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教二十几年,如今越来越感觉做一名老师肩负的重任和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工作着、累着、沉重着,缺乏幸福感。做为一名教师,成就感在哪里?幸福感在哪里?这是困扰我多年的心结。《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一书读后,它向我诠释了做个幸福的教师并不难。  相似文献   

2.
近期,与教师教研谈话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读书学习上应改变方式,特别是读什么书,怎样用书上的先进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但就是用不上。”还有的老师说:“我学习了很多方法,但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呢?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教师,今天在这里看到很多和教师相关的帖子,很多是抨击老师的,好像老师只知道挣钱、管学生、和家长搞关系、收礼收钱什么的。学校存在这种问题我不否认,但这些只是个别的现象,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首先,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学生和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的已经无法比,越来越难管。有些学生更严重,连基本的文明礼貌都不懂,见到老师不打招呼,或者一扭头装做没看到,在课堂上公然和老师斗嘴,这里我说的是顶撞,绝对是无理取闹的,而不是说学生有理的、和老师辩驳的情况!独生子女,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天地,管你什么老师,不顺我的意思,我就给你脸…  相似文献   

4.
我爱上了教师这一行崇文区崇文小学语文教师(小教高级)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谢志华学生时代我遇到了很多非常好的老师。他们高尚的人品,渊博的知识,特别是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爱护,乃至他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给我留了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在我的心目中,始...  相似文献   

5.
刘坚新老师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老师,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思维也很活跃,和学生交流也很多,应该能够做一名好老师。可是,为什么在他推行新方法治班之后,却屡屡失败,最后不得不重新回到老路子上去呢?我看关键原因是缺乏作为教师的专业思考。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给予     
童县城 《教育文汇》2013,(16):24-24
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生命中重要的引领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其实,学生也给予老师很多,从学生的身上,老师也能吸收不少为人为师的营养。从教第一年,我带高一语文。面对常“惹是生非”的学生,我有些无奈,渐渐变成了“不管教师”,只顾教自己的书,随学生怎么闹,心想把一年应付过去就算了。  相似文献   

7.
王磊 《贵州教育》2014,(12):39-41
怎样上好中职信息技术课,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信息技术课老师?这是很多同行冥思苦想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难也很简单。很难是因为很多老师部习惯了以“己”为主,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角度教书育人,而我们的中职学生又普遍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简单是因为教师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学生,你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相似文献   

8.
“胸有文章百篇”北京待级教师王有声回顾五十年代中期,我刚参加工作时,校内老教师很多,高年级教研组老师平均年龄在60以上。和这些前辈人在一起,常可以学到许多教育学、教学法中没有的东西。也许是老校吧.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读背指导。一位老师说:“只要...  相似文献   

9.
安金珠 《云南教育》2007,(12X):26-26
从大西北来到文山做一名特岗教师,校里校外的很多事情是我始料不及的。 与云南贫困地区的很多乡镇中学一样,我所在的学校也是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和老师必须为学生的衣、食、住、行操心。新生报到完毕,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他们对新环境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都让我觉得兴奋,我告诉自己,我有信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家长和学生失望。  相似文献   

10.
赖华荣 《福建教育》2006,(10A):16-17
大大小小的培训。我参加过很多次,但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规模最大的培训,也不是请来全国知名教师做主讲人的培训,而是县里组织的一次培训,主讲人是教科研中心的韩老师。  相似文献   

11.
美国每年要从全国二百五十万中小学教师中选出一位国家教师。荣获一九八八年国家教师桂冠的是一位具有十四年教龄的特里·威克斯(Terry Weeks)老师。威克斯老师说:“我的老师使我对教书有了兴趣。我在初一的时候第一次迷上了教书,因为我的老师教会我很多东西,不止是一些学科,还让我认识了勤奋努力和诚实正直的价值。我亲眼目睹自己的老师激励了我和我同学的生命,对我来说,教书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神圣珍贵。”特里·威克斯认为,他自己最大的长处是热心。他愿意多花时间准备教材,并且多理解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肖高君 《湖南教育》2006,(9):29-29,35
作为一校之长,当我看到一位老师疾言厉色地冲着学生高喊“自从带了你们这个班级,我的幸福生活就结束了”时,当我走进教师办公室,看到很多教师一脸疲惫地趴在那里备课、改作业时……我的心是沉重的。作为教师,我们从风华正茂到两鬓苍苍,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教育成为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按理,我们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应从这里获得。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我们的幸福感究竟要从哪里获得呢?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呢?1.利用条件反射。每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就会密切注意老师并期待老师宣布该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许多次我发现,在我说话之前,很多学生已拿出笔记本等待着记录我即将宣布的课堂主题。这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因为他们懂得我每一节课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他们宣布该课的主题,于是他们在看见我走进教室时就主动把笔记本准备好,  相似文献   

14.
《河北教育》2007,(12):9-10
看了两位老师的评语,颇有感触。 我先从第二位老师的评语谈起,他的评语是“语言隽永清新,行文结构合理,思想集中而深刻,非常有特色!”这样的评语我相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不陌生。很多老师用这类评语评了一辈子学生作文,而很多学生的作文也永远都是接受这类的评价。面对这样的评语,不要说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会“有点迷惑”,就是一个高中的学生,乃至我这个拥有二十年教龄的教师,也会迷惑多多。我不知道这样的评语到底能给学生什么指导,学生又能从中获得多少教益!  相似文献   

15.
和很多老师一样,我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才选择当教师的。同样,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出于对农村的热爱,我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从教十余年,深感农村学生,尤其是农村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观念、经济与基础等原因,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至今还是个“英盲”,听、说、读、写与考试样样都差。下面我就如何激...  相似文献   

16.
在家长群,我的备注是"高心老师"(高中心理教师的简称),很多家长都称我为"心老师"。不知在这个心理教师挺"囧"的年代,"高数教师""高英教师"是不是也会有被人称为"数老师"和"英老师"这样的囧事发生呢?  相似文献   

17.
一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过掌声,通常都是很多人为某一个人鼓掌,很少有人自己为自己鼓掌。我是一名教师,我听得最多的是来自课堂上的掌声。每逢上到精彩处,老师总会让全班同学为某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鼓掌。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个老师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鼓掌。我亦没有。一天,我们全班同学开展了一次野炊活动,活动非常成功。在结束活动之前,我让同学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他们先是一愣,继而掌声响起来,怯怯的,全然没有为别人鼓掌时那样掌声雷动。刹那间,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生只习惯于为别人鼓掌或期待着别人的…  相似文献   

18.
由洋教师教学格外受欢迎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所在的幼儿园请来了两位外籍英语教师,一位是美籍白人老师,一位是英籍黑人老师,两位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是否学教育出身我不得而知,但当他们来园上英语课时,小朋友们特别地兴奋,毫无顾忌地跟洋老师学、与洋老师玩。孩子们眼睛里的神采在告诉他人:我们学得很开心,我们喜欢洋老师。家长们也纷纷询问洋教师的情况。洋教师如此受孩子们欢迎,我想并非是小朋友崇洋媚外,或仅仅出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随堂听课几次后,洋教师受欢迎的原因我终于略知一二了。洋教师上课也是有计划、有目标、有备课的,而且备课很认真,他们每次…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意思是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进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那么,教师诚心诚意待学生好,是否一定会使学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呢?很多教育现实却否定这个命题。记得我升入初二的第一学期.我们的英语老师来上第一节课时满面笑容.结果我们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位老师“好说话”,便开始“放肆”起来。  相似文献   

20.
黄艳 《学前教育》2007,(7):21-21
程洁: 你好! 我是一所街道幼儿园的老师,对新改版的《学前教育》很是关注,尤其对《人物》这一栏目,因为它有很多东西能让我感动,给我一种心灵上的冲击。无论哪位老师,她们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内容:坚定、钻研、热爱……这些无一不深深触动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