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对出版业而言,应对通胀,仅仅开源节流是不够的。毋庸置疑,正在发生的通货膨胀对出版行业产生着多层面的影响,笔者认为,其影响比我们感受到的价格上涨更为深刻,尤其是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其对出版经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创新与编辑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创新,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创新。出版的内容创新怎么做?说到底就是编辑创新。因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创新当然也是出版创新的中心环节。如果编辑创新这一环节被忽略了,那么,内容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出版物的内容是经由编辑选择和加工呈现的。如果编辑在内容上不能创新,其他环节即使有创新,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艳 《出版广角》2016,(23):25-27
在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以知识密集、文化密集和资源密集著称的出版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减弱,应不断加强.因为出版企业只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出版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其所倚重的以编辑为核心的出版人才队伍尽到社会责任,反过来对出版人才的培养又会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这无疑是一种充满了双赢智慧和现代契约精神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营销渠道是一个出版企业的图书流向消费者(读者)的渠道,出版企业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对该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出版企业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专业出版企业,因为其出版的图书有独特的内容和特定的读者.因此其营销渠道建设有着一定独特性。随着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各出版集团对一些专业领域的渗透.专业出版企业的营销渠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5.
知道肖启明的博士论文即将公开出版,我十分高兴。因为这部著作是肖启明十多年从事大学出版工作,又在攻博期间潜心研究大学出版理论的成果。我相信,这一成果的面世,特别是它所提出的“大学出版精神”论,把大学出版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这不仅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有实践意义,它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展现学术研究成果、推动科学研究进步的学术出版,在整个出版格局中意义重大。但客观地说,当下的学术出版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多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仅就稿酬标准的变化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略呈管见。稿酬标准的确定一直以来是学术出版的重要矛盾:稿酬偏低导致的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作者原创力不足;稿酬提高,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经济压力加大——出版方积极性不高。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乘,得失相间的。新的稿酬标准对学术出版来说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学术出版门槛,严格学术出版规范,作为出版人,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学术出版的真正出路,笔者认为应该是政府为主,社会、企业和个人予以适当支持。  相似文献   

7.
古籍出版注定是一个出版范围相对狭窄的领域,因为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怎样从有限且很多已进入公共出版领域的资源里开拓出无限的可能,这是每个古籍出版人应考虑的问题,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体制机制是学术出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它直接关乎学术出版的功能与效用.创新学术出版体制机制不能只考虑学术出版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学术出版的发展史,遵循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因为现行学术出版体制机制是与学术出版发展史密不可分的,是近400年来学术出版发展的历史产物.文章从学术出版主体、学术出版服务和学术出版投入三个方面,梳理和回顾了学术出版体制机制的形成与演化历程,为学术出版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史学参照.  相似文献   

9.
杨九诠  陈鹏 《出版参考》2009,(18):11-11
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在传统出版时代是答案难以定归于一的问题。但是数字出版时代直接面向终端的B2C、C2C商业模式已经彻底颠覆了出版行业传统意义的“渠道”。因此,至少在理论上,数字出版时代使出版业步人了“内容为王”的时代。传统出版从业者对这一点似乎是自信满满,因为我们手上有的是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网络出版的出现对出版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出版不是传统出版的翻版,也不是传统出版物的电子化出版。不论是传统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产业本质是一种版权产业。出版业经营在本质上是一种版权,出版活动是由著作权衍生的经济活动,出版产业是以版权要素为核心提供精神产品的私权交换和商品交易。  相似文献   

11.
一、书评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出版工作的改革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亟待去做,但有一环节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书评。其实,搞好书评,对出版工作的导向、选题的制定、信息的反馈、图书发行和图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编好、印出、送到书店,并不表明出版者已完成其史命,因为还存在读者能否接受,怎样引导读者,图书质量如何,图书将产生怎样社会效果等问题。这就要通过书评扩大影响、宣传引导、反馈信息以沟通出版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出版者可以通过书评了解读者对图书的反映,以修正选题计划和提高图书质量;作者通过书评  相似文献   

12.
王娥 《东南传播》2013,(4):54-56
网络文学自诞生以来,距今已有15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有起有伏,出版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对网络文学出版这一特殊形式的出版活动,如何保证其出版质量,我国尚无具体条例。本文从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模式出发,分析影响网络文学出版质量的因素,对网络文学出版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试图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网络文学出版的质量管理有益。  相似文献   

13.
民国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丛书的出版兴旺发达,空前繁荣。本文分析了民国丛书的出版背景,对其出版概况和出版内容作了宏观描述,并着重从商业性方面分析了民国丛书出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值得关注的两种网络出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出版广义上能包括所有的网站行为,因为它们都在将各类作品复制后通过网络渠道向大众传播:本文所称的网络出版取其狭义,"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①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做文章?因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江泽民同志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三次相当重要的讲话,全国上下,尤其是相关业界,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一个分支的出版科学当然概莫能外.二是全国现在的出版科研机构,少说也有二十家左右,需要反刍一下其存在之根据,发展之源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响出版产业竞争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概述数字化所造就的新型出版价值链的构成和特点。通过观察三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方向,分析其对行业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影响,由此来看出版产业未来的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传统出版应该尽快向数字出版转型,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国际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点大部分出版人都能认识到,但对于该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如何搞好数字出版则比较迷茫,无所适从。本文拟从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专业出版三个方面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三大模式加以探讨,以期对各出版单位搞好数字出版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可变数据出版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方式。本文对其内涵、对出版的意义以及可变数据出版的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也论出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创新是出版业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是对传统出版业的扬弃。这一过程包括:革除旧的出版观念、出版制度、出版模式和出版方式,制定和提出新的出版理念、新的出版体制、出版模式和方法,建立起新的出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杂志的市场生存空间,有人总结为“3B形式”,这就是“海滩(BEACH)、浴室(BATHROOM)、工作间隙(BREAK)”。有了市场空间,接下来考虑是多长时间出一期杂志,通常杂志的出刊周期取决于多种因素:因为时效性的因素,新闻类杂志的出版频率要求较高,其他种类的杂志其频率相对比较灵活,杂志的出版周期越快,其成本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