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公是集》为宋人刘敞别集。此集在刘敞生前并未裒辑成书,在他去世后才得到亲友的大致整理。据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及刘攽《公是先生集序》可知,《公是集》曾有六十卷、七十五卷两种编本,且由刘攽《公是先生集序》可一窥《公是集》宋本全貌。遵刘敞遗愿,此集在整理成书后并未立即公开刊刻。直至绍圣二、三年间,即刘敞去世约三十年后,刘奉世才于成都刊刻蜀本《公是集》七十五卷,此版本为宋代有且仅有之《公是集》版本。《公是集》蜀本于南宋战乱时亡佚。  相似文献   

2.
正宋画,流散于全球各地且深藏"闺"中,要想亲见真迹绝非易事,直到2010年前后《宋画全集》出版。《宋画全集》以故宫博物院卷、上海博物馆卷、辽宁省博物馆卷、中国其他文化机构卷、欧美国家卷和日本卷等23册,收录海内外102家文博机构的827件(套)作品,系统反映了两宋300余年间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的整体面貌。《宋画全集》面世以来,得到了海内外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继整理出版《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等宋代典籍后,迄今为止最完整、最权威的宋代  相似文献   

3.
张霞 《文化学刊》2015,(3):237-239
<正>陈寅恪为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作序时,曾言"中国史学莫胜于宋"[1],反映宋代史学之繁荣。作为宋代史料之渊薮——宋实录,系宋代官修史书的主要体现。宋代历经十八朝,除度宗后四朝没有修实录外,其余十四朝均修有实录,且《太祖实录》《神宗实录》《哲宗实录》经过多次修订,然而仅有《太宗实录》残卷二十卷(原书八十卷)传于世,但这并非说明有关宋实录的记载均已亡佚,而是散落在宋代及宋以后的众多史籍中。学界  相似文献   

4.
五代北宋国子监于显德二年至开宝五年完成了《经典释文序录》及十二经单经《释文》的刊刻工作,所刻单经《释文》与五代监刻群经经注本相配,其中《序录》刻于《周易释文》之前。北宋国子监于景德二年新刻《老》《庄》单注本,并为其附刻单书《释文》,至此五代以来国子监分批刊刻单经、单书《释文》的工作最终完成。景德二年以后,北宋国子监在单经、单书《释文》基础上整合编刻了整套三十卷本《经典释文》,南宋绍兴时国子监本即据以翻刻。附刻单经、单书《释文》随诸经、《老》《庄》单注本频繁传刻,成为北宋初至南宋中叶《释文》主流传刻方式。包括北宋汴京巾箱本、南宋严州本、温州本《仪礼》、南宋初金刻本《周礼》、尤袤藏宋本《春秋》三传及南宋国子监、抚州公使库、兴国军学所刻群经在内的两宋群经经注本普遍遵循五代北宋监刻群经旧式,于书末附刻单经《释文》。大多数现今可知的宋代单经《释文》刊本皆是附刻之本,在流传中与经注正文分离。南宋中后期,《释文》逐条附刻本逐渐成为新的主流传刻形式。单经附刻、整套单行、逐条附刻三种《释文》传刻方式在产生时间、传刻形式、文本质量上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五代两宋《释文》传刻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5.
《金刚三昧经》作者辨徐文明《金刚三昧经》始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四之《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中,为失译经典,但现存本杂有许多后起的内容和名相,显然已非宁康二年(374)以前的译本,而是后人之作,唯沿用旧名而已。印顺法师判之为道信以前出现的中土之作,①堪称...  相似文献   

6.
《东京梦华录》卷二三札记伊永文《东角楼街巷》(卷之二)《贩鹰鹘客》无名氏《爱日斋丛钞》卷三转录了梅尧臣为一幅《白鹘图》所作的诗,诗描写了“白鹘”双眼射空,翅排霜刀的勇猛雄姿,使观者感到鹰鹘的神奇。正所谓“世为奇俊玩不足”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与画家之功...  相似文献   

7.
《八十七神仙卷》真迹为白描长卷,是宋代画家武宗元《朝元仙杖图》的稿本。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从一位外国人的收藏中发现了它,不惜重金购回并为之定名,在画坛传为佳话。现藏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而《八十七神仙卷》的越塑作品,则是民间艺术家胡阿寿的开山之作。胡阿寿出生在绍兴湖塘陌坞村一个农民的家庭,自幼酷爱画画,少年时在乡间写生,为“十里湖塘”的山水风光所陶醉,常常画得连饭都忘了吃,被乡人视为“画痴”。成年后他走乡串户为农民做漆匠、画彩画,常为自己功底浅薄而困惑,于是他下决心发奋学习,经人介绍到杭州拜访吴  相似文献   

8.
~~吴蓬《八鸡图》@文姣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计划组织一批稿件,记录中国外文局各种出版物的业务经验,这是很好的设想,也就是继往开来吧。在谈到《今日中国》的经验之前,先说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外宣老领导朱穆之同志的话。他说:“外宣工作是朝阳工作,前途无限,前景广阔。”他又说:“做宣传工作就要看对象,内宣和外宣不同就是对象不同嘛。当然,内宣和外宣有不少是相通的,这应该承认。但是中国跟外国不一样嘛,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嘛,怎么可以在宣传上不分内外呢?”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在中国大陆,系统性的性理文学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成果。首先,在某些中国文学史和断代文学史的著作中有部分章节概述了宋元明理学家的文论和诗文创作情况,如刘扬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对"宋代理学诗"有所论及。其次,出现了一批研究理学与文学的关系、理学家诗文创作的专著,如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莫励锋《朱熹文学研究》、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等。再次,在理学家  相似文献   

11.
晁说之在宋代学术史上地位较为重要 ,他是宋代疑经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怀疑《诗》与《诗序》作者不同 ,并以求实的态度恢复《古周易》 ,又以尊古的态度崇孔非孟 ,其学术试图超越汉学、宋学 ,直面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外出版社就着手编辑出版我国名作家的外版多卷本选集。迄今已经编译出版的有《鲁迅选集》(英、法版)、《茅盾选集》(英版)、《郭沫若选集》(英版已出历史卷)、《巴金选集》(英版)、《老舍选集》(英版)、(《王蒙选集》(英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为《辽宁文化通史》(增订版)二十卷本的总前言,向读者做个简要的基本说明:增订版二十卷本经过了对原九卷本的修订和调整,一是从九卷本到增订版二十卷本的简要回顾;二是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准备;三是选题的框架结构;四是专题卷部分的"点阵"与"阵点";五是撰写体例与方法;六是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吴怀祺主编的 1 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黄山书社出版 )陆续推出 ,其中的宋辽金卷 (吴怀祺著 )、元代卷 (周少川著 )、明代卷 (向燕南著 )和清代卷 (王记录著 )等 4卷已于 2 0 0 2年 5月在北京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参展。据我所知 ,另外几卷是吴怀祺、林晓平著的《总论·先秦卷》、汪高鑫著的《汉代卷》、庞天佑著的《三国魏晋南北朝卷》、牛润珍、吴海兰、何晓涛著的《隋唐卷》、陈鹏鸣著《近代前卷》以及洪认清著的《近代后卷》已经付梓。作者基本都是在这史学思想领域内从事多年的研究者 ,深厚的积累 ,执著的追求 ,保证了这套书具有独…  相似文献   

15.
明万历年间 ,程大约辑刻的《程氏墨苑》,以其雕刻精细和绚丽多姿的赋彩套版印刷而著称于世 ,被郑振铎先生称为“国宝”,1在中国印刷史和版画史上占重要地位。然而关于程大约本人的生平事迹 ,很少有人谈及。本文拟对程大约生平事迹略作考证。一 字、号与籍贯《程氏墨苑》诗文《人文爵里》卷一载 :“程大约 ,字幼博 ,号筱野 ,别字君房。”2《墨苑》卷三《大壑五山》署名“玄居士程大约”,钤“洪氵蒙氏”印一方。卷九《儒藏序》署“洪氵蒙程大约著”。卷三《霍山钟图》铭 :“霍山裂 ,六钟出。量孔嘉 ,声无射 ,上书科斗人不识。玄玄氏。”卷三…  相似文献   

16.
李觏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评《李觏评传》肖冬松由姜国柱教授所著中国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之七十五卷《李觏评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纵览全书,深感是一本阐扬传统文化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上乘之作。此书内容和形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举其大要,约有以下几点。一、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评介由中原宋学研究会12位学者合作撰稿,李保林、杨翰卿、孙玉杰主编的《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一书,是宋学研究的又一新的成果。宋学是中国宋代以哲学为核心的宋代学术思想。宋学的文化成就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高峰,宋学不仅影响中国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先生撰写的五卷《中国精神通史》,第一卷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精神通史》乃是中华民族生命精神史。中国文化是本于天的,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天道,没离开过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种类之繁多,版式之丰富,当推世界第一。在各种古籍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普通刊本外的珍版,因其独特之故传世更稀,更为收藏者所珍视,今仅据笔者所知,简介如下:(一)活字本。我国自宋代起已有用活字印刷的书 (见沈括《梦溪笔谈》),但宋活字版书今似已不存。明代则自弘冶后,铜活字大行,其中用蓝印者更为珍贵。到清代,雍正年间刊的《古今图书集成》为古书中活版最巨者,达一万卷。乾隆帝时“活”与“死”相对,不雅,遂改称“聚珍版”,并印行了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各省俱有翻刻。活版书每一次印毕,即行拆版。古人又不懂存纸型,故活版书流传不会  相似文献   

20.
一部名为《世纪巴金》的大型画册最近与读者见面了!它记载着文学老人巴金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坚持为文学事业艰苦跋涉的历程,它让读者充分领略巴金晚年远离喧嚣,甘于寂寞,在病中校阅《巴金全集》(26卷本)、《巴金译文全集》(10卷本)时的那股认真劲,以及同家人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的许多美好场景。 翻阅着这部大型画册,往昔我因工作关系近距离接触巴老,一段时间甚至与巴老朝夕相处的种种情景便一幕幕地在脑海里翻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