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徐霖 《中学文科》2009,(15):48-49
历史学科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而题目的设问其实就是构成历史事件的某些要素,如问“某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影响是什么?实质是什么?”等等。所以,“教”与“学”都必须首先明了各要素的含义及其区别和联系,否则,既不能全面、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也不能在应试中理解题目的设问,也就不能正确、全面回答问题。这里,笔者对此作一粗浅阐述,仅供师生在教学和解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薛军 《教学月刊》2011,(10):32-34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备用准确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会使用规范准确的历史语言,强调了语言表达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纵观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叙述历史事件、现象时,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今代古,随意想象;有的张冠李戴,胡乱作答;  相似文献   

3.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本身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前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对某些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与分析”。对历史评论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评论式问答题是考查历史评论能力的最佳题型。为答好评论式问答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专门的训练,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了一套解题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问题,正确运用各种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历史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哲学的矛盾法矛盾法应用于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事件、增加思维深度。例如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我先提问学生:“17世纪中期的法国路易十四改革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一方面强化了封建专制,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再问:“封建专制的强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是一对矛盾?”学生回答:“是。”然后小结:“封建专制的强化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由此引出法国大革命一节。二、史料阅读法运用史料导入新课,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有效地运用、发挥其价值,同…  相似文献   

7.
李玲玲 《广西教育》2012,(22):93-93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做出了明确表述,其中,要求初三学生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做出简单的分析和评述”,“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做出简单的结论”,“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据此目标,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刍议吴琼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本质,了解历史事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恰当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以古为鉴,...  相似文献   

9.
汤永成 《新高考》2005,(10):22-23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知古鉴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而历史人物的评价又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合情合理、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历史科考试大纲》在其考试能力要求的“历史阐述”部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学会“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使学生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体现着能力素质捉高的过程。在3+x考试中,要求学生以所学各科知识为载体或背景,或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无疑给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学生“会学”进而“会用”历史知识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一、引导学生发现记忆规律,提高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历史学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科目,其时间之多、事件之多样化,往往记忆的过程就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怎样使学生不把大量记忆当作负担,而有积极的记忆乐趣,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发…  相似文献   

11.
透视近几年高考试题,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颇高。而且加大了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历史事件本身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的考查。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仅正确还要精确,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为此,中学历史教师作了种种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学生在“实践”中仍有“牺牲”,且在有些问题上犯有惊人的相似之错误。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王克玉一、注意隐性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有些地方由于受篇幅约束或中学教学所要求的水平限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活动等叙述不明朗,易被学生忽略,成为学习的“死角”,构成学生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或...  相似文献   

13.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应用”特征。它是指以具体的及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注重启发,架起一座宏观与微观历史相结合的桥梁。一堂课关键的环节在于开头,可在开始抓住新旧课之间的联系,设计几个启发性强、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其难度和深度略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展开积极思维,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刘学章 《山东教育》2006,(10):43-44
《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人这样比喻:倘若历史是滚滚的长河,那么时间就是长河的里程碑;倘若无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一盘散乱的珠子,那么时间就是串起珠子的线索。可见,指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时间,是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五环节教学法初探辉县市一中宋玉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徐振国 《物理教师》2004,25(9):9-12
我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会提出问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问’,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现在,国家新制订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口头语言的训练,不仅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表达,而且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基础训练的“听话说话”要求,力求做到每一堂课都有针对性。我在平时的“听话·说话”训练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1要求学生能完整地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教师所提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并要求学生要回答得完整、有顺序。而且要由“对答式”逐渐过渡到中高年级的答案,形成完整的“语篇”。2转述读过的故…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表面上看有史有论,实际上却是史论“骨肉分离”,是理论和史实的简单堆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推论,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这里所指的把握“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认识“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就是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概括能力。所谓概括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它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学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往往受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培养徐世德历史思维能力的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