出,甚至修改,对某些用词造句也要加工润色,每篇学生作文都有眉批、夹批、总批,使作文批改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负。因此新课标建议“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就是要实现作文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准确反映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而且会促使学生写作能力平稳提升,最终达到开发学生智能的终极目的。一、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作文评价要尊重差异,呵护学生的作文兴趣。多一把"尺子",多一个"尺度",就多一批作文能手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英语作文的评价往往以考试作文的分数为标准,以教师的个人评价为参照,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纠错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不适合高中英语作文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提出重视"形成性评价"的教学策略,英语评价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前一次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本次作文讲评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有重要作用。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学生把作文上交,由教师逐一阅读批改,然后交还给学生。教师成为作文评价的主体和主导,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荣明 《教师》2012,(12):88-88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文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然而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批改,而对作文的讲评不够重视,往往在讲评时轻描淡写地笼统地评价、总结一番,如审题、选材的得失,然后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就算是完成了讲评。学生在听完讲后,难以有针对性地审视自己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